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文中……)
兔子急了要咬人。被所有宗室瞧不起的辽王,从弘治帝口中得知将被贬为庶人后,像磕了药一样丧失理智,把所有的不满一股脑倒了出来。
从削减辽王府用度的太宗开始,一路骂到朱厚照。
宗人令蔡震用银杯砸辽王,不是因为辽王骂了朱厚照,而是因为辽王骂弘治帝被妇人骑到头上。若弘治帝再被气晕,满朝文武谁还能阻止发飙的太子。到时倒霉的只能是宗室。
弘治帝静静地听着辽王的辱骂,平静地问儿子,“照哥儿打算如何处置?”
“但凭父皇做主。”朱厚照震惊于皇帝爹突然之间对辽王下狠手,一时之间没有其他想法。
弘治帝冷漠地道:“辽藩一脉全部贬为庶人。”
朱厚照眼皮一跳。如果有藩王做了错事,最多也是被贬为庶人,后代子孙不能袭爵。爵位将由血脉关系最近的同辈兄弟继承。
整个辽藩不单指辽王一脉,还有同出于一脉的郡王。比如长阳郡王、宁靖郡王,远安郡王,兴山郡王,巴东郡王,潜江郡王等22个郡王国。加上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至少有六百多个人。
太祖想让所有的朱家子孙坐享江山,没想过百年之后老朱家的男丁人口突破万人大关带给朝廷的负担有多大。一个势弱的辽藩就有这么多人,更别提财富惊人的蜀王等藩国。
不过,皇帝爹是怎么了?怎么会对辽王下重手?
“朱祐樘,你身世不明……”
朱厚照用另外一个银杯塞住辽王喷粪的嘴,高喝道,“把人押去太庙跪着。”
朱厚照小心翼翼查看皇帝爹的脸色。皇帝爹正是因为听了他非先皇之子的胡话气的中风。可别再加重病情了!
宗人令蔡震一脸羞愧:“臣不该劝皇上宽恕辽王。”
秦王、晋王相继请罪。他们一路上好言相劝,以为辽王认识到错误,没想到变本加厉,反而当着弘治帝的说这等话!
朱厚照站到了皇帝爹身前,笑吟吟看向两位王爷,“两位皇叔可曾听到有关父皇身世不明的谣言?”
秦王眼神一顿,立刻摇头。
晋王避开朱厚照的视线,眼神飘忽直说没有。
蔡震一脸愕然。显然从未听过这种传闻。
朱厚照现在就想去东番岛把兴王的尸骨挫骨扬灰了!都是他搞出来的事!
“谣言止于智者。”朱厚照微笑。
秦王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是是是,太子殿下说的对。”
他现在非常后悔当上左宗正。他承爵不足两个月!初封只是镇国将军。在前任秦王还有一个两岁幼子的情况下,由弘治帝钦点成为秦王。他以旁支身份继承秦王之位,兢兢战战地唯恐陷入什么麻烦中。就因为“秦王”是太祖嫡子之后,他不找麻烦,麻烦会来找上门来。
“废除宗室们困于封地的律令后,大家走动比较频繁。”秦王在朱厚照直勾勾的眼神下,边擦汗边道。
晋王一旁应和:“是是是。”
晋王也是今年刚袭爵的。曾爷爷去年过世,他今年不过十五,就被册封成了晋王。他还是个孩子啊!
蔡震突然意识到,他让秦王和晋王劝说辽王本身就是个错误。秦王和晋王年龄都不大。辽王哪里会听。
太祖让勋贵接手宗人府,此后百年间再也没有宗室在宗人府任职。朱厚照也不是毫无准备的给回宗室权利。
弘治帝敲了一下儿子:“别岔开话题。国虽大,好战必亡!”
“孩儿知道。不过最关键的应该是后一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朱厚照大笑。
弘治帝苦笑:“朕决定南下。带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两位长辈年纪都大了,照哥儿可别让她们受惊吓。”
“父皇放心,远征军随时待命。孩儿保证你们的行程不会受到任何干扰。大明海域,绝对是最安全的地方。白莲教没那个本事出海。”朱厚照拍着胸脯保证。
“楚王、宁王、荆王、荣王会跟着朕一同去。”弘治帝看着儿子的眼睛说,“特别是你荣王叔,夜夜梦寐,睡不安生。人瘦了很多。”
朱厚照沉默半晌:“让御医给荣王叔瞧瞧,开些安神的方子。申王叔被刺身亡吓坏了荣王叔。申王叔的葬礼上,荣王叔精神恍惚,都没和孩儿多说半句话。”
荣王是现在唯一还没有就藩的藩王,搬离皇宫没几年,从未出过京。胆子又不大。根本不在朱厚照的怀疑范围之内。
弘治帝摆摆手:“照哥儿心中有数就行。”荣王到底是因为申王的事受了惊吓,还是被辽王的事吓到了,各自心里有数。
“孩儿有数,真有数!”
随着宗室人口的增加,朝廷的负担越来越大。宗室侵占的民田也越来越多。像养猪一样养着宗室,宗室不会感激反而有不少人心生愤恨。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趁着他是唯一皇子的身份改革宗室,难道还要把皮球踢给下一代吗?
弘治帝瞪了瞪眼。儿子敷衍的语气很能说明问题。
弘治帝问出了今日来文华殿的原因:“北伐还打吗?”儿子流露出想要和谈的想法,勋贵们急了。
北伐涉及到太多的勋贵利益。很多勋贵找到了钦安殿。在宗室有可能和白莲教勾结想要造反的情况下,笼络勋贵很有必要。打仗要靠将领。太宗靖难成功,靠的便是他们。
“打啊!五十万大军出征,连根毛都没捞到就让他们撤回?孩儿可从没有做过如此亏本的买卖。”朱厚照回答的理所当然。
弘治帝愣了愣:“可是朕听说照哥儿想让鞑靼人来京师谈判。”
“孩儿的确有这个想法。也派使者去了察哈尔,给达延汗每一位儿子去了信。想看看他们谁敢来京师。”朱厚照笑道。
“都要和谈了还打?”
“一边谈判一边打呗。谁规定和谈的时候不能打的?”边谈边打是两个月亮世界的常态。不到最后的亮剑,谁会在谈判桌上服软。
弘治帝扶额:“别毁了泱泱大国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