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杨钊的叙述,很快唐不言便知道当初杀死的根本不是杨钊,反而因为杀人事件将杨钊吸引了过来。之后肠子都悔清了。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原来杨钊根本就没有把他当回事,人家真正的对手是李林甫和郑氏。而偏偏这个时候,杨钊利用自己的汝州的事作文章,让李林甫和郑氏斗的水深火热死去活来。
自己被人家干了,到头来才发现完全是自找的时候,唐不言十分痛快的写了供词。并且半个字也不多说,在当天晚上,用一根绳子将自己拿细细的脖子给勒成了麻花,一个可怜的朝廷四品守备,临死都冤的两眼发青死不瞑目。
离开了卫所大牢的杨钊顺藤摸瓜,那个先前在临风楼,一脸得意将杨钊给抓起来的伍长,并没有想到报应来的那么快。杨钊为了保密,扫清汝州的知情人时。可怜的伍长,正因为带着人在赵郡李氏的私人驿站之前,截获了刺史李文忠和李林甫的秘密书信,而欢天喜地,却不料随后便被破门而来的千牛卫给逮了个正着。
唐不言费尽心思要得到汝州刺史同李林甫结党的证据,就这样简单的落进了杨钊手里。信件的内容只是简单的介绍的汝州的时局和千牛卫的动态,这些本不重要,但是里面有些献媚并且表示效忠的话,却成了关键的证据。手里捏着信件的杨钊,甚至在想,如果这东西落到了郑炎的手里,不知道那老家伙会不会半夜笑醒?
化装成千牛卫卒,在何义全的配合之下,杨钊便大大方方的住进了府衙后院的钦差行辕。只待何义全公布守备唐不言贪赃枉法,并且畏罪自杀的消息之后,便启程去长安。
先前勇闯卫所大牢的黑衣大汉,也被王衡给秘密充进了千牛卫。感觉到事情不对劲的黑衣大汉,被王衡连哄带吓,老实的闭上了嘴巴,半个字都不说。在知道了王衡曾经是杨钊的护卫之后,整天跟在王衡身后。一切都因为一句“杨大人没死”五个字。
唐不言畏罪自杀的消息,经过何义全放出以后,人们再看到唐不言的家眷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终,汝州便开始了大地震。二把手竟然被千牛卫秘密逮捕,那汝州还有谁是他何义全不敢动的?
一时之间人心浮动,大小官吏纷纷自危,他们的手脚上带着多少泥水,他们自己比谁都清楚。如果按大唐律法中的贪污罪,汝州官员百分之八十以上得掉脑袋,剩余的判处发配三千里永世不得回朝,也一点不冤枉。
但是真正被震撼的还不是这些人,而是刺史李文忠和郑氏那无孔不入的密探,他们无论是谁都没得到半点消息。唐不言说倒的太快,快到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随后一个更为震惊的消息传来,何义全竟然在什么都没有调查出来的情况下,仅仅收拾了一个守备,便突然宣布拔营回京。
没有人认为何义全是脑袋被驴踢了,才做出这样的决定。明皇的圣旨是能开玩笑的吗?
于是任何有脑子的人都想到了事情的关键,何义肯定是掌握了至关重要的证据才会离开。联想到前不久卫所的人突然在临风楼逮捕了“大名鼎鼎”李大棒槌之后。
李文忠和郑氏的郑成宪都坐不住了,李文忠是怕李大棒槌往死了憋李林甫,那样李林甫在被憋死之前,一定会先掐死他。郑氏已经被明皇猜忌,他们怕千牛卫真的查出什么,他们会很被动。
于是千牛卫的突然起行,就像是一根火柴,落入了火yao桶。将本就暗流涌动的汝州,给点炸了。
位于汝州城南的云上居,偏院书房里面正坐着一个四十来岁,面白无须的中年人。
这人就是管家郑虚最相信的人郑成宪,手里捏着密探们收集而来的情报。郑成宪眉头紧锁的思考着。
作为郑氏情报和密探统领的他,在半月之前,便秘密来到了汝州。正是他和唐不言一起策划了殓房设伏的计划。甚至唐不言接近李文忠那一出假效忠的戏码,都是出自此人之手。
千牛卫何义全的突然离去,让他嗅到了一丝不安的讯息。他能肯定“李大棒槌”一定在何义全的手里,但是这并非是何义全离开汝州的理由。除非杨钊被杀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自认做事滴水不漏的他,实在是想不出来何义全查出了什么。证据,早已经在郑氏密探频繁活动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至于证人,李大棒槌真要知道所有的事情,就根本不会这么冒冒失失的跳出来。在他看来,李大棒槌不过是一个被人推出来的跳梁小丑而已。这种挑拨离间,在明眼人看来,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只是可惜他家老爷郑炎并没有在这一点上采纳他的意见。
至于千牛卫也并非铁板一块,做掉一个李大棒槌,就目前而言还难不倒手段多多的郑氏。
实在想不通何义全到底卖什么药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派人通往洛阳的路上进行窥探。
却不知这个时候,李文忠也打着同样的算盘。一封给李林甫是信竟然被人截去,这件事让李文忠寝食难安,得罪了明皇没有关系。因为皇帝不屑跟他这种小角色计较。但是得罪了李林甫就不是他李文忠能吃罪得起的。
那封信,经过幕僚的分析,十有**在何义全的手里。
残酷的现实,逼得李文忠铤而走险截杀千牛卫的心思都有。只是他还拿不定主意罢了。
通往洛阳的官道。
杨钊坐在自己的马车之中,静静的望着车窗之外,一想起他将几壶极品玉壶春拿出去,何义全就一把揽在怀里的宝贝样子。杨钊就像笑,作为四品的千牛卫副将,何义全的表现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即便是几坛子黄金也没必要这么紧张吧?
车窗外,是一望无垠的伏牛山,高高耸立的山峰和参天古树,显得伏牛山胜景处处,端是一个气派非常的去处。
王安石就曾经撰写文章赞誉过这里,伏牛山在后世,更是以三十六名胜七十二景点处处如诗如画而闻名天下。
隐藏在山间的官道,在景致处处的树木深处更显得越发悠远。
每次看到这样的景色,杨钊才会觉得舒心,那是一种感悟自然的情怀,一种无关乎个人身份权利等等的情趣。
沉浸在别样意境中的杨钊浑然没有注意,就在沿途一侧的树林之内,隐藏着许许多多看不见的危险,正在等待着,这百多人的千牛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