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三百八十六章 出退乘再免费 微信群退为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刘群挂断了王千钧的电话之后,也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并没有产生因为自己硬怼了一下对方,而怕得罪对方的想法。

生活中就是这样,有些人倒不一定就是坏人,只不过他的说话办事就是那种流里流气的习惯。

如果你不旗帜鲜明地向他讲明利害关系,他就不理解你的真实想法,总以为天底下的人都和他是一样的想法、一样的活法。

过了一会儿,王千钧竟然又发了一条微信过来——刘车,算你狠,不请就不请吧,还要请我去单位食堂吃饭,看来你业务学的好,但不太注重文件学习呀。段上今天早晨交班会刚传达的文件,你就没看吗?从现在起,出乘班组吃饭免费了,你想请我也没得请喽。

刘群看了王千钧的这条微信,顿时哭笑不得。

不得不承认,这王千钧的心理素质看上去要比自己强上不少,如果自己遭遇对方这样硬怼、挂电话的情况,就算不说和对方绝交,也要冷上一段儿时间吧,这王千钧倒好,根本没把自己的这番言行当回事儿,该咋地还是咋地,这一点,刘群觉得自己不如王千钧。

对上了这种心理素质极高的同事,刘群也唯有苦笑应对,随手回了一个笑脸过去。

刘群看了看车队的微信群,还真有这个文件。路局集团公司和段上为了体现组织的关怀,切实向一线乘务职工倾斜补贴力度,特别做出了规定,在出乘的那天,赶前错后会在食堂免费供应给列车长、列车员等乘务人员一顿免费餐。

如果遇到刘群班组这种在返乘之后又有看车作业时,还会在看车的时间段内,按照正常的饭点儿,向看车作业人员供应相应顿数的免费餐。

不得不承认,王千钧这个人的消息还是十分灵通的,就像上次自己被纪委的行政监察约谈,就是王千钧先给自己透露了消息。虽然说他透露的消息并不全部属实,但毕竟他是得到了小道消息,看得出来这个人还是有一定的能量的。

虽然说他刚才的一番道德绑架挺讨厌,但是刘群还是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所没有的闪光点。

乘务职工原来仅仅是在途中的乘务饭免费,现在在没有餐车的情况下,每人有定量的标准领取预包装食品,如方便面、火腿肠以及水果等等,也是免费。

但是,如果在机关和库内的食堂用餐的情况下,是要遵守早晚餐一元、午餐两元的个人付费标准,进行付费的。

现在的情况就是,乘务员连这一元、两元的费用也给免了。

钱虽然不多,但是会让乘务员有相当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相比于地面工作人员来说,乘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很高,每天接触形形色色的旅客。就有着说不完的话,打扫不完的卫生。客运段从上到下也是知道这一点的,一直在着力提高乘务员的待遇,尽可能地给乘务员创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工作、生活环境,让乘务员们有归属感、荣誉感。

刘群仔细看了看这个文件,明白了乘务员免费就餐的标准和规定。并不是每个班组都能够在出乘时免费来食堂就餐,而是乘务员出乘的时间点儿正好在正常供餐的时间前后,只有这样,正好跨着就餐时间的出乘班组才有权利免费就餐。

当然了,即便不免费就餐,也就是最多出个两元钱就能吃到价值几十元的饭菜。

刘群看了这个文件以后,很是为集团公司、段的良苦用心感到欣慰,真的很有自豪感。

这个文件是由车队的值班干部向列车长进行传达的,看的出来,传达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提炼和精简,这也是段上的对各级文件传达的基本要求。

就是要求各级管理干部不能够当甩手掌柜,上级发的文件随手就转给下级,自己当一个二传手的角色,必须先进行精读文件,将文件中有关的内容罗列出来,才能向下级进行传达贯彻。

与下级无关、无用的内容绝不允许出现在转发的文件内容中。

曾经就开展过文件传达的专项整治,就是要发现车队、列车长一级的干部在岗不作为,甘当二传手。

比如说车队在转发文件时,经过提炼后的文件就不能再出现,要求各车队做到什么什么。

而必须细化为车队根据文件精神,要求各班组做到什么什么?

而列车长在对车队传达的文件进行再学习的过程中,就要把要求列车长做到的工作消化吸收到自己这一级,而把直接与职工切身相关的文件内容进行转发。

只能出现要求,各位职工做到什么什么,而绝不能再出现“要求班组长做到哪些”的与职工无关的字样。

这样一来,车队和列车长一级就必须精准把握文件精神,提高了车队、列车长一级掌握文件的能力,提高了文件的传达贯彻有效性和精准性。

无关的内容在逐级传达过程中,被各级相关的管理人员消化吸收掉了,传达到最后的职工那里就只剩下了干条:

——文件要求怎么做,

——我们应该怎么做,

——如果不怎么做会有怎么样的考核?

这样浅显易懂,简明扼要的文件精神让职工们秒懂。

刘群随即把这个文件之中和班组职工有关系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又罗列了一下。简简单单的100来字儿就发到了班组微信群中。

刘群是不习惯用语音进行转发的。因为语音转发固然能够保持,文件的生动,听上去会省力一些。但是这样转发的情况下,职工如果不在安静的环境听起来相对要吃力一些,还不如把其中有关系的内容进行摘录,把一些文字性的语言,用口语化的文字表达出来,让职工们看到文字就能知道内容。

本来这篇关于出乘职工免费就餐的通知,在段上下发时,A4纸有三页左右的内容,车队转发给列车长一级时,就已经成了一页半的内容。

而刘群再次进行吸收消化后,保留和职工切实相关的部分,再次转发给职工,就已经成了短短的一百来字:

各位同事,今日段上为我们乘务职工再办好事。

在我们途中乘务餐免费的基础上,段上今日又提出在出乘时的全员、退乘后的看车人员可以免费在段机关和库内食堂就餐。

需要就餐的同事请向我领免费就餐券。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受人点水之恩,当涌泉答报。单位给大家想方设法地创造福利,我们要用百倍的工作热情来反馈,确保安全、优质服务。(免回复)

刘群将整理好的文字内容发送到了班组微信群内。现如今班组就这一个微信群,车队也就是一个微信群,段上针对列车长的微信群也就一个,刘群的手机里和工作有关的这三个微信群全部置顶。

这也是到了现在,原来的时候,刘群微信里置顶的工作群至少有十五六个。

原来的微信群不说段上的就仅仅车队的就有五六个:什么车队党员群、车队教育群、车队安全信息上报群等等……那个时候手机就没有个闲的时候,从早晨到晚上,这个群不响那个群响。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微信的广泛运用,乃至于微信群的广泛建立,让段、车队乃至班组的各项工作不再局限于以往的,遇到事情之后必须要专门发文件、打电话通知了,通过微信,输入一段文字、一段语音、一张照片,就可以将工作迅速精确地传达到群内的每一名干部职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约了工作成本。

可是到了后来,伴随着段、车队、班组工作的日趋增多,微信群的数量也逐渐开始变得大腹便便起来,往往是一项工作就要建一个群,一个主管副队长就要建一个群的情况非常普遍,五百个人的大群,数十个人的小群,比比皆是,好多群里面的人员相同、工作相同、信息也相同,这就导致工作反而变得重复而繁杂起来,与微信群创立之初设想的方便快捷背道而驰。

导致诸多的干部职工,每天时不时就要看看手机,关注各个群的消息,随时准备回复:收到、明白。但是真的收到了吗?真的明白了吗?真实效果令人堪忧。

段上其实也意识到了工作微信群众多、杂乱这一弊端,专门发文儿进行合并、精简微信工作群。主要就是要清理一大批长时间不用又不解散的“僵尸群”、精简一大批以各项重点工作名义建立起来的聊天群、合并一大批内容相近、成员基本相同的工作群,给车队干部、班组职工的手机作个大扫除。

各个微信群的群主都是各科的科长、副科长,队长、副队长,他们都标榜着本群的信息都是重要的,都是需要回复的,尤其是一些临时性的群,在工作结束后完全可以进行解散,但很多建群者往往只建群而不解散,关键是这些建群者大多数都是各级干部和主管人员,导致很多群员不敢贸然自行退群,生怕耽误了工作。

还有一些临时任务群,在没有了工作任务之后,就异化成了聊天群、留痕迹群、甚至于拍马屁群。每天群里面的信息不断,但是你仔细观察的话,有实质意义的却没有几条,但是基层的列车长担心遗漏重要信息,也不得不在这些僵而不死的群里,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不时弹出的信息让列车长的工作时间呈现出了碎片化的趋势,极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为了让车队干部列车长在工作中,尽可能的少关注手机、多巡视车厢,多抓具体的安全问题,多为旅客提供服务,段上大刀阔斧地砍掉了上百个微信群。

刘群发现,自从工作群减少以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轻松了许多,自己打开微信时再没有了往日的那种头大与繁乱。在以前群多的时候,只要一个小时不看,再打开微信的时候,置顶的几十个群就会出现无数个红色的99+来刺激着眼球和心脏。

而现在需要置顶的工作群就这三个,看着就清清爽爽、利利索索。

但是,刘群发现,在工作群减负成效明显的同时,自己加入的一些同学群,同乡群,同事群此时却悄然地浮出水面。

其实那些群里面,最多的信息也就是“帮我砍一刀”,“帮我转发”、“帮我点赞”等等,真正有用的信息少之又少,甚至于绝无仅有。

更有甚者,有的邻居群成了广告群,每天广告满天飞,刘群就发现自己加入的一个某某小区邻居互助群,加入了三年多,从来没有接到过一条有用的信息,全部都是出售各种各样的物品信息。

可是有时候,也是怕误了一些重要通知,不得不一条一条地向前翻看,翻来翻去,翻去翻来都是一些广告。

刘群尝试着按照段上清理微信群的方法,先试着退出了一两个群聊。

过了10来天,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任何的影响,反而会少了很多烦恼和焦虑,因为微信群里,很多99+的红色字体不看,总觉得会遗漏些什么重要内容,看了却发现没有一点点的重要内容。

其实刘群也知道,自己在这些群里扮演的角色很不光彩。

他扮演的角色是一个从来不说话、从来不给别人点赞、砍一刀的“僵尸”用户。成立时间较久的群,刘群在群里算是一个资深“僵尸”。

刘群认为与其在这些微信群聊里,去做一个活着的僵尸,还不如就干干脆脆的退出去。而那些不好意思退出的群聊,其实也不过就是背后藏着无数一次性的人际交往而已。

刘群到了40不惑的年龄,他深深地懂得,人这一辈子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拿交朋友来说吧,很多朋友都是从陌生一步一步的到熟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又回归陌生。

就别说是微信中那些不知道姓甚名谁的所谓好友了。就即便是在你的手机电话号码通讯录里,好多年不联系的认识人,注定也只是人生的匆匆过客,你指望着遇事儿向他们求助?那现实吗?可能吗?

有一项研究表明,每个人的一生大约会遇到27,000多人,但注意这个动词是“遇到”。能够留在我们身边的也就是寥寥几人而已,最终能够陪你走完人生路的也不过一两人而已。

刘群尝到甜头之后,慢慢地又退出了几个群聊,这才发现工作和生活骤然地清爽了起来。而且,也从来没有误过什么事。

直到后来,刘群从《读者》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凌晨3点,我退出了微信群聊”——没必要把太多的人请进生命里。

这篇文章让刘群有了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好像自己退群的行为也有了“理论依据”。

文中有几句话让刘群记忆犹新,比如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不再取悦别人,从别人的世界中走出来。

中国人爱社交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有句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在现代社会,微信通讯录的长度仿佛就是恒量朋友多寡的标志,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都习惯把每个微信好友都做了潜在的资源,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刘群通过退出20多个同学、同乡、邻居群之后获得了良好的心态,不再有微信阅读恐惧症。

这个恐惧症是刘群给自己定义的。原来在微信群多的时候,刘群一打开微信,脑子就会骤然变得紧张,随着一个个群的打开、一条条信息的翻阅,发现越来越多的垃圾信息,在逐渐侵蚀着刘群的内心。

不说别的,单说那不可再来的时间吧,浏览一遍所有的微信群就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关键是没有任何的效果和收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看微信群是怕漏掉信息,看微信群是看到了一堆垃圾。

但是作为列车长,是基层管理者,是权力系统的末端,各种各样的文件精神都需要列车长来打通最后1公里,传送到全体职工那里,而每个群都标榜着重要,无法判明重要与否的微信群,让刘群这样心理素质极好的人都有焦虑感。

随着退出的微信群越来越多,刘群现在对退出微信群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相反每退出一个微信群,刘群都感觉生活压力骤减,尝到甜头以后,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刘群针对微信,开始了一次人际关系大扫除。

——退出了那些从来没有人发言的微信群。

——删掉了那些不知道何时,何故而添加上的陌生人。

——拉黑了那些成天只知道抬杠,卖东西的老同学。

到现在,看着手机上仅存的10来个微信群,刘群知道退群并不完全是因为和群里的人们交流少而变得生疏,关键是感觉自己不再对群里产生的内容有任何的兴趣,并且失去了存在感。

刘群发现,群少了,生活突然就变得清爽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多了起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信息全知者绝对一番反叛的大魔王你老婆掉了盖世双谐奸夫是皇帝五胡之血时代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玄尘道途终末忍界
相邻小说
上流谍海偷天帮老婆开挂是种什么体验总裁的午夜新娘:贴身爱人死惧列车重生乡村文艺生活大明从京师沦陷开始兵王空降宋朝没事宋朝提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