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空地一体战争 六
高句丽方面,骑兵的溃败只是一个开始。正面发动攻击的三万步卒,刚刚进入到大唐投石车的攻击范围之内,便遭受到了大唐方面猛烈的炮火攻击。虽说雪地使得炮弹的威力打了个折扣,但是上百个炮弹同时落下,还是造成了高句丽步卒的大量伤亡。凡是被炮弹炸过的地方,都会出现一个圆形的空当,空当部位内没有任何人还能够站立。这对于如此密集排列的队伍来讲,是一种很诡异的存在。
这一轮炮火的袭击,只给高句丽方面造成了不到两千人的损伤,这对于三万人的队伍来说,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正常的交战过程中,顶着对方的箭雨进攻,所受到的损失并不比炮火的袭击小。所以炮火所造成的空当很快的便被后面跟进的人给补上。不过,炮弹落下的地点的周围的步卒们,他们的的心理却承受着极大的摧残。巨大的爆炸声以及被炮弹炸死炸伤的步卒的样子,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但是在后面人的簇拥下,还是继续的往前走。
第二轮的炮火再一次在高句丽的士卒中开花,这一次炮弹换成了*。*的杀伤力不如炮弹,但是它所造成的恐慌效果却远远的大于炮弹。高浓度的酒精一旦被点燃,是很难被扑灭的,再加上密集的阵型使得那些个身上着火的士卒,很难采取在地上打滚灭火的方式,因为你一旦倒地,就会被后面的踩在脚下,再也没有站起来的机会。用手去拍打,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用处,反而助长了火势。高句丽的步军方阵开始出现混乱的征兆。
看到*的效果高于炮弹,大唐的第三轮炮击仍旧是*,这样一来,身上被大火引燃的高句丽士卒人数迅速的增加。那些身上燃起熊熊烈火的士卒们,见到身上的大火无法被熄灭,神情慌乱之下开始毫无目的的四处乱窜,并且试图找人帮着给他灭火。那些被他们抓住的人往往也会被他身上的大火给引燃,而周围的人见到这个情况,害怕自己也会被波及到,所以迅速的向四周躲避……慌乱中遇不可避免的产生,再也没有人想着进攻,而是四处逃窜唯恐被大火波及到自己的身上……
大唐的弓箭兵见此纷纷拉弓射箭,一轮箭雨过后大片的高句丽士卒中箭倒地,这更是加剧了高句丽方面的溃败速度。
高句丽的主将当初再听到败军的解释以后,并不相信他所说的话,反而认为他是在编排故事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此刻亲眼看到眼前的惨况之后,这才相信的那名将军的话,两忙下令鸣金收兵。
大唐方面的将士见到对方开始溃败,纷纷请命率队追击,却被李恪所阻止。高句丽方面至少还有三万左右的部队没有出动,这个时候主动出击,势必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而高句丽军队的身后就是沈阳城,他们是不会轻易的就放弃沈阳城的。所以,与其下令冲上去,倒不如让他们退回到沈阳城内,到时候正好来一个瓮中捉鳖。到时候既可以歼灭敌人,又可以避免无谓的损失,岂不是两全其美。
就这样,大唐的军队就这么眼看着高句丽的军队仓皇的逃进了沈阳城。直到对方关上城门,升起吊桥以后,大唐的军队这才不慌不忙的向前移动,并且在对方的防御射程之外安下了营盘。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以后,大*队开始向沈阳城的西门前进,准备以这里作为主攻方向。同时,头天晚上赶到这里参战的薛仁贵部负责攻打北门,而李靖部则负责攻打东门,南门外则只是在十五里外的一处密林里埋伏有两千闪电部队,带队将领为程怀亮。
之前,薛仁贵部和李靖部分别打下了开原和盖牟城两座沈阳城外围的据点城。这两座城中原本都有不低于两万的人马,在薛仁贵和李靖到来之前,就已经接到命令前往沈阳城予以支援。由于前两日降雪的缘故,薛仁贵和李靖与他们相差了半日的时间,从而错过了与他们的交战。不过开原和盖牟城也就成了两座空城,被他二人很轻易的就攻破了城池。两座城池都是作为沈阳的屯兵城存在的,城内并没有什么居民,所以薛、李二人把城内的物资洗劫一空后,留下五百士卒负责守卫后赶往沈阳城。
沈阳城此时的总兵力已经接近十万。当初李恪出其不意的攻破了沈阳城,并且引发了城中的种族仇杀,使得沈阳城内十室九空。大总管姜武平居然以沈阳城发生大范围瘟疫为借口,竟然把这件事就这么给糊弄了过去,又做了一年的大总管并且疯狂的搜刮了大量的财物以后,以身体不适为借口辞官回到京城平壤,过起了富豪的生活。
接替他就任沈阳城大总管职位的是高句丽建武王的小儿子高景逸。这个高景逸倒是自幼熟读兵书,不过却是个赵括一样的人物,缺乏战场经验又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也是造成前一日在沈阳城下造成惨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薛、李二人早在李恪到来之前的一日,就已经到达沈阳城外,只不过他们知道自己的兵力根本无法与沈阳城内的守军抗衡,所以分别隐藏于城外的密林里,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经过前一日的城下一战,高句丽损失了两万多人马,城中目前还有大约七万人马,比起大唐的五万人马在数量上还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是经过前一日的一战,高景逸有些惊慌失措。根本就听不进手下的劝阻,坚决的采取闭门不出的固守策略,这一策略正好符合了李恪的心思,这才决定第二天一早发动总攻。
沈阳城的西北角,先后升起了二十几个热气球。这些个热气球都是可以容纳下十人的特大号的热气球,不过今天上面只有两个人,剩下的地方全部用于盛放*和*。经过仔细的计算,最终每个热气球上面分别装有二十五个*和二十五个*,这已经是热气球的最大携带量,再多的话就不能够保证安全。
之所以会把起飞的地点设立在沈阳城的西北方,是因为冬季通常都会刮西北风,热气球可以通过风向很轻松的移动到沈阳城的上空,然后进行定点投放。之前经过无数次的测试,如今登上热气球的士卒已经可以很轻松的根据气流、风速等因素,算出正确的提前量,以确保不会在投掷的过程中出现太大的误差,造成不必要的误伤。
原本李恪并不准备出动那么多的热气球的,但是天亮以后发现,沈阳城的城墙上一夜之间居然竖起了上百架投石车。很显然这是针对己方的投石车才设置的。要知道投掷距离相等的情况下,对方放置在几丈高的城墙上,无形中就增加了射程。这样一来大唐方面要想利用投石车就要冒着与对方对轰的危险进行,这局面明显的对大唐一方不利。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李恪只好动用热气球作为打击对方城墙以及投石车的第一波主力。
在三千名士卒的协助下,热气球很快的便升上了天空,并且向着沈阳城移动过去。这一次,由于升空的距离比较远,再加上必须达到一百丈这个相对安全的高度,所以所有的热气球都没有安装控制用的缆绳。这也在无形中加大了投掷*和*时的难度,要想在热气球飘离沈阳城西侧的城墙的短暂时间内点燃并投掷完五十枚*,热气球上的两名士卒的工作量便可想而知。
一切贮备就绪,热气球上的士卒砍断了固定热气球用的缆绳,热气球开始按照之前设定好的行动路线,缓缓向沈阳城飘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