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微微的抖了一下,这正是问题的结症所在。
一旦李岫输的灰头土脸,李安道外援一失,自然翻不起大浪来。但是李安道所看重的也正是他和李林甫这种看似双赢的关系。釜底抽薪的策略固然巧妙,但难度也同样很大。
“贤侄此言看似有理,但即便没有了李林甫这层关系,他李安道还是永乐县的县令。而张某依然是主簿而已,如之奈何?”
“奈何?主簿大人在任九年,李安道不过是主簿大人所待之第四任县令,如今皇帝励精图治,政治清明。某些人想要为所欲为,似乎也不那么容易。自保而已,张大人九年经营而不可得?”
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张方站了起来,双手抱拳道:“贤侄果非常人,今日之事,张某不再过问,如此还望贤侄高抬贵手,张某感激不尽。另外张某多言一事,捕头孙大山此人贤侄还要多加留心。言尽于此,张某告辞。”
“恕不远送。”
……………………
张方走了,一如他来时那样。
随着清脆的马蹄声逐渐远去,事情的发展也出乎了杨钊的意料之外。
杨钊本以为在自己苦心营造的压力之下,张方会老老实实的倒向自己这边,结过他低估了张方。同时也高估了他自己。
张方临走时,话里的意思就是决定置身事外,条件是杨钊不能拿他所说过的话来做文章。而后他只需要安静的等待杨钊和李安道分出胜负即可。
在位经营九年,这点时间张方还等得起。
搞不定杨钊,张方回去只要一句轻飘飘的:老朽无能,便可以抹平。
杨钊绞尽脑汁,将张方逼的置身事外保持中立。
而后杨钊又点出了让他自保的办法。张方才会在投桃报李之下,隐约的透露了李安道的下一步计划。
斗争无关大小,自古而来,往往有两种模式,或文或武而已。张方这个文的手出无功,没有达到既定目的。
捕头孙大山那个武的,就会粉墨登场。到时候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他们会有很多时间跟杨钊墨迹。
当然,依靠杨钊那麻杆似的小身板去武力对抗官差的情况,李安道肯定想不到,但他却很希望看到。
可是不用强的话,又怎么来应对呢?杨钊心里纠结了。将自来到大唐朝开始起,所有认识的面孔都一个个的在杨钊的心理闪现一遍,但却没有发现一个有用的。
对付县令李安道最为合适的办法,就是县丞郭远和主簿张方二人联名向上检举。但县丞郭远跟杨钊没有半点关系。张方又打定主意置身事外,这条路明显走不通。
以武力逼迫,这种事情即便是众口铄金,却依然不能当做搬到李安道的依据。敌强我弱,杨钊这棋下的是举步维艰。
唯一还好的是,李安道不可能在比试之前就把他给抓起来,如果那样的话,就算是头猪也会明白他李安道是在打什么主意。
而没有杨钊参加的比试就只能是一个笑话一场闹剧,小青年李岫丢不起这样的人,李安道也是。
但刀光剑影威胁恐吓的举动却是免不了的。
杨钊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把母亲张氏和雨桐给安排好,比试之前杨家人的安全才是最实际的,否则什么都不用玩了。
以后的事情,杨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他的力量太小,不足于和李安道正面对抗。
杨钊送走张方时,外面的日头已经高高升起了,时值三月的永乐县,已经慢慢的有了些绿意,而院子里的那颗已经被判定死亡的老歪脖子树,也很给面子的长了几颗新芽。
回到书房,杨钊从新拿起了书案上看了一半的书,但思绪却很难再集中于书上。
如今李林甫既没有势力,也没有什么大能耐,但熟知历史的杨钊,却知道要不了多久,他就会让夫人跑关系,并依之青云直上。
虽说其发迹的方式有些可耻,但杨钊却不得不佩服他的手腕,能独霸相位近二十年,并一直被玄宗所信任,这样的人,不可能简单。
如今跟他的儿子结下大仇,杨钊可以想象,这对以阴险著称的父子会怎样对付自己。但要杨钊放弃比试,也不可能,至少杨钊同样丢不起那个人。
孝子孝子,为母祈福就是在进孝,结果进孝被人打断,并非议一番。
这个时候都不能拿点手段出来,以后他杨钊还有什么脸皮,能在张氏的身边晃来晃去?事关原则问题,退让不得。
伟大的老毛曾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杨钊作为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又红又专的公务员,自然不怕斗。但怎么都却是个大问题。
就在杨钊绞尽脑汁思考着如何应对的时候,小四手里拿着空空的米袋,施施然的回来了。而且还背着一个粉雕玉砌的小美眉。仔细一看,在小四的背上扭来扭去作骑大马状的小美眉,不正是小幺妹玉环吗?
看到这里,杨钊眼前一亮:嘿嘿,这不就是送上门的一个机会吗?反正将来玉环也会被送到三房杨玄徼家,先收养过来再说。
到时永乐县呆不下去,干脆就举家迁往京城算了。京师重地,天子脚下,杨钊不信李林甫还没有发迹的时候就能玩出花儿来。
就算过不几年李林甫开始发迹,杨钊心道:难道咱就只是吃干饭的?
将手上的书一仍,杨钊三步跨大院里吼道:“小四,又是你,给我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