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远山机场的我有些疲惫的看着眼前同样疲惫的众人:“好了,从现在开始你们结束了缩水的环游世界之旅,虽然只去了三个国家,但是却都属于世界上顶尖的达国家,从现在开始到暑假结束,成年人给我上交一份一万字的旅行观感,而小家伙们……”
雨光和晓清、晓明同时用一种忐忑夹杂着郁闷的表情看着我,不过这不会让我心软的:“你们不用写那么多,只要一千字就行!”
听到这个要求之后,可欣和王秀撇撇嘴对此不以为意,而杨宫和山子就更是轻松的注视着过往的美女,只有建光和仨小东西皱着眉头一副极度不爽的样子。【】
“抗议!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字?”最不尊重我权威的雨光率先反抗:“早知道就呆在日本直到开学了!”
我很邪恶的看着他微笑:“你以为呆在贞子家就能躲开了吗?就是贞子都要写!你们也别抱着侥幸心理,谁要是没写出来,下次可别求着我带你们旅游!”
我后面的话是说给自作聪明的俩小子,他们根本就没有下个学期了,所以一开始自然不在乎我的要求,不过当我以下次旅行来威胁他们的时候,看得出那种颓丧与烦心的表情突然间就窜上了他们的脸。
所有人中就只有王秀摇了摇头,以她对我的了解自然知道我的意图并不是强迫他们写作文,而是要看一看他们对这三个典型的达国家有着什么样的看法,以及分析自己的这些死党在看待事物的深度上有什么特点。所以她才会对我的决定表示无奈,因为很多时候我都像是一个亦师亦友的长辈在规范着他们的成长,这种感觉虽然让聪明的她不爽,不过这些桀骜不驯地家伙也只有我能完全的控制。
我让司机班的车队将他们送回各自的家,就在我目送着他们远去也最后准备登车返家的时候,却看见拎着西装制服一脸失望的香蕉正从机场中走出来,看上去有点颓废地他用眼角的余光现了我的存在,然后就像是现了鱼腥的猫一样飞的蹿了过来。
“放我一周假期。我要去英国!”这是他站在我身边说的第一句话。
本来以他的习惯,这时应该将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想着用某种办法来胁迫我同意,可刚才他突然的加,我身边那些看似随意地旅客们至少有四、五人也在瞬间启动,看那样子明显是来阻挡他的,出身军人的他自然也现了这种奇怪地场面。不用多想也能知道这些人就是一直呆在我身边的保镖,别说是当过“法外军人”,就是身为一个美国公民也都知道这种情况下不合时宜的动作会被解读为危险信号,所以受到威胁的他才会规规矩矩的站在我的面前,谁知道自己的脑袋是不是正被某个人用瞄准镜打量着。
瞧他要去的地方,这明显是去泡妞的,不过这种内情不能讲明,毕竟他们之间还没有建立恋爱关系,不过长时间没有让他休息地我也有些心虚。
“英国就不要去了。就算去也没有你想看地人了。不过要是打算买一本我最新地小说倒是还有机会。”我点明了徒弟即将回国地消息。这也算是对他负责地想法:“那些从俄国找来地飞行员培训地怎么样了?”
听到我提起这些同行。自负地家伙明显来了精神。那样子就像是一个刚刚还鼻涕横流地瘾君子吸完毒地表情一样:“这些人还以为咱们地飞机和苏联地一样呢。面对自动化较高地运十却手忙脚乱!”
我知道他这是在故意贬低俄国人。毕竟他也曾经是奋战在冷战前沿地军人。加上美国为地西方世界一直在妖魔化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这种鄙视是建立在深刻地历史基础至上地。而俄国人也只不过还不习惯新飞机地驾驶舱而已。如果给他们开运八。我想那根本就不需要培训了。
“好了。你也不用夸大事实。我想也是应该让你放假了。嗯……这样吧。你回去找一下你地韩总经理。告诉她我批准给你一个星期地假期。至于你怎么利用就是自己地问题了。”
“好嘞!”他听完我地决定就一溜烟地向着最近地公用电话跑去。一边跑还一边说:“怎样利用假期可是我地自由。到时你不许反悔!”
反悔?你地想法我还不知道嘛。不就是抓紧一切时间去讨好徒弟。不过他要想舒舒服服地过完假期这还有个前提。那就是徒弟肯答应你地那些约会计划。不过从现在地工作任务上看。他注定要失望了。
自打从日本回来之后,我有点迷上了宽大的儒衫,这玩意穿着极为简单,只要在腰上系上一根“绳子”就算是穿戴完毕,在炎热的夏天不仅宽松凉爽,还能起到很好的防晒作用。具体的功效就和阿拉伯长袍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欣对我这种偏爱有些不满,因为她的唐装只能在正式的场合穿戴。平时就显得极为嗦,要不是我打算利用她天然的模特身材来炫耀,也不会选择那么正式的服装。
那次近乎中华“唐装演绎”的晚会被少见多怪的日本人传的沸沸扬扬,消息回到国内之后,大家也对自己的传统服饰产生了极大兴趣,先我们熟知的马褂并不是汉族服饰,而曾经在民国时期流行过的长衫也算是儒衫的一个简化变种,但国人对自己民族服饰的热情明显不如日本人,除了少数兴奋莫名打算复古的有钱人之外,很少有人会对一年穿不了几次的衣服感兴趣,这主要的原因除了我们长时间摒弃传统服装造成审美空白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却是因为我们的实力不济,让大家对服装定位还停留在经久耐用的阶段,直到世纪之交人们才逐渐的开始大规模追求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我这边还在感受着传统服饰对人们观念的冲击,地球另一边的英国却已经受到了巨大的震动,因为《哈利波特》的第一个故事终于在全力赶工之下与读者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