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峰连续几天在吕宋岛东西南北各县视察,他首先视察了马尼拉新开设的十多所学校,包括了蒙学、中学和技术学校、政务书院分校,还有几所蕃学。吕宋岛现在也开始大力招揽土著入学,学习中华文化,汉语、汉字是必学的。只要上学的土著能够经历完整的中国文化教育,考核合格毕业后就可以被招入中华公司或者镇守府做事,而且,尹峰特别规定,信仰天主教徒的土著必须进入蕃学学习。
原先在西班牙人统治时期,西班牙天主教会承担了教化土著的工作,因此菲律宾全境教堂很多。而今后所有天主教堂将有镇守府文教部统一管辖,不少小教堂被拆除。
那些潜伏在各个部落的多明我会、圣方济各会传教士在这一次倭人、邦邦牙天主教徒叛乱中,起了非常恶劣的作用。尹峰下令将叛乱地区的教堂一律烧毁拆除,将非耶稣会传教士统统赶出吕宋岛。他将天主教堂划归吕宋镇守府管辖,实际上就是控制教堂的数量,以便控制土著天主教徒的数量;同时让土著们学习中国文化,还鼓励新来的移民和土著联姻,尹峰计划从文化和人种两方面开始民族同化事业,以几百万中国移民的数量优势在短时期内把菲律宾彻底中国化。
随后,尹峰又检查了马尼拉炮厂的铜炮生产情况:菲律宾可是产铜的地方,尹峰因此把炮厂直接设立在了马尼拉内湖岸边,利用水车为动力铸造铜炮,还有几处以风车为动力的火药制造厂。
中国人有水力翻车什么的发明,水力用在农业上的较多,极少在手工业生产中使用,风力就更不用说了。这些水车、风车动力装置不是传统中国技术,是生活在海边低地的荷兰人带来的技术。尹峰依稀记得,在另一个时空,荷兰人的水车、风车动力机械,一直沿用到19世纪,可见红毛夷必定对这些动力系统很有研究。
在北线战场上实验性使用的钢炮,是用多层钢板卷轧而成的炮膛,使用的结果是既不经济也没有什么太大突出的性能改良。其原因是:中华公司虽然有了石碌的优质铁矿,问题是老式的炒钢法还无法提供优质钢材,也无法铸造整体无缝钢管,所以只能造小型的火炮,现在造钢炮既费钱也费力,而且效果还一般般。所以,尹峰下令暂停钢炮的研制,兵器研究部组织了一些人先去研究炼钢法,其余的科研力量转向研究线膛枪炮。
中国历来是缺铜的国家,不过,现在尹峰手头有菲律宾,一个产铜的群岛:还有每年日本供应的铜,用来铸炮是足够了。因此,他决定目前中华军的前装滑膛炮还是以铜为主。
他随后来到了马尼拉城内,原马尼拉王城中心的一处地下室。这里是中华公司秘密的造币处。三名犹太商人,三名荷兰金匠、一名英国银匠,还有十余名中国工匠正聚在一起,研究着几枚新铸成的,即将发行的中华币。其中包括金币、银币、铜币,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华币采取银本位,银币面值为1元、5元、10元等,个头依次大一圈。银币和金币的比价按照当时的市场价为20比1,计划中金币不会太多、只在海外交易中使用。铜币为辅助币,以分为单位,面值为1分、10分等,100分为银币一元。现银一两为10元银币,也就是100分铜币。
尹峰没有金融货币这方面的经验,因此才会有犹太人和荷兰人在此出现。那名英国银匠上是葡萄牙人手中的战争俘虏,是李丽华从澳门发掘出来的人才。尹峰之所以要找个英国银匠来铸币,主要是因为欧洲中世纪的银币标准是所谓的英格兰的标准。当时,尽管人们已经可以提炼出高纯度的银,但纯银实在太软,用手就能扳断。从实际用途角度来看,银币最好的比例应该是92.5%的银和7.5%的铜,这种成份组成的银也被称为标准银,是中世纪英格兰的标准铸造银,直到后世的21世纪,英国仍然使用标准银制造银币。当然,英国历史上也曾使过低标准的银。1544-1551年,亨利八世曾成功地降低银币的成色,这种银币中铜的含量很高,以至于1549年用此材质铸造的先令被斥为“酒糟鼻”。
中华公司如今有着大量的白银储备,有着钱庄、银号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关系网,在国内外也有着很好的信誉,完全有实力发行货币了。不过,尹峰要求的银币是银铜九比一的比例,以中华公司的武装实力、白银库存和信誉而言,推广起来应该没问题。尹峰倒是想发行纸币来着,可是曾棋和徐鸿基、还有黄逞等董事会成员都表示反对:主要原因是国朝初年发行的大明宝钞,由于发行不当,导致纸币实际币值下跌到了面额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最后其价值连擦屁股纸都不如。因此纸币在明朝官府和民间的名声都很差,中华公司一开始就发行推广纸币作为交易货币,恐怕会遭到国内商家以及老百姓的反对。
尹峰陆陆续续又视察了吕宋中南部新开辟的种植园和农田,然后返回了马尼拉。在内湖边上,他遇到了一队正在野营拉练的中华军步军士兵,他跳下马兴致很高地和士兵们拉家常。在徐鸿基等人看来:尹峰其人少一点霸气,但是人望无人可比,特别是他的亲民作风,完全属于上古圣贤的那种“与民同乐”的风格。
尹峰正在和士兵们聊天时,马尼拉城方向飞速奔来一辆四轮马车,四匹马拉的车厢上插着尹峰本人的“尹”字旗,马车车门上画着一艘三桅大帆船的图案。这是尹峰的专用马车,如今在整个马尼拉,除他以外只有一个人能够使用:李丽华。
尹峰前来马尼拉,只带了李丽华一个人。打从十月份起,由台湾传来的小道消息;李丽华将正式成为尹峰尹船主、尹总统领的正室夫人。公司内部以曾家为首的闽商一派成员都有点失望,而尹峰的铁杆嫡系之一:马尼拉幸存者这一派,大多数是支持李丽华的,特别是那些天主教徒。中华军水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海疍民一派大多是视麦婉儿为正房的,因此也略微有点失望。
李丽华则是基本上心满意足了,除了没法在教堂举办正式仪式外,她已经别无所求。
马车来到尹峰面前停下,一名黑人亲卫跳下马车,拉开车门,身着洋装长裙的李丽华径直跳下车。她是西洋文化背景下长大的女子,从来不怕抛头露面,不过这时尹峰身边是一群吕宋镇守府的文官在陪同,徐鸿基等一干文人也没法接受这种做派,赶紧纷纷回避,拱手鞠躬然后转身走开。
尹峰迎上去,见李丽华满脸忧色,赶紧问道:“出什么事了?”
李丽华如今除了担任一些慈善会的工作外,还在兼管南洋情报。她继承了李旦的财产,也继承了李旦很大一部分在南洋各地的人脉,而且,六年前她在爪哇亲身涉险救援华人难民,在南洋也小有名气了,因此凡是涉及南洋的事务,尹峰还是离不开她的。
“是爪哇!葡萄牙人传来消息,三宝垄的我公司商馆已经被马达兰土王攻陷了!”
1617年底,野心勃勃的范.彼德尔斯逊.昆开始担任荷兰东印度公司第三任总督,他原先是东印度公司商务督查,五年前荷兰人被中华公司打败后,巴达维亚城被万丹、井里汶的土著军队围攻,正是在他的率领下袭击和驱赶了土著军队,稳定了局势。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部,是荷兰统治爪哇以至整个东印度群岛殖民地的政治基础,因此总算在大败之后还能保持住稳定局面。
占领和管理巴城耗费了荷兰人的巨资和精力。初期,该地人口稀少,缺乏粮食供应,没有木材建造船舶和房屋,周边地区是荒凉的沼泽地,罕见村庄人烟,雨季洪水泛滥成灾,还常有老虎、野猪、犀牛等出没,同时四周也面临当地***王国的敌视和威胁。荷兰人从印度科罗曼德尔海岸的石场运来巨石,从东爪哇的扎巴拉砍得柚木,从当地采集珊瑚石,并从中国招募来大批可靠又吃苦耐劳的华工,在废墟上建立起巴城的雏形。巴城的主要建设工程, 如运河与排水道的挖掘、房屋和港湾的建造、城墙及防护要塞的修筑大多由中国人承包兴建。华工熟谙制砖和砌砖工艺,令荷兰人甚为称道。
范.彼德尔斯逊.昆利用了五年的和平时期,借助和中国人暂时的良好关系,依靠中国人的勤劳,荷兰式运河、城堡、市政厅、基督教堂、拉丁语学校和市场区相继出现在巴达维亚。
为了充实人口,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大量招揽中国人。中华公司也正在推行大移民计划,所以在短时间内,巴达维亚靠着中国人的勤劳,迅速繁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