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242章 利益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陈丹辉和黄国友两人一前一后地走进会议室里,倒是很有秩序的。黄国友也不会留在最后走进来,让陈丹辉拿住自己的不是,到省里或外面去说,会有一个不尊领导的不是。但却控制得很好,杨秀峰看着这些,心里冷笑着,就像之前在柳市里,毛达和再会玩弄那些细节的地方却没有在事业上、工作上有所开拓与上进,最终还得在位子上让开来。

时间到了,虽说常委会成员还没有到齐,也要按时开会了的。李宇夏主持着会议,将会议议题申明之后,陈丹辉也就说来几句,接着由杨秀峰来将经开区的改革情况进行综合地全面地进行介绍。

讨论时,发言都不多,每个人也就几句,都觉得经开区是要动一动了。

常委会的决议非常顺利早在意料之中,杨秀峰此时没有将经开区区长一职提出来要怎么安排,其他人也不说及。这一位置,也就是一个副处级的位子而已,对于市里说来都不算什么,给杨秀峰这个主抓经开区的发生在一些位子留着,也表达了大家的“善意”。有一个位子空留着,会让经开区里的人在工作中就有高升的希翼,能够激发出更多的人激情满怀。

杨秀峰也没有提到这一位子,这时候,就将经开区的位子变动了,会让一些人不满的,特别是市里的那些领导。同时,也要给肯做工作的人一个表现的过程。在心目中,对得起吗还是有一些意向的,只是,得起吗能不能将这一重责担起来,杨秀峰还不敢肯定。要是将得起吗推上位子后,才觉得他能力有所不足,就不仅仅是延误了工作的进行,还会给得起吗造成很大的挫伤,对自己的威信也是一次重挫。

杨秀峰自然不肯冒这样的风险的,如今,得起吗在市府办里,作为副秘书长,本来应该是副处级才对的,但他却是正科。而且,他的正科只是享受待遇,还没有正式地成文,拖三年了一只都没有人提及。倒是杨秀峰将丁启明定为自己工作联系的副秘书长之后,过问这事,何磊才将相关手续办理了,说起来才几天之前的事。

这些天的工作接触中,得起吗那种对工作的责任感让杨秀峰感觉得到的,不仅是在自己面前的一种表现,包括张卫在里面,都有种价值追求灌注在自己的工作中。使得在工作中就表现出更多一些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特别是在一些工作的细节上,偶尔会表现出他们的创造性和自己的价值观,这一点,是杨秀峰最想见到的。

工作的贯彻执行,如果仅仅是将做法一丝不苟地忠实地执行,不一定会有最好的结果。工作中的具体情况的不同,要是死板地执行指令,那会使得工作的精神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至少不能够达到那种预设的效力。

如今在常委会里将经开区的改革方案通过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会更具体。杨秀峰在这过程中,自然会参与的,但更多的事情却会经由莫春晖、丁启明和张卫等人来执行。大的方向上而言,杨秀峰会一直张狂和关注的,具体的细则上,他不会过多地过问。

经开区的改革大致上分为两大步骤,首先是要将经开区里的人事和管理进行整顿,杨秀峰在整顿经开区的工作中就是用柳市开发区那边作为模板的。当然,不能够完全照搬,柳市开发区里有大量的资金都是开发区在工作中得到的,比如说成功地进行招商引资后,市里会奖励多少,而这些奖励一部分落到具体负责人的身上,还有一部分就归在开发区的办公费用和绩效奖励上。

南方市的优惠和奖励政策上,对经开区也有类似的政策,只是如今经开区毫无建树,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效益可言。就连经开区里的基本建设的费用,市里都还挤不出来,每年所给的一点经费主要是用在平时办公费的维持和对之前老厂的搬迁。经开区此时订出的制度里,有些看起来就没有什么约束力和效力的,但对职责问题却显得很严厉,对没有完成自己的职责,不仅要追责更会将工资都进行象征性地扣除。

这些条款对于目前的经开区的人说来,是很难接受的。经开区里的人虽说对杨秀峰这个常务副市长之前在柳市开发区里的工作业绩已经有所知了,但对他们说来,觉得杨秀峰只是简单地就爱那个那一套搬到南方市来,完全是经验主义,是一厢情愿地吓胡闹。就算改革,那也是基于对经开区的人利益害为代价,为这个常务副市长造势为他谋求政治资本的。

经开区的管理制度的形成,杨秀峰还是要莫春晖等人在初步形成文字之后,要经由经开区里工会组织全体职工进行讨论,逐条地进行讨论,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和理解这些规定,今后在真正推行中才会少伤到实际的每一个人。

随后的时间里,莫春晖等人将管理制度和方案文稿做出来,由丁启明和莫春晖两人当面给杨秀峰进行汇报。看过了所列出的文稿内容,杨秀峰还是很满意的。虽说得起吗等人未必就能够看知道经开区未来的事情,也不会得知省里一些更为隐秘的事情。这些事情就算陈丹辉和黄国友都无法探知,自己也是通过种种迹象推测而知的,但从他们所着出的方案看来,那种胆识还是很足的。

粗粗地看过一遍,抬起头来见莫春晖和丁启明两人都显得紧张,当下说,“怎么样,心里没有底?”

“市长,是没有底呢。”丁启明说。

“市长,对经开区的了解我算是比较全面的一个了,可说到对经开区的改革,我能够估计到会有多少的阻力。不过,这些阻力的大小都可以通过做工作消化下来,经开区里的绝大多数也能够理解市里做出这样的决定。只是,心里还是没有底,市长,是不是我很没有用?”莫春晖此时在杨秀峰面前说话就显得恭敬多了,虽说没有多少往来,工作上也少有交流,但经过对经开区改革和管理方案的撰写与讨论,莫春晖的心态也就完全改变过来。经开区有多少前途,和他们做了多少工作可能不一定是等价的,但自己份内的工作没有做好,没有用事业心来对待这一问题,其结果自然是完全不同的结局。

“莫区长在经开区里的工作,市里还是看到的,没有你在经开区里不停地给灭火做工作,市里回事怎么样的一个局面,那可说不好了。”杨秀峰说着,丁启明也笑起来。说,“市长对人的工作就是看的全面,评定准确。按照这一点说来,市里应该给莫区长记功的。”

“还说记功,我可没有那脸去接。经开区落魄到这种地步,就像市长说过的,我在这样的位子上是要担负不小的责任的。也因为此,对经开区的改革委此时就算还看不远,但我却也全力地去将自己的工作做好,是不是这样做就摸准了方向,心里在打鼓啊。”虽说带着一定的笑话成分,莫春晖却说的是心里话。这样的改革方案看着让人很兴奋也很激发出激情来,有种热血奔涌的冲动,但在实际中是不是就做了正确而准确的选择,心里确实是拿不准的。

“老前辈就曾给我们说过一句最具有指导意义的话:摸着石头过河。还不知深浅,那就摸着石头吧,探一探,有何不可?总比坐在河岸边发愁一事不做要强,积累了经验,那也是一种难以得到的财富。”

“市长这句话,当真让我就有更足的底气了。”莫春晖说。

“改革不能够肯定就能够收到最好的效果,但我们一定要有所作为,同时在作为的过程中更要科学而谨慎,要广泛地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就会使得我们就算没有完全选准方向,也不会做出违反基本客观规律的决策来。也就因为这样,才要大家将方案放到全体职工大会中去讨论,我相信我们的干部职工都希望经开区有一个全新的面貌,能够抓住发展的最后机遇的。”杨秀峰没有对莫春晖他们做出来的方案进行评价,而是要他们到经开区里组织干部职工进行讨论,讨论之后再做决策。

莫春晖表示一定会将这次讨论会好好地组织起来,让每一个人对经开区的改革有了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使得今后在具体工作中减少不必要的阻力。

在经开区里,目前总计的干部职工还不到两百人,分散在经开区里的各个部门里。就目前而言,平时里运作和上班的人就少。经开区办公室和工会这两个部门,一直在处理着日常的工作,如今,经开区要进行改革,要对经开区里进行大手术,这两部门里不仅很忙,也在办公点聚集了不少的人。大家虽说对经开区里要怎么样改革都有所了解,但细则的东西还没有明确。

就大方向而言,经开区里今后将是要忙忙碌碌地到这里来坐班,迟到了后会扣发工资,甚至于处分乃至严重会开除等,都让这些年来已经习惯了这种不上班工资照拿生活方式的人说来,就觉得市里这样做完全是跟他们过不去,完全是在胡闹折腾,而且完全是在损害他们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折腾,这种折腾要坚决地抵制。就算闹到市里、闹到省里去甚至闹到京城里去,也都要闹要坚决地闹。

此时,经开区的主要领导和市里的领导也都没有过来,工会里五六个五十多岁的干部,也都是正科、副科级的人,正愤愤不平地大声议论着。

“老李,我这个副科级不会在人家眼里,难道你的正科级别不就是你一辈子辛辛苦苦工作换来的?我们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的,也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对我们曾经付出的认可,凭什么就凭某些领导的一句话,说撤了就撤了?市里的文件算屁啊,有国雾院下文才算。”

“老雄你担心什么,我到要看看谁敢将我们的基本拿走,谁敢将我们的岗位夺走。我是老党员,党龄都比他年纪大,他算老几?也不要牵涉到多少人,你们都听我一句话。就我们这几个,够不够?你们怕不怕?不怕到那天我们就当众放一炮,看他们谁敢在经开区里乱来。”

莫春晖很快就接到了信息,知道那几个老科级干部要凭借他们的老资格来闹一闹,这几个人一直都很让人头痛的。其中有两个还是身受处分之后,才给打发到经开区里来,完全是一种避难的意思。可到经开区后,这些人平时什么事都不干,却会对经开区里的工作指手画脚,对各部门的任着正职干着事情的人说三道四地挑剔着,来显示他们的能耐。想到这些人,莫春晖就大为头痛。他们中有些人比起莫春晖说来资历更老,也有做过正职的,对莫春晖的话不怎么听得进。人少在一边时,莫春晖还好做工作,但这些人聚在一起后就会加倍地倒腾。

得知这一情况后,莫春晖为防备万一,立即跟丁启明汇报了。对这一的事情要先有足够的预防才行,要怎么样采取分化他们,让他们对经开区的改革理解并支持,在实现就的把工作做到家,才不会在会场上被动。

莫春晖说到要不要将这一情况跟领导汇报,丁启明也知道这样的情况很严重,但总要先做好工作,也就决定先一一地找这些人,主要的那几个人由莫春晖先接触,看看能不能说通。能够将问题化解在事发之前自然是最好的状况,两人分头在市里找这些人做工作。之后再碰头,虽说工作有一定的收效,但莫春晖却表示了拿不准,担心他们现在答应和到时在全体职工干部面前进行发难,那就不妙了。

经开区进行全面讨论时,按照杨秀峰的意思,会请市委纪委、人事局、电视台、市报社等领导和部门来参加,增强经开区改革的影响力度。其他的人或许不敢在这样的阵势面前发难,可有两三个人敢出头放炮,其他的人跟着起哄,操作不敢一场准备地好好的改革,就会闹的不可收拾。

将情况聚拢后,莫春晖将自己的担心表示出来,丁启明也不敢就直接拍板。和莫春晖一道进到杨秀峰办公室里进行汇报。不知道情况将会如何,但种种异常之状也都要现有防范,才能做到万无一失。莫春晖更多的是要讨一个主意,其他人的工作,都可以进行说服,胃窦经开区里那几个老党员老科级干部,当真是非常地极端,不会听任何劝诫更不会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杨秀峰听到汇报后,看着莫春晖和丁启明。丁启明急忙站着解释,将两人时候所作的工作,和面对他们时的表现一一地汇报了,但心中却还是不放心,就怕万一在会场里进行发难。有电视台和报社的人,也有市委的领导在,见到这样的情况会对经开区、也会对杨秀峰造成很不好的影响。要是给那些人得势,有可能会动摇市里对经开区改革的支持信心。

听莫春晖说着这些人的情况,杨秀峰听得很仔细,将他们的性格、经历、平时表现,在市里的深沉根基等,也都一一地问到了。莫春晖对他们也是熟悉,把所有的人情况也都说得详细,以便供给领导参考判断。听了汇报之后,杨秀峰不多说,就说了一句:你们准备改准备的工作,进来辛苦些,把工作做细。对那些人会不会有可能闹,要闹起来该怎么样应对,也都不说。

丁启明和莫春晖两人出来后相互对视着,莫春晖说,我再去一个个做工作,力保那天不出意外。丁启明说,“那好,开会相关事宜我就来准备。市里各部门也有我和张卫两人去请。”

等两人走后,杨秀峰自然是意识到一些问题在里面,市里明面上对经开区是完全交给自己来抓工作的,但暗地里自然有人想看自己的笑话,这种事情不用说都是知道的。只是,他们不会出面,但经开区里的那些老资格却有不肯做具体事情的人,站出来和自己对抗,对市里很多人都会很希望见到的吧。

自己要是在经开区的改革第一天大会上就闹出灰头土脸的,他们不仅会在肚子里暗笑,还会由此得出,经开区不是那么好弄的,证明他们之前并非不作为,而是能够把握住真理尊重客观规律。如今,要瞎胡闹来证明某人的能力,自然会受到群众的反对。

这样的结论,领导们不会说出来,可却会在南方市里传播,今后经开区要再想有什么作为也就不可能的。

他们不能够做到的,自然也不能够让别人做到,否则,就证明了他们的能力问题,至少证明了他们不作为。

不论怎么样的结论,也都是市里很多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杨秀峰想了想,给钱维扬打电话去,两人在电话里商议几句,杨秀峰将丁启明再次叫至办公室里来。

经开区大力改革,拟定按新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管理,在执行新管理方案之前,组织经开区全体干部职工对新方案进行公开讨论。所谓公开讨论,不单是经开区里的人面对面进行,还请来了市里的相关领导、请来了电视台、市报的记者也都会参与并报道这一过程。让南方市大多数的人来讲这一变化和这一改革的全过程,杨秀峰也许通过这样的公开化,对南方市有更大的触及和推动大家在思想、观念上的改变,最后达到改变人们的行动。

杨秀峰自然要亲临会场的。

市里对这一变革是支持的,在常委会里已经通过并形成了文字。但会议之外,大家对这一变动的看法却被会这般一致。杨秀峰这种将什么都放在大众视线下进行的操作模式,对南方市说来本来就是一种很异类的思维。是一种异端,在经开区这样,那是不是在其他方面也会这样实行?将一切都公之于众,那党的秘密、组织的秘密、领导的秘密何在?虽说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大众才是社会的主人,可领导却要主导这一切。

经开区这种做法显然是将领导的地位严重地进行了都要和否定,显然不符合南方市的情况的。虽说爱会议室要表态支持,却不希望看到经开区这种做法顺利地达到预期目标。有人套上能够直接提出质疑,提出经开区做法里不合理的东西来,让人们看到这样子做有很大的不妥之处,是不少人都想看到的场景,也符合大家都某些需要。

杨秀峰对此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有志气在柳市开发区里执行干部考评的经验,也就知道这样做会伤害到那些人的利益,他们的利益诉求何在,他们会以上没有的姿态出现,又要怎么样地应对。有了必要的准备,就算遇上再复杂的情况,也能够很稳定有条理地进行处理。

在开会的前一天,省党报记者和省电视台的记者也赶到南方市,要见证南方市经开区改革的这一过程。他们主要是来见证经开区全民讨论管理方案这一做法的,这种做法在柳省说来也都还是一种半遮半掩的,没有谁敢当真将这样的讨论放诸于天下之大白。南方市的经开区要这样来做,也算一种敢为柳省先的勇气。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开、开明的管理已经渐渐成为社会舆论所呼吁的东西。但目前而言,舆论与真正具体的做法之间还是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别,真正公开透明起来,领导在职位上就没有了浑水摸鱼的可能,他们自然是第一个不肯的,但社会舆论又有很大大压力,不得不口头一套实际操作时为另一套,两套操作,一真一假,挂羊头卖狗肉,也就这领导们必须玩弄的手法,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

没有利益来,还辛辛苦苦来谋求这样的领导职位干什么?追求进步,也就是追求更多的利益,享受更好的特权的代名词。在这一冠冕堂皇的名号下,大家各自有着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就可以了。

省里记者到来,杨秀峰并没有跟市里汇报,这样的准备也是要让市里某些不由用心的人一种打击的准备。就是要让他们跳出来很好地表演,将这些表演曝光出去,才能够真正地触动南方市这里的一些东西。至于市里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杨秀峰也早就想好了应对之法:反正说过自己对行政这一套不熟悉,有些事没有把握好分寸,那是很正常的。今后这样的事情肯定还会有,你们自己当心就是了。

在南方市里,就算进到市委常委里,杨秀峰也没有什么联盟,其他阵营的人也不可能和他联盟。纵然陈丹辉和黄国友对他都示好,那是下自己附属过去,站在他们的阵营支持他们的利益所得。要是损害他们利益的事情,自然就会受到最无情的压制,自己唯有用这些不合常规的做法,渐渐地让他们都有所顾忌,也才会做出一些真正的事情来。

这样的布局,也要慢慢地进行,慢慢地让南方市的人接受和认可,如此,才不会遭到太强烈的抵制。

丁启明安排张卫接待省里的记者,甚至张卫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会议时间是在上午九点,杨秀峰在八点就到市委里请一些领导,将开会时间再次重申。杨秀峰作为常委亲自来请,那是给了很大的脸面的。市政府这边也会有一些主要领导参与的,比如说何磊、龙向前、杨永华等。请了一遍后,杨秀峰也就消失。

等他的车出现在经开区时,下车了,却见他和周叶两人都很恭敬地站在车边,杨秀峰用手护住车门顶,手在车里搀扶着,随即将到一位老人从车里出来。老人虽说满头白发、腰也无法直挺,但那种精神气还不错。下车后不肯要杨秀峰和周叶两人搀扶,仔细地走着。

直到会场里,杨秀峰请老人到嘉宾席上就坐,为老人端了热茶,才告辞离开。对其他人,也没有做任何介绍,倒是周叶不时地到老人面前说一两句,似乎在介绍这情况。

主持会议的人生丁启明和莫春晖两人,自然,张卫和经开区办公室、工会的干部也都在,他们最忙碌了,将所有到会的经开区干部职工和来经开区的嘉宾都一一地引到席间就坐。快到九点了,杨秀峰在门口出迎接前来参与开会的市里领导们,却不料陈丹辉和黄国友两人也都出现了。之前两人都表示过对经开区的动作的关注,却没有说会出席这一会议的,让莫春晖等人就有些措手不及。到会的领导事前也都安排了各自的位子,有各自的铭牌的。

陈丹辉见到杨秀峰时说,“秀峰市长对经开区做这样大的动作,是我们市寻求突破的试点,这个会怎么样也得来看看。国友市长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就看看,时间上可能不会一直坚持到最后,可要先跟你招呼下,半途离开也才不打乱你的节奏。”

“书记和市长能够在百忙中挤时间过来,那是对经开区改革最大的支持,我代表经开区全体干部职工感谢两位领导。”这两人的到来,会给会场的过程中又增加的新的不定性因素,或许,没有实现准备的人,见到市里两大佬都过来了,市里至少有五位常委都到会来,自然不敢跳出来,讨论方案时也不敢乱说话的,会顺着方案里所列条款通过。

但要是有些先就做了准备,有这样的领导在,他们也会利用这一点,知道杨秀峰不再是最高职务者,最终决策的人已经改变,是不是还会支持这些方案,那就有了新的可能,他们会更大胆更尖锐地提出问题来,甚至会逼着杨秀峰出面来解释这些条款和做法。

不过,此时也不会多想,陪着两位市里的主要领导进入会场中。走进嘉宾席,陈丹辉和黄国友两人都表示他们就在偏一些的位子就坐,嘉宾席里,市里的领导们见两人到来,纷纷站起来,表示自己的尊重之意。而记者们也都忙着过来拍摄,要将最有价值的镜头留下来。忙乱一阵,时间也就到了。

杨秀峰见时间到了,各方面邀请的嘉宾也都到了,就对莫春晖点头。莫春晖今天也是精神十足,还特地买了一件西装来穿,打着领带,等他走到前台话筒处,下面的干部职工就发出哄堂大笑了。平时的莫春晖穿着很随便,从没有这样正式过,看上去给人的感觉就有些滑稽,人们的笑声里,多为善意的笑声。

莫春晖也知道大家这意思,说,“……大伙儿都认为我这个不称职的副区长,就该穿得破烂,是不是?”下面的人又笑起来,莫春晖说,“今天,我们经开区进行改革,也就从今天起,经开区会有完全崭新的面貌,有新的形象和精神状态。积极进取、永不言败,才应该是我们经开区的信条,也是我们经开区每一个人在工作、在生活中应该做到和坚守的。你们能不能做到?”

听着莫春晖对这一次会议的开场白,杨秀峰对这个曾经将一切都放下了的人就有了更多一些的认识。虽说,莫春晖的话没有得到激烈的掌声回报,在杨秀峰心里却是给他掌声了的。莫春晖的话也算精彩,只是,经开区的人对他所说的话却是充满了怀疑的,对经开区这般改革,人们普遍地认为是在折腾,动静闹得大也是领导为了需要而做出的花样,也对莫春晖有所不理解。

就算南方市之外的柳省,在经济建设中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们都不会有所触动,在南方市这一相对孤立的小环境里,和外界的发展在步调上不可能一致,而如今经开区唱出这样的高调就很可笑。

在稀落的掌声里,莫春晖将今天到会的嘉宾进行了介绍,包括杨秀峰在内的所有嘉宾,都只是见证经开区改革方案的讨论和诞生的过程,不会直接地参与的。丁启明随后代表市政府,对经开区的改革进行了动员,说道经开区今后要面对的主要任务,说到了柳省经济建设发展的大趋势,说到了经开区这些年来的困境、说到了南方市这个相对闭塞的条件下,经开区的出路在哪里。

最后归结在:经开区要想有新的发展,必须要进行改革,经开区要向前迈步,要想成为南方市经济建设的领先者,首先就要对自身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就在于对干部职工的考核、考评和任用,至于将付出与回报对等起来,才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够发挥出大众的智慧,为经开区闯出一条出路来。

丁启明的演说也很有激情,但下面的人反应却很冷淡,要不是嘉宾席上很太多的领导,只怕这样的会场就乱哄哄地了。等丁启明在莫春晖等少数几个人的掌声中退下来,嘉宾席里就有人在议论了,只是声音很轻。对这样的场景,杨秀峰早就有心理准备的,经开区就因为这样,才要给他们一针强心剂,才能够将经开区激活起来。

莫春晖将改革的方案大体地说出来,随即要大家在下面进行讨论。讨论按各部门进行,这样也就有更好的针对性。同时,要求各部门的负责人将本组的讨论情况进行汇总,把本部门和总体要求之间进行对照,有什么疑问的,可当众提问。莫春晖、丁启明等人负责当众进行回答。要是觉得不合理,也可以提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建议。

电视台的摄像机之前一直在嘉宾席里扫来扫去的,主要是对着陈丹辉和黄国友两人,此时,也就准备下到群众中里,采访和见证这个讨论的过程。但记者还没有走到下面时,就看见一个人站起来,大声地说,“我有问题要请教。”声音较大,也就将其他的议论声盖住一些,但在嘉宾席上却还是听不到,丁启明和莫春晖见那人站立起来,脸上也就露出为难的表情来。

张卫将无线话筒递给他时,对着话筒说话,声音一下子就将所有的声音盖住了。那人说,“……我作为一个老干部,对市里进行改革是支持的,但我在这里有几个问题要请教经开区的领导,也要请市里的领导给予考虑。这些问题是不是合理,请大家也一起评一评。”正说着,又有另外两三个人站起来,走到那人身边,或许是表示声援或许是他们也都有问题要说。

杨秀峰就坐在那位和他一起下车的老人身边,对下面的事情似乎就没有看到一般,嘉宾席上已经有不少的人都用眼睛瞄着他,想看看杨秀峰有什么反应。下面站着的人,分明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干部,从那种精神和气度看也是在体制里混得久,见过阵仗来的人,这样的人真站出来就非常难缠的,何况,身边的另外几个人也都有着类似的架势,一看就知道这些人早就有了准备的。

“丁副秘书长,你是市政府的代表,我问你第一个问题:经开区进行所谓的改革,你们有没有经过经开区全体干部职工同意?难道就你们几个人在办公室里,摸着后脑,想着法子来整经开区这些人,我们就要由得你们来折腾?”

“请问,能不能将你的身份说一说。”丁启明说,之前就有这样的预测,自然也就有一定的准备,对方能够这样明刀明枪地放马过来,也不会露怯的,当下也是稳稳地回应一句。

“我是经开区人才资源部门的副主任、正科级,我姓赵。”那人说,丁启明自然是认识他的,也是之前他和莫春晖单独做思想工作时最担心的一个。此时,自然不会提到单独做工作时这位赵主任的承诺和表态了。

那人说后,又将他身边的人也都做了介绍,都是一些五十岁左右的,有副科级以上的干部,“我们这些人,都是经开区里的骨干,都是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对经开区要进行改革都有同样的看法和态度,认为这样搞,是对经开区不负责对我们经开区的干部职工不负责的做法。”(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五胡之血时代信息全知者盖世双谐终末忍界奸夫是皇帝你老婆掉了玄尘道途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反叛的大魔王绝对一番
相邻小说
农家娇女无限绝望游戏英雄联盟之代练天团绝望黎明煤灯年代我的男友是武者武者星空巅峰武者天佑武者银河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