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明,高启
走过了那个没有风的二月,来到了一个不下雨的五月,这一年春夏的旱情对水纵横的长江与淮河地区没有太大的影响,却让不耐暑热的清军主力部队如同在热锅上煎熬。他已经在徐州苦等了两个月,既没有等到明军对南京的进攻,也没有看到明军针对清军的淮河防线有什么动作。多尔衮真的坐不住了,他很怕自己离开朝堂的时间太久,京城里出现变故;又怕自己的队伍一从南直隶撤走,明军对南京城和淮河沿线展开进攻。如果那样的话,他将错过歼灭明军主力部队的时机,而这种时机正是他此次亲征的目的。
仗越打越不顺利,数年之内,大清接连丢掉了湖广、江西、广东、福建、浙江、四川、陕西共七个省份。要知道此时的中国,如果按照明朝的行政区划,一共才有两京一十三省,外加辽东、甘肃、**等边区。虽然这些疆土都是自己一手打下来的,却又在仅仅数年之内又丢了一半儿了,这样的心结如何能够消退呢?
还有清军如今在南直隶、河南、山西这三省也是于每个省只控制着三五个州府,河南、山西的大部分地区几乎都处于大清的权利真空状态。如果不是因为南京的战略意义重大,他根本不会被明军牵扯进这个战场,多尔衮甚至都忘了自己当初为什么才来到南直隶趟这趟浑水儿的。这明显是一坑啊,以明军目前的实力,清军是无论如何再也打不过长江以南的了,济尔哈朗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早早的从武昌、九江把队伍撤了回来。可多尔衮自己却没有对南京下这样的一道命令,这是他的失误。
他手中的这支二十三万人的骑兵部队可以在山西或河南的任何平原上横扫明军。只可惜呀,那里却并没有他想要看到的明军。如今的明军总是鬼鬼祟祟的,是连大规模的集团会战,最初的时候也往往看不到他们主力的影子。这是特么哪家的战法?不想投资还能取得这么大的收益。自己从来都没看的过什么明军的主力部队,可是却被稀里糊涂的从关内一半儿的土地上赶了出来,空有老拳却叫人无处发威呀。这样的对手才是最让人心碎、发狂的。
而现在,在不远处窥视着自己的明军也都乖乖的躲在城池里,一个也不出来。可以切断明军的补给线吗?人家是依靠江河漕运来运输辎重的,大明水师很强大,战舰上都装备着许许多多的火炮,清军的这群旱鸭子怎么去打败人家。攻打几座城池吗?那根本不是他手中的主力部队该干的事情,用自己的血本去啃掉这中华大地上这一个又一个,数也数不清的城池,算是疯子也不会这么做。那还不把朱四那小子乐的在朝堂上跳脱衣舞?
可是足足等了两个月,明军跟大户人家的小姐似的,从来不出二门。你说你倒是走出来到随便一个野地或树林儿里让人家睿王爷给办一下子啊,摄政王家里还有媳妇儿催得急着呢。可算家里媳妇再催的紧,这里的人没办完,他也是绝对不想走的。
可是不想归不想啊,自己如果在外带兵日久,难免家里的顺治小皇帝会弄出什么动作来,这样的话多尔衮不成了豪格第二了?哪一天这样莫名其妙的被小皇帝关进大牢,那不是一个笑话吗?辗转之中,多尔衮依然是定计难出啊,如今,在焦急中来回踱步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每日里不走上个十里八村儿的,那不是在他的帅帐了。
能不让多尔衮来回踱步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自己睡觉的床、另一个是每日洗澡的盆儿。可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该怎么办?怎么办?在最后的一次折磨中,多尔衮放弃了,他终于放弃了在徐州继续等待战机的到来。而选择了折中的办法,先将大军撤到济南去,这样一来,他的主力即便于隐蔽又可以离北京更近一些。这样,清军的主力向北来到了济南,在这里等待着明军的出现。
多尔衮的选择是对的,只要他的主力部队在徐州待一天,朱四会一直选择按兵不动下去。南京已经是瓮中之鳖了,大明对其他地区的进取想法还早着呢。没人会在这个时候冒险和多尔衮拼命的。可既然多尔衮撤了,那么朱四没有理由让他失望了,在这个五月天,多尔衮离开了徐州以后,明军终于出手了。而且出手的速度很快,仅用了七天,占领了的平阳和汾州两座府城。
多尔衮听到奏报终于放松了下来,他对身边众将说到:“好啊,是时候了,他们还是来了。所有人马开始准备,准备去平阳和……哪?汾州?那不都是在山西吗?这群可恶的明军放着南京不打,跑去攻打山西?那里有多少明军?”信使:“回王爷,山西的明军可以说遮天蔽日,绝对有数十万之众。”多尔衮焦灼了,每当焦灼时他的标准动作是来回的踱步不停,走了许多路后,他终于说道:“告诉英亲王,山西局势每日一奏,要他向各地多派斥候,如果确认了此路明军真的有几十万众,他一定会有援兵的。”(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