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根本没人前来香山书院教书,实在是这次禁海,将江南之地的士绅得罪的不轻。
这些文人士子,哪怕有传播圣人教化的名义吸引,都没有几个肯来。
有人不知底细,去书院报名,想要教书育人,传播圣人教化,也被其他人给拉了回去,诉说其中关键厉害,将他们吓退。
没有人敢跟整个江南士林为敌。
再怎么桀骜不驯的人被他们劝说,也只能无奈离开,不敢再到书院教书。
愁的谷大用差点白了头,他奉命监督香山书院之事,那是太子殿下对他的看重,干得好重重有赏,干不好,有的是太监想要顶替他的位置。
现在连招几个教学的读书人都找不到,那不是无用到极点。
可面对整个江南士林的抵制,他毫无办法,只能将事情禀报上去,请求朱厚照帮忙。
朱厚照听他诉说经过,直接命令招罪囚。
罪囚指的是犯罪的囚徒,其中有不少囚徒本身有功名,甚至是进士出身,却因种种原因犯罪进入狱中,或者发配充军。
像后来的赵锦,他是王守仁最小的亲传弟子,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嘉靖三十三年元旦,借日食之由弹劾严嵩,被下诏狱发配充军,足足在军营待了十三年,受尽苦楚。
直到隆庆元年平反前朝因言获罪诸臣,才出现在起复名单之上。
结果从此青云直上,当年四月,便被原官起复。
然后一年之内连升八级,从正七品的监察御史,晋升为正三品左副都御史,贵州巡抚,后来又常年在大九卿位上转迁,一直到七十六岁高龄才卒。
可见罪囚中有才学的人,不在少数。
至于说,看不起香山书院,宁愿充军也不去教书。
呵呵,你一个罪犯跟他讲骨气,真当他这个太子是白当的。
清朝有句话,早已到了耳熟能详的地步,很多人都听说过。
面对触犯自己的大臣,皇帝龙颜大怒,对大臣喝道:“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
这个大臣顿时被吓得瘫倒在地,甚至当即不省人事,恨不得一死解脱,也不愿去宁古塔。
说的就是罪囚充军之事。
宁古塔是什么地方?
书中记载:“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研堂见闻杂记》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如地狱一般,发配到那里的人,不是半路上被虎狼恶兽吃掉,就是被当地人抓走分而食之,鲜有能活下来的。
更有去过宁古塔的人讲述“人说黄泉路可怕,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谁敢不来,他就将对方发配宁古塔,看谁有这铮铮骨气,不屈服在他脚下。
区区一介罪囚,还能反了天。
等罪囚去了香山书院,就教他们识字。
最主要的是做人之道,如何统领士兵。
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为人之道,为将之道,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带领一个百户一个小旗。
并教导他们忠君爱国。
他就是要将这些人,教育成大明的低级军官。
同时他们的出身,也是向大明士卒传递一个信息,为国效力者,国家不会忘了你。
毕竟除了文官勋贵武将子弟,更多的还是普通士卒,且都是挑选的父辈战死沙场后,顶替父辈进入军中的。
他们本是迫于军户制度,无奈进入军中的普通士卒,原本一辈子也就那样,浑浑噩噩过完一生,别说有什么出息,能无病无灾过完一生,便是烧高香。
现在被他挑中进入书院学习,学一身本事,无疑是天大的幸事,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若能以一死,替晚辈挣一个光明前程,相信很多人都愿意。
同时文官子弟和世袭军官的存在,也保证了不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即使有人不想从军,也可以从中学习知识,做到能够知兵事,进入文官当中,也能有一定作为。
…………
既然水泥研发出来,朱厚照准备先建设香山书院南院,至于校训,他选了“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崛起而习武。”
伟人曾说过,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
那他就是“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崛起而习武。”
里面随处张贴各种标语: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我以我血荐轩辕”、“以死的勇气,为生而战”、“以我胸中的血和手中的剑为中华民族开出一片可耕之地”等等。
让人读之热血沸腾,为生在这个国家自豪,为国家的兴盛感到高兴,以国家的耻辱为自己的耻辱。
保证只要进去走一圈,出来以后绝对是个爱国爱民,满脑子****的好军人。
对皇帝是百分之百的拥戴,只要皇帝说一句话,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保证将这香山书院南院,建设成为大明的黄埔军校。
替他源源不绝的培养出合格的低级将领,提高大明士兵日渐低下的战斗力。
然而想法是好的,等他找户部要钱,准备开工建设的时候,户部直接说没钱,你爱咋地咋地,反正他没钱。
可不是吗?
南京说是京城,与北京同为大明两大京师之一,其实就只管着南直隶这一片。
与其说是京城,不如说是一个特殊一点的省,又养着六部的官员,有这么多养老的官员在,哪有那么多钱供他挥霍。
当然主要原因是不想给他填这个大窟窿。
开什么玩笑,能够参与海上走私的,哪一家不是文武勋亲,豪商大族,这次禁海直接将他们给得罪惨了。
可以说没一个人,不恨他。
若非迫于他是太子,没办法将他扳倒,早不知被人下了多少绊子。
即使这样,暗地里也不知有多少奏章弹劾于他,想要将他调走,别在这里霍霍他们。
只是孝宗跟他有着默契,没有理会罢了,又怎会有人支持他去建设军校,那不是让他在南直隶站住脚,接着找他们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