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巨响,不知是骨头错位,还是碎裂的声音沿着幽静的廊道往外传去。
公孙鞅在地上靠蠕动爬了一段时间,等双膝的血液恢复正常后,他才站起身来一辆疯狂的跑向牢房狱卒居住的地方。
“嘭!”
公孙鞅一脚踹开了狱卒休憩的屋子的大门,吓得里面的狱卒还以为有人来劫狱,纷纷抽出手中的佩刀指向满身是泥的公孙鞅。
“寒水牢的钥匙在哪?!”公孙鞅吼道。
狱卒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人有取钥匙的念头,公孙鞅便再喊了一遍:“寒水牢的钥匙在哪?!”
狱卒们觉得这声音耳熟,仔细辨别之后,发现这满身是泥的人竟然是公孙鞅,便纷纷放下佩刀,说起客气话道:“原来是公孙大人啊,我还以为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天子脚下劫狱......”
公孙鞅不想和狱卒们浪费一丁一点的时间,就只能再说一遍自己来这的目的。
“公孙大人,你有所不知,这寒水牢关押的都是朝廷重犯,哪怕是公孙大人你来讨要寒水牢的钥匙我们也是不敢给的!”
急火攻心的公孙鞅觉得简单的言语已经说服不了他们了,就夺来身边的刀,一刀削下了附近一个狱卒的手指。
那位狱卒一愣,等痛觉传来之后,他死死地掐出受伤的手腕,跪在地上痛苦哀嚎。
公孙鞅瞧着地上、刀上的血渍,还有狱卒的哀嚎声,竟无动于衷,连眉头抖不曾皱过一下,只是继续强调着他来这里的目的:“把寒水牢的钥匙给我!”
其他的狱卒似乎还是没有动作,公孙鞅就微微举起明晃晃的刀,那些狱卒立刻吓得脸色煞白,这工作差事是公家的事,出了事就出了事,这自己的小命却与自己最是息息相关,没有必要择远弃亲,为了公事还得自己受伤,甚至死去。
于是这些狱卒争先恐后地打开一只秘箱,从里面一大摞的钥匙中,取出一枚样式最古朴,拿起来也最沉、最大的钥匙颤巍巍地交给公孙鞅,说道:“公...公孙大人,这便是寒水牢的钥匙。”
公孙鞅丢在手中的佩刀,一把夺过钥匙后,跑回寒水牢,打开了寒水牢沉重的石大门。
公孙鞅跳入水中,水底不算深但也绝对不算浅,水牢里的水能够漫到他的胸口处。他用修为照亮水牢,往公孙无尸身的方向游去。
“爹!爹!父亲!”
公孙鞅游到公孙无的面前,用手触及到他的皮肤时,入手的是和寒水一样的冰冷,但他心中还抱着一丝侥幸,认为父亲这是因为泡得久了,所以体温失衡才变得冰冷,可等他扶公孙无站起,他的脑袋软绵绵地垂下和无力的摇晃时,公孙鞅心中最后的期翼便被现实打碎,他也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他的父亲公孙无自缢死了!
水里有什么东西撞上了公孙鞅,公孙鞅这才想起要先将公孙无带离这水牢。
但公孙无的双手锁着周御书院特制的镣铐,这镣铐能约束修士的修为,同时一般的利剑宝刀都是砍不断的,就更别提徒手的公孙鞅了。
他试图用修为震断铁索,只是这铁索虽然坚硬无比,但一旦遇到修为之后,它就会像水一般柔和无形,公孙鞅的修为力道全被这水给卸去,甚至瞧铁索纹丝不动的样子,就是再来十个公孙鞅这样个近些的修士也不可能挣断铁索。
于是公孙鞅又不自量力地希望自己能够用蛮力扯断这铁索,只是这结果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他一个瘦弱书生又怎么可能生生折断铁索呢?
公孙鞅折腾了好一阵子,等他精疲力竭时,铁索还是没有动静。
而他也真的没有一丝力气了,就是现在在寒水中站着,他也是借助了被固定的铁索和他父亲尸身的力量才能站起来的,不至于让他溺入水中。
公孙鞅抱着父亲越来越冰、越来越僵硬的身体,试着以自己的体温来捂暖父亲的身体,而他脑海里也常出现从小到大,父
亲对他的尊尊教诲,还有生活中的一些琐事。
水越凉,公孙鞅陷入回忆也越深......
...
锦衣男子离开牢房前,与官府的人只会了一声,让他们盯紧公孙鞅,无论他要去哪,你们不惜阻拦,只要盯住动向就好了。
而他自己则急忙忙地御空走遍三公府邸,终于在司马的府中找到了三公。
恰好周幽当时也在与三公交流事情,就等着锦衣男子一起来汇报情况了。
锦衣男子入府,朝三公还有比他小许多的周幽院长行一一行礼。
行完礼后,周幽问道:“你这么急忙来,可不像是来传递好消息的样子。”
锦衣男子捧了一下周幽,说道:“院长英明。是这样的,在我劝公孙鞅自主退学时,出了点岔子,公孙无在牢里自缢死了......”
周幽听后不以为意道:“一个公孙无,死了便死了,那公孙鞅最后随你去注销甲班身份了吗?”
锦衣男子有些不敢抬头直视他们,小声说道:“没有,因为公孙无在自缢前喊了一句,让公孙鞅绝对不要离开甲班的话,所以臣......担心失去了把柄的公孙鞅会不愿意配合......”
周幽盯了锦衣男子一眼,接着突然说道:“你走吧,这事后面交给我来做!”
锦衣男子一听周幽这么说,还以为自己是被周幽放弃了,便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将头磕地特别响亮,然后向周幽告罪请命道:“请院长大人再给下臣一点时间,臣一定可以做到的!请给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周幽对锦衣男子的表现,似乎挺意外的,就好奇道:“那你说说,你有什么办法让公孙鞅听你的话自愿选择离开周御书院?难道你选择用武力胁迫?这对于甲班、对于周瑜和书院的学生来说是不是有些太荒唐了?”
“这......这......臣......”周幽支吾了半天,也说不个所以然来。
周幽也不存在心思来开导这位锦衣男子,将他轰出府邸后,他坐回大堂的主位上,向司徒问道:“我要你准备好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司徒将一大摞文书转交给周幽,并恭敬回道:“这是按照院长大人的吩咐,收集的琴家主脉意图对褒姒一脉不利的证据。”
“好。”周幽简单翻看了这些证据,他知道这些证据中有一部分是真的,也有一部分是人造的真的,但只要他运用得当,这些伪造的真也同样能启到与真的证据一样的效果。
“前往褒姒家的传送阵准备妥当了没?”周幽问道。
司马回道:“一切准备妥当。”
另一边的司空也主动回道:“订婚大宴上的东西大部分已经购置妥当,其余一些小玩意在两日也能全部备齐。”
“善!”周幽将试图给他的证据收入乾坤袋中,然后径直离开司马府,往乐宫的方向走去。
周幽是个性子乖张的人,他认为没用的东西就一定不会留在身边,或继续使用,而那任务失败的锦衣男子之所以没有受到周幽的惩戒,是因为周幽早就做了打算。
他送情报中得知公孙鞅的父亲公孙无的性子特别拗,一点也不会变通或服软,几十年来,只要他为官便一直如此。
周幽清想要这样的一根筋低头,他一开始就没报多大的打算,所以在锦衣男子失败后,周幽就开始执行自己的早已备好的计划。
而这第一步,便是让褒姒答应嫁给自己!
毋庸置疑,褒姒是除了施夷光外最漂亮的女子,她的容貌自然不用多说,绝对是顶尖一流的存在。
但爱江山胜过爱美人的周幽提出要与她结婚,自然不是因为贪图她的美色,而是在意她背后琴家的实力。
琴家在诸子百家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先说说这琴,琴在各类乐器中的地位,就像剑在百兵中的地位,它虽然不是最强、最好的,但它却是最招
人喜欢的。
不少人都觉得“三月不听琴音,便不知肉味”,由此可见琴在江湖、学院人心中的地位。
而琴家在操/琴这方面是个中翘楚,几乎没有人能够与之争锋,若是能得到琴家的支持,那么也自然而然地继承了琴家的好名声,甚至只要琴家的琴师在谈琴的前后,替周御书院美言几句,那么对于拥有庞大粉丝的琴家来说,这是一份难以衡量的助力,对于现在濒临垂死的周御书院来说,无疑是一副灵丹妙药。
只要获得了琴家的支持,周幽之力国家时才好更加从容。
于是,这联姻的念头就在他脑还是愈演愈烈,最后在三公面前说出来时,也获得了他们的支持,也使得周幽对自己计划充满了信心。
周幽来到乐宫一楼,附近认识周幽的人都纷纷行礼,齐刷刷的一片,好看极了。
他找到褒姒,强制打断了褒姒的演奏,并命人驱赶乐宫一楼的所有客人、学生,让乐宫一楼的那间大厅里就是剩下周幽和褒姒两人,
被打断演奏的褒姒很是不悦地望着周幽,指责道:“周幽你为什么要打断我奏曲?”
周幽没有回答,而是没头没尾的突然说道:“五日之后,我们订婚,等三年之后,你我从周御书院毕修行完,我们再举行盛大的婚典。”
褒姒听完这话,觉得面前的周幽不是得了失心疯,就是脑袋被烧坏了在说糊涂话,他们两人又不熟,也没有感情,况且甲班的人都知晓她喜欢公孙鞅,又怎么可能嫁给周幽呢?
“周幽,出门的时候脑子是不是被人偷走了脑袋,所以才说了这么糊涂的话?”褒姒一直摇头,心里还觉得周幽这么年纪轻轻就疯了,这得有多可惜。
“我没有再说糊涂话。”周幽坐在褒姒的琴前,伸手想要抚她的琴,但被褒姒一掌拍开,其态度可谓凶悍!
“别摸我的琴!”
被打的周幽不怒反而笑了起来,且脸上也瞧不出一点愤怒,他知道现在褒姒还不了解情况,所以才会这么蛮横,等他将情况告诉给她听后,她便不可能再对自己这般态度了。
周幽开始说道:“金口一开,便没了收回的道理,我要你嫁与我,你便一定得嫁!如若你不嫁,我便杀了公孙鞅。”周幽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平平,感觉不到一旦杀气,以致于褒姒并没有被吓到,反而不屑地切了一声,看起来并不在意。
周幽继续道:“公孙鞅的父亲公孙无已经死了,就死在官府天牢里。”
褒姒一脸不信,说道:“公孙伯父远在边境,又怎么会来到这里?就算来这里,他好歹也是有官职的人,怎么可能那么随便就被抓走,还被关进牢里。周幽你骗人能不能找个实际点的理由?”
周幽再小笑了起来,只是这次的笑看起来与上次相同,但不知为何给褒姒一种渗人的感觉,她打了一个颤,心底突然有些发慌起来。
“你大可以用飞鸽先联系一下公孙无,再联系联系公孙鞅,看看他们谁会回应你,又是怎么回应你的。”周幽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看起来胜券在握的样子。
褒姒的新开始动摇了,如果周幽是骗自己的话,这演技也位面过于逼真了些。她犹豫了一会后,终于还是取出了飞鸽联系了公孙无。
一长串的问候发过去,无人回应......
褒姒等了一会,又发了一遍,依旧无人回应,她便想着公孙伯父是否忙着公务而无暇顾及飞鸽,所以疏忽了她发过去的消息?
周幽似乎并不想这样白白浪费时间,就对褒姒道:“别一直联系公孙无,你也联系一下公孙鞅。”
褒姒照做了,而她大概都没发现,从这一刻起,她步步深入周幽早已织好的蛛网,乃至后面完全失去自我,成为一具任由周幽摆控的傀儡......
褒姒也连发了数条的消息过去,但那些消息也如泥牛入海一般,没了消息。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