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老对手,终于走了!”
远在顺天府京师的李天养,接到了来自应天府外卫成员快马加鞭地回报,崇祯之死对他来说,感慨良多。
其中最大的一个感慨却是,时间这个最大的杀手,从来不管你的地位权力如何,该死的时候总是让人无法阻挡。
当然,因为崇祯的死,也让李天养心中更是升起几分焦灼之感来,要知道他李天养可是比崇祯皇帝朱由检还要年长三岁的人,如今崇祯去世,也就是说,给予李天养的时间,其实也不多了。
“门主,咱们是不是应该趁着南面朱氏王朝朝政动乱之际,加大攻势呢?”
作为军部在京师的部长,吴超此时感觉时机就在眼前,忙不迭地做出建议。
“我军部能用之兵力,几乎都已经在三路大军之中,如今驻守京师之第五军,除了要守卫京师以外,同时还要应对背面草原和东北女真蛮夷死灰复燃,不可妄动。”
洪承畴老大人却是给予提醒,并不是十分赞同吴超提议。
作为数十年效忠大明的前任督师,现如今崇祯的过世,随遇洪承畴这等昔日明臣来说,也多多少少有些感叹和缅怀。
“前线战场的事情,便交给吴杰元帅他们去斟酌,咱们需要做的,就是保障他们的后勤便好。”
洪门政治军事中心北迁京师之后,李天养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安置民生之上,以及加大对东北关外之地的开发进程上。
至于军事方面的事宜,李天养反而放手让吴杰他们这些武将任意施展,只要他们所作所为符合军事规章,那么李天养也就不多说什么。
专业对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才去做,随着洪门的地盘和实力稳步扩张,李天养也就自然而然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与能力,去事事俱全地掌管如此大地盘上锁发生的一切。
所幸,洪门从来都不是一个权力集中在一个地方的势力,而且洪门体系下的政府军事机构等等,无一不是有着专业的人才作为主持人,而洪门在一开始,便人尽其用地将各种人才安置在能够发挥最大功用的岗位上去。
数十年的人才储备,使得洪门虽然扩张速度出乎所有人都预料,可是紧随其后的行政、军事、农业等等机构的布局与开展业务,却是远比大西、大顺之类的农民起义军来得专业太多了。
“门主,属下有一谏言,还请门主趁此机会称帝,一振我洪门雄风,挫敌锐气!”
不过蓦然间,洪承畴突然站出来,提出的建议,却是让李天养为之一愣,也让底下如甘大彪、吴超之流,纷纷翘首。
“属下附议!”
“附议!!”
这样的场景,其实在李天养面前,已经发生了不下于十次了,只是之前每一次都让李天养挡了回去。
一开始挡回去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李天养自己还没有想好,接下来要走如何一条道路,毕竟若是真的继续一以封建皇位登基立足,那么却是与李天养之前的理想有所向左。
后来李天养虽然已经想通了皇位问题,以此时代所处的生产力环境,还有民众开化程度,其实继续以皇权作为统治制度,至少是李天养所能想到最好的办法。
华夏版图实在太大,若是照般西欧诸如尼德兰王国这样的政治制度,恐怕要不了多久整个华夏就会重新回到战火纷乱的形势当中去。
后来再挡回去,便是李天养觉得时间还不够成熟,至少在他自己看来,不够成熟。
现在洪承畴突然早期这个时候,再行上谏让李天养称帝,这时却是让李天养感到难以再推诿下去了。
底下甘大彪、吴超一流人物,此时眼神之中也是分外迫切地盯着李天养,生生有一种要吃了李天养的意味。
他们打架的想法,其实李天养也是心知肚明地,跟随李天养拼了大半辈子的这群人,或许因为李天养在他们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多智近妖,还有洪门体系比较完善的监督制度,使得大家在工作上从来不敢多有涉足其他方面的事情或者问题,可是他们内心当中,何尝没有想过在如今地位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获得更加巩固的地位和强大的权力呢!
只是,李天养迟迟不愿登基称帝,那么大家现在所处的洪门便一日不可能摆脱如今体制,使得大家一眼几乎便能看到他们地位和权力的尽头了。
最重要的一点,洪门各种功勋制度当中,除了土地上面通过法律完成了私人所有化和永久化,像如今甘大彪他们这种从一开始便跟随李天养的老人,因为没有一份世袭罔替地爵位,这却是让大家多多少少会有几分怨言。
而如果李天养登基称帝的话,那么沿袭华夏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和制度,那么他们这些拥戴李天养称帝的功臣们,少不了至少会有一份传承家业的爵位。
对于华夏恩泽子孙后代的这种深入骨髓地习俗,不是李天养他们一两代人就能够改变的,同时李天养其实也没有想过,在这个时代对此有太多的改变。
因为,他还希望利用人们这种习俗的惯性力量,以此让他们去开拓中原之外的广袤土地,为华夏文明传播到世界地各个角落,打下基础呢!
故而,对于李天养称帝这件事情,其实除了李天养自己还在潜意识地推拒之外,其余洪门上下各方头目,其实早巴不得李天养早早登基了。
“这是属下所书告天之文,以及对我洪门未来国号的一些建议,还请门主过目!”
洪承畴见李天养脸上犹疑,知道他心有所动,然后连忙趁热打铁,献上一份早早就准备好的文书,躬身交给力图的手中。
而与洪承畴左右对立的一群洪门中高层,一边继续劝说李天养称帝,一边则将佩服、赞许眼神投向这位立下大功,说出了自己等人心声的老大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