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因为票实卖太好, 还得留沪上演几个月。
春雷剧社剩下的学倒是趁这段时,把戏都教给沪上的同学,可随纪霜雨一起回京。这两部戏,都不同的形式沪上连演半年多, 将票房记录给刷新。
而维克多先, 也乘上回国的船, 互留通讯地址,商定日后寄书给他们。
一场离别无可避免, 大家沪上观众的欢送中离开,观众尤其舍不得纪霜雨。
此时却是还无人知道,纪霜雨并非就这么离开,他还留下一样新作——寒星钢笔的广告短片。
纪霜雨坐上沪上到京城的火车时, 广告的拷贝也正昆仑书局沪上分局影戏部送到各个影院。
若是寻常影片, 必要先送影戏检查会审查,取得准演执照,而后,先分到放华夏影片的头轮影院——现也不是每家头轮影院都会放本土影片的,相当一部分头轮影院,只会放外国影片,除非是制作精良的国产大片。
然后呢, 头轮影院放完,再轮到二轮影院, 三轮影院,花上数个月,才与沪上所影戏观众见面。
但是,这是个广告呀。
加上昆仑书局的影戏部虽然是刚成立,但是单位作为华夏三大版机构之一, 影院、制片方做广告也多要与报界合作,关系分融洽。
也因为是短短的广告,纵然胶片贵,也可多拷贝几份。
因此,短短三,这支广告就商定好,沪上座位较多的数家影院播放。
这些影院都暗想,昆仑书局还真是算舍得。一般最肯花广告费的,是医药产品,最多的,沪上一地便高达万推广费。
但昆仑书局推的是钢笔,没那么大市场的,识字的人才多少,会用钢笔的又才多少。如此拷贝多份,多处投放银幕广告,同类比,确实是很舍得!
去往京城的火车仍夜色中飞驰。
华灯初上的沪上,人们已踏入各色娱乐场所。
华盛影业公司的导演王和笙站影戏院门外,仰头望着一张张海报。华盛算是沪上的大制片公司,眼前这家影戏院也是他们名下的,就知道,非大公司没这样的能力。
王和笙原来是排新剧的戏剧家,后来邀请来华盛做导演。是导演,实则编、摄、导、剪各个环节基本都要涉猎,产过不少优秀作品,华夏影戏界,算是很些名气。
——到底多名气,近来沪上影戏界几家华资大制片公司想牵头筹办影戏学校,头一批找的几个人里,就王和笙。
但王和笙只答应届时会去讲课,不任他们强烈要求的副校长、系主任之类头衔。他平素忙着艺术创作,担任政职务可是很多事要操心的。
而作为一个导演,王和笙来看电影,也就不是单纯地看电影,更是考察市场。
《鸳鸯戏梦》的海报撞入眼里,这部影片一看就是风花雪月类型,海报也是女主演娇美的容颜,这种类型的确能吸引相当的观众群体。
各个影院其实也自己的定位,根据定位来选片,王和笙他们公司的影戏院因为坐落高校附近,就喜欢选一些爱情片、国外侦探片,符合年轻人味。
王和笙喜欢看美人,美人能激发他的灵感,盯着海报看一会儿后,他毫不犹豫地走向票房,刷脸拿一张票,去观看。
影院内,亮堂堂的人,卖小食品的伙计走来走去,找座位的人走来走去,后排的人喊前排的人摘帽子,还人大声念明书上的剧情介绍,屏幕上正播放着措辞夸张,仿佛吃下后百病消的医药广告……
王和笙开始闭目养神,思考自己下部影片,唉……到底该如何,向老板争取到更新设备呢,想他们的设备,远不如国外感光好,别人拍摄的美人栩栩如,他倒是找到美人,可呈现屏幕上,却多瑕疵。
不知不觉,想一会儿,王和笙忽然觉得些奇怪,影院内怎么安静下来?而且,还听到京胡声,是影片开始吗?
往,就算影片开映,也不会立刻安静的。
王和笙疑惑地睁开眼睛,一入眼便是屏幕上一名美貌的戏装女子,他第一眼,便想大呼一声真美人也!这不是近来红遍沪上的那位梨园名旦金雀么?
紧接着,王和笙就要为这布光赞叹。
这片子必是用最接近西洋的新设备拍摄,而且拍摄精于布光,不像一些国产影片,人物都成平面。金雀镜头下,那脸虽然会因为大屏幕而拉宽一些,可是妆发、灯光造型之下,只显得大气清丽,光影简直就是一绝。
时人都王和笙擅长拍美人戏,但他看到这一幕,只发呆。
紧接着画面的跳切,人意外的无技巧转场,直接让王和笙坐直,嘴巴越张越大。
这,这是谁拍摄的?
华人主演,应该是国产,但是所用到的技术,王和笙都看傻。
他未看过人能将剪辑完成得如此冲击感,而且完打破传统思维!抽取重要段落剪切?这简直就是一个颠覆!
国外,剪辑艺术已经开始发展,而国内,剪辑是什么?就是一张桌子,一个放大镜,一把剪刀。知道一秒的胶片是多长吗?好,可开始剪。
很多就硬剪,硬转场。
别现,就是几年后,华夏都大不重视剪辑的现象。
很多人眼里,剪辑就是把没拍好的部分剪掉,将镜头拼接起来。
但是这短短几秒里,王和笙就看到用剪辑重构的时空故事,看到镜头切换构成的节奏感与冲击力,简直目不暇接……
甚至,声影片、无声影片孰优孰劣仍存争吵的时刻,这里,王和笙体会到声音蒙太奇的魅力。
王和笙:也许们普通人看到这种镜头,会画面冲击到。其实我们专业人士眼里……这种冲击更大啊啊啊!
这是彻头彻尾的炫技,所人完能够体会到纪霜雨拍摄短片的初心——向书妄言这样的外观看证明,没人比我更懂技术。
太美!
光影,声乐,画面的流淌,场景的奇妙转换,流畅的节奏……所这些新奇的感受,衬托两位一古一今的女演员,烘托那支钢笔的特殊之处。
直到最后一字幕打来,才人慢半拍感慨,一如所第一次见到它的人:“我的,这是……广告?”
广告。
我们华夏什么时候这么奢侈,用这样的设备、技术、演员,拍摄一支银幕广告。不太懂的人总觉得,这个花费应该很高吧?毕竟,比那些西洋投资几万的巨片看起来还过瘾。
“们看到没,最后那字儿还变化,真乃影戏魔术也!还那画面笔尖一转,我都看呆。不知怎么的,现心跳得还些快。”
“是金仙和林寻芳呀,我的爷,两位大美人一起拍摄,简直不知更喜欢谁……”
“她们用的这寒星钢笔可到哪里买??”
“哎,等等,又字幕,导演……纪霜雨?”
影院内一片哗然,居然是纪霜雨拍摄的。
这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纪霜雨的书法人尽皆知,他亦是《绝色》和《洛阳春》的导演。
只是任谁也没想到,纪霜雨还精通拍摄……不是,这种人才到底为什么不是沪上的??他怎么就京城,旧剧名呢??
王和笙更是猛然想到,公司曾经让他拒绝魏可声、纪霜雨等新旧剧人士要牵头办的戏剧大学,当时他自己也根本没犹豫,毕竟,那二位都非影戏界的。学校影戏专业空空如也地来招人……两边学校他必然只顾得上一边啊,用脚想都知道怎么选。
可现看来,似乎不是他想的那么回事……
“再放一遍!!”
王和笙站起来冲着工作人员高喊。
他些激,因为闭目养神,他并未最开头看起,而且信息量实太大,太多值得他琢磨的概念。
他甚至想到,如果人用这样的技术,去拍摄真正的故事片……
其他观众也提醒一般,看着又开始播放医药广告的屏幕,大声喊起来:“没错,再放一遍刚才的影片!”
“我还要再看一次!”
他们浑然忘那只是一个广告,甚至没讲述一个起承转合具备的故事——这又怎么样,比起很多影戏,它也更观看性啦,多美啊!
即便纪霜雨是按着广告来打造的,但现这种当成观赏性短片欣赏情况,还是必然的。好,大家虽然画面吸引,但也都把寒星钢笔四个字记心底。
往日大家不骂广告就好,今日反倒要求再放一遍,其中还包括他们公司的导演。
这位放映员不止不想抗群情激,他自己,也想再看一遍!
足足观看六遍广告,仍观众意犹未尽,可是此时,正片《鸳鸯戏梦》已经要上演啦。
可是,谁又乎呢。
但和方才所看的短片比起来,此片简直是平庸乏味到极致,往常能看得津津味,今日来看,却倍感拖沓,身心尚沉浸之前的刺激中,观看的一切,毫无反应。
明明是新片,内容平心而论也不错,可就是……寡淡,看完寒星钢笔的广告后,这玩意儿简直味同嚼蜡。
王和笙只觉索然无味,站起来向外走去,他满脑子都是:如何才能找到纪霜雨?纪霜雨他们学校什么时候开学?我要怎样才能入学?
可赖沪上报界的记们,几乎所人都知道,纪霜雨,刚刚离开沪上!
……
相似的情景,发这一沪上的大小影院之中。
此乃沪上影史一次奇观,一支银幕广告,竟引起沪上影戏市场的震荡。
无论专放西洋影片的头轮影院,还是二、三轮影院,或多或少都现类似情形:
文明一些的观众还会乖乖看影片,素质差一点的,直接威胁放映员,导致正常场次的影片放映不断往后退,改成一遍遍放广告,直到观众看满意!
一般来,广告商付钱,影院才正片上映前播放。但现的情形是,影院方不得不观众要求下,多多播放,甚至因此,增加观众……
那些没拷贝的影院,更是眼红到主去昆仑书局商谈,愿意钱购买广告拷贝——最后,昆仑书局一盘算,别一开始投放广告花的营销费用,连拍摄成本都给收回来,还赚!
观众:“别放影戏,放广告!”
就是这么神奇,就是这么群魔乱舞。
最受影响的,无疑是那些这一首映的影片,碑会直接垮掉,放前或后,可能都没这么惨。偏偏放这一,大家刚受完冲击之后。
没错,的就是《鸳鸯戏梦》。
首映这,周若鹃也期待得直搓手,这部片子试映的时候反响很好,又找美艳的影星,所他也很信心。
和朋友聚完餐之后,周若鹃还特意带着朋友,去影戏院,想看看首映现场的热烈盛况。
毫无疑问,他看到影戏院外挂着“客满”的牌子,得意和友人交换一个眼神。
此时,刚好一波观众影戏院鱼贯而,中还讨论着:“太美,我此未见过如此美的画面。”
“画面、人物,甚至道具,都美得不可方物!震撼人的心灵!”
“我脑海里现还忘不那四个字——”
“哪四个字,”周若鹃得意地搭话,“《鸳鸯戏梦》么?”
方奇怪地看他一眼,“寒星钢笔啊!”
周若鹃:“???”
什么寒星钢笔,这特么不是小崽子和鹊妹搞的那钢笔么,为什么会现这里??场次错啊?
不不,还是不。那玩意儿和影戏什么关系。
观众已经自顾自继续讨论起来:“纪霜雨真的回京城吗?太可惜!”
“他若是这样手法拍摄影片,我是定然要去票房蹲着的。”
“正是啊!他会拍吗?会就应该留沪上啊,华夏九成的制片公司都这儿啦。”
周若鹃越听越一头雾水,纪霜雨到底何时拍影片,拍也不能立刻上映啊。
他心里涌起不妙的预感,冲影院,一路撞开保安。
到里头,只见屏幕上还播放广告短片,些观众仍不舍立场,坐远处观看。
“续千年文墨,书写意人。”
“寒星钢笔,专为华文书写。”
及清楚的字幕,导演:纪霜雨。
周若鹃:“…………”
他完凌乱,怎么会这样?纪霜雨这是干什么??他为什么还会这个?!
银幕广告?这怎么能是个广告,还特么我的片子前面放?
思及刚看完《鸳鸯戏梦》的观众去都念叨着纪霜雨的名字,周若鹃按着心脏,一脸痛苦,只觉得喘不上气来:“…………”
“妈的,想逃票啊!!”两个壮汉一左一右夹住周若鹃,把他往外头拖。
……
远金陵的周寒鹊也一夜没休息好,不停接电报或电话,是沪上的商家,之前没定好的要求下订单,定的要求增加,现预售去的都已经超过他们第一笔订单的。
周寒鹊都懵,我货还没发去,们就来??
其实订货方面,周寒鹊相当随意,因为掌握学市场,这款钢笔是稳赚不赔的,到时书局销售,就足覆盖它的最大受众。
所一些洋因为这是国产钢笔,就挑三拣四的时候,周寒鹊完一副爱不的态度。
结果现,他们一个个哭着喊着希望周寒鹊先发货给自己。什么?要先发外地的书局?别别,我加钱还不么,这赶时啊!
沪上哪家卖钢笔的,没一堆人连夜询问寒星钢笔。这时候谁最先拿到第一批货,谁就名利兼收。
周寒鹊好容易抽时查一下,这才知道是因为周斯音不声不响投放一支纪霜雨拍摄的银幕广告。
“这是拍什么?广告效果能这样好?”没亲眼见到的周寒鹊,很难想象来到底是怎样的形式。
不过这不影响周寒鹊做决策:拷贝呢?这么好的广告,怎么能不给金陵及各大城市的观众也观赏一下!
……
尚很平静的京城,火车站。
“纪鹤年!”徐新月踮着脚招手,“回来啦,哈哈哈哈,载誉而归啊!”
“东家。”纪霜雨也招招手。大家接上头。
周遭旅客发觉是纪霜雨回京,都起哄,“是纪导演回来啦!”
“纪导演沪上票房都要挤爆啦,真给咱们京派戏长脸。”
纪霜雨也得意地向大家脱帽致意,这一脱帽,难免又引起一片关于发色故事的讨论啦。
徐新月看报也知道纪霜雨多成功,乐道:“这一回来,又排新戏,蒋四海更不要活,新剧,旧剧,谁人与争锋?”
“哈哈,不止,还影戏,我准备拍影戏。”纪霜雨宣告。
徐新月跟他大眼瞪小眼视一会儿。
半晌。
六两忍不住,道:“东家,可不要质疑师父——”
否则只打脸的份儿。
谁要质疑啊。徐新月抬手阻止他,视死如归地道:“我死也不会给买摄影机的!……顶多就八百,去买台二手的先用着!”
徐新月罢,只看到昆仑书局的周总经理着他轻蔑地笑笑。
徐新月:“……?”
六两骄傲地介绍:“东家,给介绍,这是我们新东家!”
徐新月:“…………”
六两:“昆仑书局已经成立影戏部啦,师父都给他们拍一支银幕广告,新东家也给买最新的设备!”
纪霜雨也一副今时不同往日的样子,徐新月招手:“阿鸡啊,过来聊聊……”
徐新月:“!!!”
……我他妈这就连鸡老板都混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