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皇上已经定策招抚行款,但是,为皇家体面、朝廷威仪而言,这事不能由皇上提出。在三天后的早朝上,叶向高的学生、吏部侍郎王承记首先提出了“招抚海寇”的建议。
如果这是东林之外的人提出意见,当场就会被占了朝堂官员一半的东林党人群起攻击。但是,这个建议是东林党人王承记提出的,而且叶向高也已经对东林党人提前打过招呼,因此,东林党人对这个明显犯了大明忌讳的建议都默不作声。
而魏忠贤一派,及已经投靠了、正在投靠阉党的其他朝官,倒是有不少跳出来反对招抚海寇。
虽然当日朝议未决,但是徐光启已经开始为自己的使命做准备了。
这一天是西历的星期日,徐光启下了朝就去了宣武门天主教堂做礼拜。
在利玛窦创建的天主教堂内,除了耶稣会中国教区传教会长龙华民之外,还有庞迪我、郭居静、毕方济、艾儒略、史惟真等一大批耶稣会在华传教士,正在等着徐光启的大驾光临。同时,刚刚被尹峰下令驱逐出台湾的台湾副主教金尼阁也在其中。在这些外籍传教士身后,还有一大批加入了耶稣会的中国信徒,钟鸣仁、游文辉以及一对姓丘的兄弟-丘良禀、丘良厚都在人群中。还有三名来自澳门的中葡混血儿修道士:庞类思、费藏裕、费藏玉。一名中日混血儿修道士-倪雅谷。
台湾主教巴拉达斯身患重病,已经向北京发来信件,要求另选主教人选去接替他,他将很快听从主的召唤了。
副主教金尼阁和尹峰关系原先很不错,为中华军校及尹峰创办的政务书院提供了大量的欧洲书籍,并且帮助尹峰翻译了很多欧洲科技著作。可是,由于他参与到了韩氏父子为明军购买大炮一事,惹恼了尹峰,因此刚刚被驱逐出台湾岛,并被明确命令不许在尹峰的统治区内停留。因此,仅仅就是帮忙写了份介绍信的金尼阁,被赶出台湾岛,灰溜溜地绕道广州来到京师。
尹峰本来打算审讯他,后来因为韩氏父子都被内部处理了,因此也就放了金尼阁一码,把他驱逐了事。尹峰通过在自己身边担任书记官的游文辉,给京师的耶稣会中国传教会传来信息:下一任耶稣会台湾主教,必须是中国籍人士。否则,他就将取消耶稣会在台湾及中华王统治区的传教权,将让圣方济各会或者多明我会重新回来。
利玛窦去世之前,曾确定下与尹峰势力和睦相处的方针政策。龙华民接任中国传教会会长后,在传教事业上与利玛窦有冲突,不喜欢利玛窦中国化的传教方针。但是,在他亲自去台湾考察之后,鉴于尹峰对各种宗教都采取容忍态度,还是决定在中华公司控制区内与尹峰保持合作态度。
因此,金尼阁等人为尹峰收集欧洲科技书籍及翻译撰写科学论文等行为,都得到了他的赞同。但是,由于“红夷大炮事件”的恶劣影响,现在整个东亚的传教局势对耶稣会非常不利。毕竟,尹峰刚刚打赢了第三次南洋大战,对整个东亚、东南亚海域的控制更加稳固,在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中华公司及尹峰的势力,已经举足轻重。耶稣会承担不起与中华公司交恶的严重后果:耶稣会由于日本德川幕府禁教,已经失去日本传教权;如果金尼阁的事情真的恶化到不可收拾,耶稣会可能会被从整个东亚驱赶出去。
明朝朝廷内外如今传说徐光启将再次去招抚海寇,这消息使得正在发愁的耶稣会传教士们喜出望外。
刚刚作为尹峰使者从台湾来的游文辉,被龙华民派去,邀请徐光启在星期日礼拜仪式后,屈尊会见耶稣会在华传教士的领导层主要人物。
游文辉在尹峰身边担任书记,更多时候作为一位画家和地图绘制勘测人员,为尹峰东跑西颠绘制各种地图。龙华民指望他能在改变尹峰宗教信仰上有所贡献,但是长时间以来,尹峰只是把游文辉当做一位爱好绘画艺术朋友,从来没有在宗教上向他让过步。甚至,尹峰还不时地向游文辉灌输初步的民族主义情绪,为耶稣会内部规定不许华人升任主教之事打抱不平……
游文辉,字含朴,教名厄玛努尔,西名pereiraYeou Manuel,1575年生于澳门。他在1593至1598年间曾去日本,在耶稣会士所办的学校里得到包括绘画在内的各种课程的训练。他的绘画老师是耶稣会士、意大利油画家乔瓦尼,利玛窦送给万历皇帝的那些圣母像等等油画,很多是乔瓦尼和游文辉的作品。
游文辉父亲是在海外经商的走私华商,在他出生前被葡萄牙海盗杀死在东南亚某处海域。游文辉是遗腹子,一出生就被无力抚养他的母亲送到了澳门耶稣会修道院。
成年后游文辉打听到自己的出生经历,也曾经在中华公司出现前,就在澳门、日本生活过。他很明白地看到了东亚局势的变换:最突出的一件事,就是华人地位在整个东亚地区从所未有地变得无比重要: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天朝商人,不再是可以随意欺辱的不受国家保护的流窜走私商人,而是任何土著、西洋人都必须尊重的统治阶级一员。
对于明朝政府,游文辉本来就没有多少忠诚度。至于宗教,这是他从小生活的环境。尹峰对于宗教并无偏见,只是不喜欢当时各种天主教修道会对华人的歧视态度。游文辉在尹峰身边待了几年后,发现尹峰其实并不干涉他人的宗教信仰。因而游文辉不久就成为了尹峰的私人画家,并且在政治上忠于这位中华王。他先是加入了中华公司所辖勘探部,与一群耶稣会同仁一齐为尹峰绘制各地地图,后来又成为王府内务部书记官,俨然成为尹峰与欧洲各个天主教传道会打交道的代言人。
所以,他这一次来到北京,完全就是为尹峰服务而来。与游文辉同行的还有一位中华王身边的重要人物:曾岳。
同时,他还带来一份文件:《五年计划书》。
龙华民亲自为徐光启个人主持礼拜日的弥撒仪式。
在主祭龙华民用拉丁文诵读忏悔词时,负责读经的游文辉却有点走神,看着大堂下的某个人发呆。
“……坐在圣父之右者,求您垂怜我们;因为只有你是圣的,只有你是主,只有你是至高无上的。耶稣基督,你和圣神,同享天主圣父的光荣,阿们。”
光荣颂是拉丁文的,利玛窦曾经翻译过中文版的,在龙华民担任耶稣会中国传教会会长后,在各种仪式中依旧使用起了拉丁文。
拉丁文的光荣颂念完后,游文辉兀自还在发呆,被边上教友轻轻推了一把,方才打开手中的圣经,念起了福音书中的一段。他的拉丁文从小就开始学习,非常熟练流利。
徐光启虔诚地跟着念,虽然并不太听得懂。在他身后,他的一名随从也在俯首祈祷,身穿的长衫外露出了一条腰带,腰带上悬挂着一块玉佩,刻着蓝绿色风云图案的玉佩。这是中华军军情部暗探的信物。
游文辉在出发来京师前,接受了军情部的强化培训,所以他一眼认出了这块玉佩。此人很年轻,而且就在徐光启身前身后服侍,明显是徐光启的贴身仆役书童一类的人物。军情部居然已经把暗桩密探安插道徐光启身边了,这是游文辉没想到的。他一边念经,一边下意识地左右瞄了一眼,没看到还有什么人悬挂着玉佩。
……愿主与你们同在。
也与你的心灵同在。
愿全能的天主,圣父、圣子、圣神,降福你们。
阿们……
在唱最后的礼成咏时,游文辉跪在祭台前,感觉身后有人轻轻碰了他一下。感觉灵敏的游文辉挤在人群中,悄悄将左手放到背后,很快感觉手心中被塞入了一张小纸条。
在龙华民殷勤接待徐光启进入后堂时,游文辉躲在屋角迅速查看了一下纸条。
当日晚间,徐光启带着一帮仆役有宣武门回到自己宅子。回到内书房后,他屏退众仆役,只留下了一个人。此人脱去仆役服装,正是游文辉本人。
两人没有多废话,游文辉只是以小辈之礼拱手作揖:同为天主教徒,徐光启并不喜欢多礼,游文辉一直生活在欧洲传教士之中,对国内礼节了解有限,而尹峰则是不拘礼节的人。
“贵主人有意抚局,此事可以商量。朝廷上下如今正在商议行款之事,只是,无论如何,楚王必须无恙。”徐光启直截了当地说。
方才在教堂内,龙华民请求徐光启去与海寇谈判时,把游文辉带上。并且,希望他在接触海寇军方面时,推荐游文辉为台湾教区主教。这实际就是请求徐光启为耶稣会出力,帮他们保住台湾甚至整个东亚海域的传教权。
同时,游文辉及时出示了那份《五年计划书》,并且转达了尹峰愿意与朝廷停战的口信。他其实与徐光启很熟悉,利玛窦当年就是在他陪伴下进入大陆内地的。在利玛窦与徐光启交往过程中,游文辉一直是作为利玛窦助手出现。
徐光启也知道游文辉在台湾岛上为尹峰做事,这是他通过耶稣会内部通信了解到的。
大明王朝对中华公司的情报工作一直很不成功,特别是去年尹峰搞了一次内部大清洗后,几乎所有明朝政府派出的暗桩都已经被拔除。因此,明王朝上下对游文辉的身份完全一无所知,所以,游文辉在京师的行动非常自由。
但是徐光启还是很小心,让尤文辉化装为自己仆人后才离开教堂回家。
游文辉站在徐光启面前,恭敬地说道:“楚王正在苏州,他的全家老小都在那里。我的主人说了,只要朝廷愿意和谈,和谈一开始,就立刻释放楚王全家。”
游文辉早就知道了徐光启的问题,因为这是今日朝堂上群臣争论的要点之一。消息是由徐光启身边不知名的仆役在弥撒仪式中递交给游文辉的。
他接着说道:“此次和谈,我家主人的意思,前提条件是朝廷承认我军占据江南三府及漳泉两府、海南琼州府的事实。”
徐光启摇摇头:“这不可能,如此条件绝无可能出现在任何诏令中。还有辽东之地,这又怎么说?”
游文辉拱手道:“我家主人说了,辽东是我中华军从满洲八旗手中夺过来的,与大明朝廷无关。”
徐光启脸色更加难看:“这,这,贵主人贪心过分了……辽东都司辖地,本就是朝廷管辖的边关重地,怎么可能轻易出让给海,……给贵主人……你们根本毫无诚意!”
游文辉在胸前画了个十字道:“上帝作证,我家主人希望休战罢兵,端得是真心诚意的。他提出,可以仿同濠镜澳旧例,每年我们给予朝廷一定的银两,以作租金。”
“濠镜澳?”徐光启苦笑一声:“贵主人真是风趣,这澳门不是已经被你们抢走了吗?”
游文辉淡淡一笑:“澳门之地,大约也与朝廷无关。”
徐光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摇着头叹息道:“尔等船坚炮利,火器兵甲皆可称至强。但是,贵主人既想与朝廷议和,难道就不愿意作出一点让步吗?厄玛努尔修士,我知道你们对朝廷内情十分了解,……”
他叫着游文辉的教名,游文辉不由地在胸前划了个十字。
“……既如此,你们应该晓得,如此的谈和条件,朝廷无论如何是不会同意的。”
游文辉点点头,严肃地说道:“我家主人知道这一点,但是,在前一次朝廷招抚之时,朝廷并无开放海禁,没有履行在谈判中许下的承诺。去年年尾,更是在江南聚集大军企图开战,……因而,我家主人说了,此次和谈,必须开出高价,然后才能与朝廷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