第223章 新皇(三)
三天后,武则天接到御林军报告,他们没有追上公主的车。当天从洛阳早晨出城的马车只有一伙人,他们离开洛阳后前往长安,根据城门守卫士兵的报告,那两辆马车没什么可疑的。
追击的御林军校尉连忙出城向长安方向追赶,追到蓝田的时候,确定确实有两辆马车和几个人从蓝田经过,校尉大喜,看来他们确实是前往长安了。
在过潼关的时候,终于追上了马车,可车上什么人也没有,只有长安富户徐员外,他家良田千顷,商铺无数,是富甲一方的大财主,在洛阳也有买卖,因有急事要回长安才起早赶路的。
车辆和人数完全对,洛阳城把守的校尉也认准了是这两辆车,也确实是这些人。因为有洛阳县令的关系,所以并没检查车里的情况,但知道车里坐的是家眷。
校尉追上的正是徐文的车辆,这是情报组的周密计划,每一步都是严格算计安排好的。在岔路口换上的人和李令月,他们完全一样,宫中出来多少人,而多少人出的城门,当然徐文此时身边就是多少人,一个也不差。把门的士兵校尉也挑不出毛病,只能承认当初判断错误,认为这些马车就是公主,可惜不是。
如此一来,整个一上午时间,离开洛阳的车辆何止千百辆,哪知道公主从哪个门走的?掉过头来的御林军校尉耿昌向梁州方向追,既然公主是去甘州,这是最近的道路,一定能查到沿途的踪迹。
很可惜,这些都在徐文的算计之中,又怎么能查到,换车、换马,换衣服,时而分散,时而相聚,东方光一点也不敢大意。在耿昌他们发出命令沿途镇守府严加盘查的时候,李令月她们以一路向西,到达梁州,过益州前往宁远。
宁远新区的大路旁,薛绍焦急的等待,他已等了两天时间,当知道分别一两年的妻子和儿女终于前来甘州的时候,他着急的不想在甘州等着,亲自到宁远来。
从甘州这一年多,薛绍深深的喜欢上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处,环境的良好和吏治的清明,让他对五哥李孝佩服得五体投地。要说李孝登基,薛绍第一个支持,一年多时间,他也不断的联系薛家的人,被武太后流放的薛家人不多,被杀了不少,两位哥哥都被斩,但薛氏是大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暗中的力量岂可小视。
薛家主要人被杀,其他族人被流放,对武则天那是一个仇恨。族中的人知道薛绍没死,还逃到宁远,家中的人立即投奔宁远。
虽然李孝规定任何亲属没什么特权,但强大的家族实力也不是普通百姓能比的,虽然李令月逃出来,她不再是公主,可李孝是新皇帝。
就在武则天宣布登基废除大唐国号,改为大周的同时,李孝在甘州宣布恢复大唐。
李旦无能保住大唐江山,被武氏篡权,成为李家的罪人,同时被赐姓武,已失去承接天下的权利和资格。作为皇上的嫡子亲王李孝,在甘州继承大唐正统,恢复大唐江山。
甘州许王府成为临时行宫,李孝正式登基称帝,号大圣文武皇帝,国号大唐,改元华夏元年,这恐怕是最震惊天下的事情。当李孝的诏书传遍天下的时候,不亚于大唐发生了十级地震。
这一切显示李孝早有准备,宁远军番号取消,正式定名为新唐军,李孝的军队首先发动了对益州的进攻。
岑长倩被调回洛阳主持武则天登基大典,麴崇裕哪想到益州刺史王长杰反叛,益州是府,下辖两个州,十几个县,全都归入李孝新朝。在韩成和晋文斌指挥下,新唐军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从三面向麴崇裕的大军进攻。
同时展开的是强大的政治宣传,武则天以女人之身登临帝位,以违千年祖制,又篡夺大唐江山,改国号为周,是大唐的千古罪人,篡权的国贼。李孝昭告天下,自己起兵就是要推翻武氏大周,收复大唐国土。这一时间响应的没有,因李孝并没联络其他人,也没有号召天下。各州府县都持观望态度,就像一座随时能爆发的火山。
唐军将领和士兵很是迷茫,昨天还是大唐府兵,但一夜之间成为大周的军队。本来就不适应,突然遭到强大的进攻,军队打出的旗号又是大唐,又是新皇帝李孝,皇上的儿子。
思想上的混乱,必然导致军无战心,哗变,逃跑无数。麴崇裕根本无法指挥,不得不从武平后撤,退守梁州,洋州和陇南一线,快马向洛阳报告,请求援军。
只用了几天时间,甘州的李孝就控制了益州周围的地区,各州府早就被李孝渗透的差不多了,益州县府纷纷举旗投靠新皇李孝。
就在这时候,李令月的车马进入宁远。当她下车看到薛绍的时候激动的跑过去,此时她没有大唐公主的架子,完全是久别重逢的夫妻。还有尚在襁褓中的二女儿,一下六口人团聚。这个团聚来的如此不容易,让自己夫妻离散的却是自己的母亲。
李令月说道:“三郎对不起。”
薛绍扶住她:“说什么呢,你是你,你母亲是你母亲,五哥说你什么也不用参与,那毕竟是你的母亲,别让你难做。”
李令月何尝不为难,一面是自己的同父异母哥哥,一面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他们争夺天下自己帮助谁?
听薛绍的话,问道:“五哥呢?”
薛绍说道:“五哥以正式登基称帝,他现在是大唐的皇帝,你还不知道吧,我们回甘州拜见他。”
李令月一点也不奇怪,母后这么做,恐怕五哥早有准备。点点头随着薛绍一同带着儿女启程前往甘州。
甘州城门前,新朝文武百官的家眷聚集在城门,等着远处来的马车。李令月一下车,这些人呼啦一下围上来,纷纷施礼拜见,弄得见过大场面的李令月也心情紧张,因为这些人她一个也不认识。
薛绍为她一一介绍,李令月是聪明人,因母亲的关系,她是大唐的仇敌,也放下公主的架子,一一回礼。虽然李令月前来甘州,但这还是大唐,她也是李孝的妹妹,大唐的公主,能如此谦逊,立即得到不少人的好感。
所有的人向两边一分,李令月看到了站在她面前的裴寻芳,身后是四个美丽非凡的女人。聪明的她虽然有不认识的,但也能知道是谁。薛绍说道:“令月,快拜见皇后。”
李令月迟疑了一下,皇后,李旦的皇后,李显的皇后,自己还真没拜见过,可面前这位?李令月略一思考,还是走上前,款款的下拜。她还没等拜下去,裴寻芳以上前把她扶住:“令月,我可是嫂子,家里人不用大礼参拜。”
在众人面前,裴寻芳为什么不提前阻止?为什么要这样?聪明头脑的李令月又岂会不明白,强行还是拜下:“国之大礼不可废,令月虽是公主,但五哥已是皇上,臣理应下拜。”
李令月拜了一下,就被裴寻芳拉起来,她不能不佩服李令月聪明。李令月并非是普通的公主,她是武则天的女儿,如今大周朝女皇帝的女儿,她的政治影响力,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裴寻芳亲自带领后宫四个皇妃前来迎接,证明什么?证明她的大度和李孝的亲情观念。
特意等着李令月上前参拜再拦下,也是做给周围这些人看。来的人有新归顺的大臣,有许王府的老臣,都是他们的家眷。
带她们来迎接李令月有三重意思,一,证明李令月的身份地位,给足她面子。第二,展现裴寻芳的大度和谦逊。第三,也让这些群臣夫人明白,大唐谁才是真正的皇帝,真正的皇后。
所有的人当中,除了薛绍一个人以外,没有一个朝中大臣,全是官员的夫人,这说明什么?女人不许干政。李令月是公主,那只是她的地位,并不是权力。
裴寻芳这一套在李令月那一拜中得到了诠释,也证明李令月是明白人。裴寻芳松了口气,为李令月介绍了身后的四个人。
李孝宣布登基后,所有大臣一起提出,特别是杨凡和黄栎共同提出,希望李孝不要改变大唐的制度,否则给人不是正统的感觉,不能平稳天下的人心。
武则天是大周,弄不好别人也会认为李孝不是大唐,让其他人有了异志,不利于天下稳定。
为此登基的当天,李孝宣布,新皇即位,大赦天下。同时大肆封官进爵,按李孝本意他不想这么干,因为灭掉一些旧贵族,又会出现一些新贵族,可现实让他不能不承认杨凡他们说得对。
如果变动太大,武则天不是大唐是大周,李孝就是大唐吗? 毕竟李旦、李显全都活着。虽然李氏宗亲被杀得七七八八,但也并非是杀绝了,其他人也已恢复大唐的名义起兵呢?
就像后世那场史无前例,造反派都说自己是革命的,是忠于领袖的,可他们争斗什么呢?无非是个人权利和欲望。杨凡他们提出的,正是不给这些人机会。
为此李孝把自己那一套行政组织机构收起来,完全恢复大唐的制度。想推行那也是天下稳定之后。把孔贤德封为内吏令,和杨凡他们制定新朝的制度。
按着这些规定,既然李孝是承接大统,当然不用改变什么?李氏七庙在长安,恢复为太庙,先祖一切都不变。李孝的机构也恢复为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这些还是次要的,主要是把一些皇权的事情弄得贴对。
为此册封裴寻芳为皇后,贵妃陈玉、德妃上官婉儿、淑妃月玲、贤妃杨洁儿,其他嫔妃等到复国后再说。确定了后宫妃子,如今李令月太平公主来了,裴寻芳就弄这么一出。
一切进行的很顺利,李孝的目的达到了,但他对接下来的事情反倒有些迷茫,这是新的大唐历史,以下再发生什么,他完全不知道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