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先发制人
神川水东岸的格德,是被李孝称作金沙江的岸边一个小村子,处于雀儿山和沙鲁里山脉的中间,算是一片不大的冲击平原,地势很开阔,海拔也不高,环境地理还是不错的。这里世代居住的是苗人,他们在神川水捕鱼,在平地放牧种地。
自从吐蕃占领这里之后,成为离大唐最近的地方,由于交通不便,并没有什么发展,人口也不多。
这段时间格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小村子此时已成为县城,所在地被划成格德县,设立了县府衙门,让格德人奇怪的是,县衙的上面还有一个管他们的,叫格德管理委员会。让这些根本不识字,从来没有走出大山的苗人奇怪的是,管理委员会并不直接管他们,所有的事还是县令说了算,可他们确是管县令的。
管理委员会最显著特点不是州府和皇上派来的,是周围的人选出来的。是一些德高望重在当地口碑好,人缘好,有威望的人担任。他们监督县令,是不是执行大唐律法。有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可以上告到大都督府,并且可以不听县府的。
一开始这些根本还处于未开化的人根本就不明白,但时间长了就知道怎么回事,当然拥护管理委员会,可惜的是委员会成员并不是永久的,三年就变化一次,由各村子、屯子重新选。
李孝发出的命令是进行村屯合并,以格德为中心周围的人向一起集中,在山里开办工厂,平原开垦荒地,草场集中放牧,在格德聚集了大量的人口。
本来冷清的小村子如今已大变样,唯一遗憾的是从格德到甘州的道路还没有修好,这些地区人口还是太少。虽然委员会和县衙想尽了办法,男女老少齐上阵也不行。工具落后,全部是人工完成,在险峻的山区修路哪是那么容易的,工程进度十分缓慢。
最近一段时间,格德已聚集在一起的好几千人开始人心惶惶。吐蕃在对岸的昌都集结兵力,准备进攻新新小区。刚刚稳定,生活好一点的苗人和部分吐蕃人,还有从内地来的汉人,全都惊慌起来。如今他们有土地,有牛羊,有房子,如果吐蕃进攻他们往哪跑?
县令大人也很惊慌,可他不敢跑。甘州方面传来命令,县令和管理委员会的人没有命令,如果敢私自离开,罪名是临阵逃脱杀无赦,弄的这些人既不明白又害怕。临阵逃脱是军队,他们怎么也有这个罪名。可大都督府的王爷心狠手辣,以杀了不少贪官,这些从朝廷派来的官员根本不敢跑。
那些委员都是本地人,他们才不会跑呢,只要他们不跑,就看着县衙的人不敢跑。不跑就得工作,尽管对面的消息越传越盛,但格德一切照旧,该干什么干什么。当官的不跑,守家在地的百姓当然不会跑,格德一切都没有变化。
随着军队不断进入,格德县令洪秉也安下心来,进入格德的是李孝的宁远军第二总队。丁解元的第一总队在石梁方向把守石州,对面是苏毗茹北侧的巴龙部落。
指挥这次进攻的是吐蕃大将科伦赞孜,也称为茹本,到后来李孝才弄明白,为什么吐蕃人都带个孜,原来那是官名,相当于大唐的品阶一样,科伦赞就叫科伦赞,那个孜是他的职位,按这个说法,他行政权力并不大,可他是茹本,那就是说在军事上他已是万户级别,是大将军。
吐蕃进攻北庭动用二三十万大军,论钦陵并没太重视。大唐军队虽然很强,可惜他们的人不行,不适应高原作战,也是远来疲兵,大部分是从内地调来的府兵,在高原作战,战斗力大打折扣,当地边军很少。
可松州那个什么新区却不一样,到目前为止,吐蕃方面并不掌握新新小区兵力是多少。根据人口推算,兵力不过一两万人,但他们战斗力太强,以几千人能让两万人全军覆没,逃回来的没几个。这次他们不得不重视,派出二十万军队进攻。
论钦陵也是不得已这么做,赞普死以后新赞普即位,吐蕃之内各个茹的人都不稳定,特别是王后的人,仗着是新赞普的娘家人,开始专权,排挤控制实权的大相。
论钦陵不得不加大对大唐的进攻,用战争转移矛盾,再说吐蕃占据北庭,大唐也必然要夺回,如果集中兵力进攻松州,可以逼近剑南道占领汉中地区,那大唐必然不敢进攻北庭,一旦那里稳定下来,一切就都解决了。
李孝弄不明白为什么吐蕃出动大军进攻新新小区,那是他还没把自己上升到战略高度,更没有政治家的思想。还不能从政治上考虑军事问题。
不过这不妨碍他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从金沙江一个地方想渡过二十万人马,显然不可能。科伦赞也很懂用兵,把主力十万人马集中在昌都,左路军五万,由副将格桑罗指挥屯兵芒康,威胁对面的巴塘。右路军本园罗指挥五万大军在右侧屯兵巴龙威胁对面的石州,对面的大唐军队只有区区两万来人,再一分兵那就更少。
本来科伦赞想快速进兵,防止大唐军队增援,可他的军师雅布索伦说的有道理。如果快速进攻,必然深入大唐腹地,失去高原有利地形,吐蕃后力不继很难取胜,毕竟大唐有广大的地区和众多的人口。
他们集中兵力很慢,如果吐蕃把一切准备做好,拖一点时间,大唐必然向松州增兵,吐蕃军就可以在松州击败唐军主力,然后长驱直入控制富饶的松州地区,把非常有钱的新新小区占领。
科伦赞采纳了雅布索伦的建议,并没有急于进兵,按部就班的准备兵力,也并不怕大唐知道。
也有让科伦赞孜不明白的,按道理大唐朝廷早就应该知道消息,可根据报告,大唐并未向松州增兵,这是为什么呢?
研究后认为,应该像雅布索伦说的那样,大唐一定是想等吐蕃进攻,引诱他们向前进攻,再进行反击。
如此一来,科伦赞孜不再担心,那怕什么,自己把兵力准备好,一旦进攻就会横扫松州,把被许王夺去的地方抢回来,还能把松州占领。那可是被西域方面津津乐道的新新小区,富得流油,大批的工厂和商铺集中。百分之六十入吐蕃的茶叶和丝绸都是经过松州,被称为唐苗商路。
吐蕃地盘是比李孝大多了,人口也多,但是已不足二百万人口的国家想集中四十万大军,可想难度有多大。其中二十万在北庭方向防御大唐军队,再集中二十万也就很困难,如果不是他们全民皆兵,根本办不到。
到达格德的李孝并没和格德县令说什么,那些有甘州刺史来管理,用不着李孝参与,怎么办有杨凡他们的管理委员会。打发走迎接的县令洪秉,来到以集中在格德军营,与韩成他们汇合。
李孝一到,包括丁解元在内的所有将领一起立正抱拳施礼,在场的还有左路松州军大将乐月凯,虽然他还是忠于武则天,但已不再反对李孝。可以说用几年时间,李孝已把松州这些人变成他的人。
王刚和张常礼他们是不敢反抗,时间越久越不敢反对李孝,因为他们也没少为李孝办事。如果背叛可能两面不落好,那还不如投靠李孝好一些,何况松州经济状况在持续变好。
李孝举手说声免礼,在正中间坐下。这是一个很大的军帐,对于李孝亲征丁解元认为没必要,一两年时间,松州军虽然装备没有更换全部,但一万松州军已有五千人更换了武器,配备了钢臂弩,有了这么大的地方,李孝的武器生产终于可以加快。尽管如此,从刘家集开始到如今已十几年过去,李孝也只是装备了两万部队。
虽然炼钢技术有所突破,但毕竟是人工打造,李孝在后世看过很多书,上面提到那些穿越大神,在汉朝的时候就发明了炒钢法,也能制作出水轮机,进行机械打造。可惜他试验了好几年也没有达到,最基本的就是他没有车床,无法完成轴承精密制作。机械轴承并不是马车那种低速的条形轴承,对钢材要求更加严格,所以他也没办法,只能安排人一点点研究改进。
但总算不错,他武装了两万人,此时在中间的中路军是韩城成的第二总队五千人,在右路是丁解元的第一总队和后勤总队一万人,右路乐月凯的是一万人,对这种兵力布置连丁解元也不明白,对面科伦赞孜明显是以格德中路为进攻主方向,集中十万大军,左右两翼才各五万。按道理应该在中间准备多的兵力,可李孝却在格德准备五千人马,两只重兵却在两翼。
看着坐下来的人都不说话,李孝笑笑:“各位为什么都没话了?”
乐月凯毕竟是大唐朝廷封的大将军,再说他年纪也大一些,并不像丁解元他们,在李孝面前要敢说话一些:“王爷,末将不明白,为什么是如此兵力配备,一旦吐蕃进攻,五千兵马怎么可能挡住十万大军进攻?”
他这一问,两个总队长加上十几个大队长和参谋长一起看向李孝,只有晋文斌嘴角露出笑容,因为作为总参谋长,他是知道李孝作战计划的。李孝没有回答乐月凯的问话,而是说道:“这样吧,我让晋参谋长说一下我的计划,然后大家再商议。”
晋文斌站起来,他和丁解元、韩成都是李孝一手教出来的,在作战习惯和军队规矩上,很像现代军队。就连今天的军事会议也是和后世的军队一样,在人员配置上,军队主将身边都有一个参谋长,在大队一级的是副大队长,两个总队都有参谋长。
晋文斌走到挂起来的地图前面,说道:“各位看到这份地图了吧?”
这时晋文斌刚拉开幔帐,所有人一起看这份军事作战地图。特别是宁远军的将领,马上盯着地图看,因为他们从地图上已看出了一些端倪,但不敢确定。
晋文斌说道:“吐蕃集中二十万大军,在三点上,他们准备进攻是必然的。就像王爷说的那样,我们为什么总是被动防御,难道大唐军队不会进攻吗?所以王爷制定的是先发制人,进攻战。”
晋文斌刚一说完,乐月凯忍不住说道:“好计谋,高明。”
晋文斌一笑:“乐将军看来明白了这当中的关键,那你说说高明在哪里了?”
乐月凯确实很有军事头脑,这段时间不断和宁远军的军事教官接触,也多少改变了原来的想法。当他看到这份地图的时候,已然想到了李孝的战略战术。晋文斌这么一说,他当时全明白,不能不承认李孝这一手很高明。
听晋文斌问也就说道:“吐蕃军的兵力远远大于我们,如果被动防御是打不过他们的,如果我们抢先进攻,就能占据主力权,可以集中兵力打击他们重要的地方,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逐步消灭他们。”
晋文斌点头:“乐将军果然有军事才能,佩服。”他说完接着说道:“按许王的意思,这么作战有三个优点,第一点乐将军已然说了。还有两点,第二点是如果吐蕃进攻,那他们打的地方是大唐领土,州府县城是我们的地方,损失也是我们的百姓和物资。如果进攻那破坏的就是他们的地方,砸碎盆盆罐罐也是他们,我们当然不心疼,如果有好东西还能顺手牵羊弄点回来。”
晋文斌的话让开会的将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当然是好事,谁不喜欢。
晋文斌说道:“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吐蕃想不到我们会进攻,他们疏于防范,而我们的武器要比他们强,更利于进攻作战,所以制定这个先发制人的作战计划。下面我就安排一下各部队的作战目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