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2**章 离开,回东京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侍卫贴着耳朵说了一些话,柳雨烟没有听到,只是看到程静舟的脸色都变了。"发生什么了吗?"柳雨烟问道,在那个侍卫离开后。这里最高的长官就是程静舟,按道理说,这就是以前的两淮总督了。军政皆在一身,掌握了这边的最高权力。

可以说,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掌握了这么高的权利,这本身就代表了皇帝的信任。不信任,又怎么会把这么高的权利下放?之前擅自离开军营的事情,看起来官家其实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这么高的权利,也不怕把程静舟的野心养出来?

但这就是大宋朝,程静舟是正经科举出来的,虽然还没有殿试。但已经过了举人,隔年就有三年一次的省试,程静舟原本打算是要参加的。但可惜的是,这里发生了暴乱,加上去接了一趟林夫人。程静舟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看起来,隔年的科举,怕是没有办法参加了。

按道理说,这里的**,应该没有一个人敢违抗程静舟的命令。毕竟这是当下最年轻的高官了。虽然还不是正式的**,但能带兵出征,事后又在这里充当地方的执政,日后的官职肯定不低。到底是因为什么,居然会让程静舟勃然变色?

程静舟脸色变了变,心里思考着,却也没有想要说出来的打算。这个事情,实在太重要了,不能在外面说。而对于柳雨烟,他觉得,他已经耽误了柳雨烟很长时间了,还是让柳雨烟赶紧回去吧。

这都三四个月了,东京城里,都开春了。当然,这边也要准备春耕了。可是在这个紧要关头,发生了这种事情,真是让人不知道如何应对。他表情镇定,让外人看不出虚实。对柳雨烟说道:"没什么大事,我都可以处理的。就是有些突然了,船要开了,你赶紧上船吧。"

柳雨烟还要多说什么,程静舟笑着说道:"认识这么长时间了,除了铁头中箭的那一次,你还见过我那一次搞不定了么?"柳雨烟很想说,第二次见面,也就是除了第一次在杭州城里,一起救人的那一次,第二次在上清观的后山,你被人追杀,还高热昏倒了,那一次难道不是么?

她的表情让程静舟也想到了那一次,脸色变了变,下意识的摸了摸胸口。不是那里有伤口,虽然经过了战争,但他并没有受伤。那里有一串手链,一朵兰花形状的。很快,程静舟将手放下,对着柳雨烟说道:"快上船吧,这里没有什么事。之前的战乱都没有怎么样,此时天下太平了,还能有什么难事?"

柳雨烟不知道具体的,也不好多说什么了。离开东京城已经很久了,弟弟球球都快半岁了。柳雨烟也不好多留,东京城里,师父张妙清,还有母亲林夫人那边,都不知道怎么应对呢。这一次离开的急,都没有和师父和母亲说起过,回去后,真的不知道怎么解释。难道说,自己跟着一个男人跑了?

上了船,看着站着码头上的程静舟,柳雨烟知道,肯定是有事情发生的。只是这个男人,不,还是个男孩,不愿意告诉她,不想她也为此烦恼,那就假装不知道吧。

反正回去后,也还是可以继续关注这里的。有什么情况,到时候再想办法吧。柳雨烟暂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留下来,不仅于情于理都不好说。她和程静舟一点什么关系都没有,也就是现在年纪不大,也才八岁。但在北宋,八岁已经是男女不同席的年纪,尽管平常他们也没有私底下单独相处。但已经有一些谣言在传播了。

柳雨烟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程静舟,亦或者是为了张妙清,还是林夫人,或者球球,都不能继续留下了。官家和皇后娘娘的脸面,也不容许她留下。这是一个礼教的时代,是一个女孩受到束缚的时代。好在还没有到达**那种变态的年代,要不然,柳雨烟也早就被口水个淹没了。礼教指旧传统中束缚人的思想行动的礼节和道德。

古人将"礼教"与"乐教"并提,它们的本义,不过是以礼为教、以乐为教。礼教,指礼的教育。语出《列子·杨朱》:"卫之君子多以礼教自持。"礼是指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

原本最开始的礼教,自然是好的。其目的也是为了导人向善,或者是让女孩们,能够拥有一个和平和欢乐的家庭。但到了后面,就渐渐地演化成了一种束缚了。

到了**,这种礼教,演变成程朱理学,束缚人伦,程朱理学,亦称为"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其由北宋时期河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

这个时候,二程已经崭露头角了,程朱理学也开始跃跃欲试了。这两人虽然还很年轻,但已经是洛阳的代表人物,身边跟着很多人。对于女子的束缚,也开始渐渐地加强了。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与心学相对。是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他有不同的名称,如天、道等),而且他是善的,他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将善赋予社会便成为"礼",而人在世界万物纷扰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禀赋自"理"的本性,社会便失去"礼"。他还认为,由于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所以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理",而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致知)。所以如果无法收敛私欲的扩张,则偏离了天道,不但无法成为圣人(儒家最高修为者,人人皆可达之),还可能会迷失世间,所以要修养、归返、并伸展上天赋予的本性(存天理),以达致"仁"的最高境界,此时完全进入了理,即"天人合一"矣,然後就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时人欲已融入进天理中(灭人欲,不是无欲,而是理欲合一),无意、无必、无固、无我(从"毋"变成"无"),则无论做什麼都不会偏离天道了。程朱理学是一门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后世学术界将程朱理学说成"客观唯心主义",将陆王心学说成"主观唯心主义",便是从哲学的角度解释理学。不过,其实可以从更"薄"的层面去理解程朱理学,将程朱理学还原为一门政治哲学。理学虽然强调"内圣",但"内圣"只是出发点,归宿还是"外王",从"内圣"开出"外王"。这应该是我们理解程朱理学的一个逻辑.asxs.,从这个逻辑.asxs.出发,我们对程朱理学中一些不近常理的说法才会豁然开朗。程朱理学是一门政治哲学,换言之,这门学说其实是讲给君主、讲给治理国家的士大夫群体听的;宋代理学家特别讲求的"理",也是用来约束君主与士大夫的

看看,存天理,灭人欲。但天理永存,人的欲/望却注定了无法消灭的。这程朱理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种束缚。程静舟站在码头上,看着柳雨烟离开,其实心里有很多的疑惑,但他都没有问出口。包括第二次相见,她救了他一命,其实那时候,迷迷糊糊之间,他还是看到了一些情况。只是,程静舟从来都不说,连铁头都不知道。

那个澄净的琉璃杯子,还有那喂给自己吃的药丸。都在程静舟的脑海里,只是从未说出口而已。铁头走过来,问道:"公子,柳姑娘离开了?"程静舟点头:"是啊,在那船上呢,还没有走远。"

铁头看去,船只已经缓缓的从码头离开,虽然没有离开很远,但也不近。铁头对着船上挥着手,大声的告别。这一次,若不是柳姑娘,不辞辛苦,跟着公子,大老远从东京城过来,不眠不休的,跑死了几匹马,听说那马匹刚到了地方,就口吐白沫的死去了。

铁头那个时候,都以为自己要死了。连脑袋都迷糊了,迷迷糊糊的时候,都好像看到了一道光,那道光笼罩在头顶,似乎要把他的灵魂吸走。但一道清凉的气息,将他留下,并将他治好。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却知道,自己的命是柳姑娘救下的。

"第二次了!"铁头喃喃自语,程静舟回头,问道:"什么?"铁头摇摇头,说道:"没什么!"但心里,铁头说道:"这已经是第二次被柳姑娘救了,之前的恩情都没有回报,这又一次。要用什么来报答呢?要不然,直接让公子以身相许吧,公子可是号称东京城最美的男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五胡之血时代终末忍界玄尘道途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奸夫是皇帝信息全知者反叛的大魔王绝对一番盖世双谐你老婆掉了
相邻小说
大宋小王爷大宋贤王闺蜜的男人大唐之大醉侠穿越北宋之水浒英雄跟我走初唐夜行初唐大反王大唐之我家娘子天下第一大唐之开局举报李二造反大唐之通天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