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天和阿里合资的玻璃制造基地就在张海天庄园的西南角上。第二天一早张笑待一家人吃过饭,就催着张海天带他去看看。张海天得意的引领着张笑参观了他最满意的一比投资。
对于玻璃张笑只知道是沙子烧出来的,但具体有那些矿料、比例多少、投放顺序、定型吹气就完全不知所云了。他仔细的观看了玻璃烧制的每个流程,发现这个时代虽然没有温度计,但工匠们凭经验温度控制的还不错。烧出来的成品虽不能和前世相比,但看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也算很不错了。
玻璃作坊制作出的玻璃制品大都含杂质较多,透光性很一般;出于工艺的原因,出一件精品非常困难;这个时代要想烧出精品来只能靠运气。在张笑看来,老撒里能烧出玻璃来,估计纯粹是蒙上的。当然张笑也认同大多数发明都是由这个原因出现的。
在老撒里完成了前面的工作后,再让一个炼金士指导工业生产就实在是勉为其难了。后来的玻璃烧制工艺,大都是工匠们自己总结出的。
张笑在玻璃作坊呆了整整一天。他原想着凭借着比古人多出来的千年智慧,指导工匠们改进一下他们的工艺;但最后他无奈的放弃了,当年的理化知识在他脑袋里一点都没有留下。
他心里大恨:他妈的!别人烧玻璃、造水泥、炼钢铁、整炸药跟玩一样,怎么到我这什么都想不起来,不对…不对…六分仪…靠…六分仪我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当年的办公室就有这么一台,靠…据说还是那个厂家送来的样品呢!回头就让老撒里赶快把折射望远镜造出来。他奶奶的,有了六分仪,这万里海疆还不是任我纵横吗?
知道怎么把六分仪造出来让张笑的心情好了许多。他注意到张海天只从玻璃作坊里挑了三个瓶子让人装好带回去,不免有些奇怪的问张海天:“爹爹,我看作坊里的成品还有很多啊,你怎么只拿这几件就好了。”
张海天笑着反问道:“你一向聪敏伶俐,猜一猜,这次你要是猜对了,我明天带你去山上打猎”。
张笑看了看随从手里拿的三个精致的木盒子,笑道:“那可说好了,我猜对了可别反悔。”他又装模作样的来回走了几步,对张海天说道:“物以稀为贵,对吗?”
张海天一听笑道:“行,你这小子还真有做商人的潜质,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只盼你不是‘少时了了、大未必佳’就好”。
晚饭后张笑坚持听了一会黄阿福的光荣航海史,就忍不住哈欠连连了。黄阿福的婆娘是一个渔民的女儿,勤快利索又泼辣的紧。见张笑困了,对黄阿福骂道:
“你个老不羞的,娃娃早困了,你精神倒好。你那点破事什么时候说不成,还不停了,让笑儿早些睡了”。
黄阿福婚后很有几年一直漂在海上,家里的事都是婆娘操持。对婆娘也很有些愧意,本来他就是一个老实农民,对婆娘渐渐就有了因爱成怕的意思。听了婆娘这么说忙道:
“好了、好了,我这不是两年没见笑儿嘛!今天就到这儿吧!狗剩你拿了灯,带笑儿回房去。”
黄阿福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狗剩是黄阿福的大儿子,大名叫黄祈英,是个身材健壮的少年。他比张笑大五岁,名字还是张海天起的。张海天发财了后把俩舅舅接来和自己一起住。黄祈英打小读不进书,从小黄祈英就是张笑的拥趸,在黄祈英看来张笑和自己的表哥一样都是天才,又都对自己很好。所以对黄祈英来说张笑的话比他家老爹的话还能听的进去。
黄阿福和婆娘三年前去流求时,并没有带黄祈英兄弟,只带了小闺女黄莹。他想着让两个儿子在外甥那多学学,在他看来考不考的上状元倒罢了,如果能让黄家出几个读书人那就是祖坟冒烟了。黄祈英的弟弟黄祈安同哥哥相比还有点读书的天赋,黄阿福对黄祈英的要求只是能识字就行了。
六个月前,黄阿福让人把黄祈英带到了流求。主要是黄阿福的婆娘认为:张家的日子太好,黄祈英字也认的差不多了,再在张家待下去黄祈英没学到本事,却学出个纨绔子弟就坏了。黄阿福对婆娘的话表示了认同,他也觉得是该让黄祈英学一门手艺了。黄阿福对玻璃的重要性很了解,黄祈英到了流求后黄阿福就让他到玻璃作坊当学徒。
但玻璃作坊的工匠们那里真敢把黄祈英当学徒,又害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所以黄祈英在玻璃作坊待了近半年,玻璃制作的大致流程会了,但精细处是一点没学着。
黄祈英对此很不服气,自己读书不好倒罢了,一个小小的玻璃作坊还拿不下来就让他无法接受了。正在头疼时张笑来了,他可是知道张笑的本事。在和张笑回房后,对张笑诉说了他的苦恼。
张笑听了后心想“怪不得,中国历史上的那么多手艺失传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其实这事挺简单,你拿支笔,把制作流程都记下来,然后把玻璃作坊的师傅们分成两组,告诉他们那一组烧的好奖他们一贯钱,每个月评比一次;如果有那个人想出新方法烧玻璃,只要能烧出来就奖他五贯钱。你来做评判,怎么烧的你不就学会了吗?”
张海天没有对儿子失言,第二天上午他带着张笑和几个随从骑着马到附近的山里去打猎。
他们业余的狩猎行动没有出现奇迹,一行人只撞上了两只倒霉的山鸡。什么鹿、野猪等大型动物一个没见着。兔子到见了不少,可抓不到。张海天眼见自己在儿子面前的大话破了产,可实在又没有什么办法,只好带着张笑悻悻而回。
张笑倒没想着父亲的笑话,古代武装捕猎想想就让他兴奋,更何况亲自参与。十一世纪野外清新的空气、优美的景色已让他沉醉其中了。
在回来的路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意外,几个当地的土人拦住了他们。经过一顿比划后,张海天告诉张笑土人想用打来的猎物和他们交换食盐和铁器。
张笑好奇的看着这几个原住民,“这几个穿的象原始人一样的,就是前世在电视里看到的衣饰精美的台湾高山族吗?”他在心里想到
“这里的土人多吗?”他向张海天问道
“不多,这几个是附近一个部落的,听他们说有几百个人,整个岛上也就几百个部落。他们的部落以前倒和我们的人打了几回,慢慢熟了就和好了。现在他们常和庄子里交换东西,听说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张海天答道
“舅爷的地不是没人种吗?能不能把他们招些来,一来让我们在这里的根基稳一些;二来让这些土人也过的好一些。”
“这事恐怕挺难,土人习惯了渔猎,让他们下山可不容易。”
“一开始当然不能叫他们都来,先拉来几个,给山上的做个榜样,后面就应该好多了。”
“也行,我让你舅爷把这事办一下,不过我们先得在这多放些人,可别让这些土人把你老子的后路给端了。”
第二天,张海天带着张笑离开了流求。张笑和张海天没有乘坐一条船,张笑坐着一艘跑南洋航线的船回泉州;张海天则乘坐着“顺平”号去了广州市泊司报验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