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七卷第一章谋变(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青州。

早春舞弄了江南的柔媚后,终于踏上了齐鲁大地的坦途,空气中到处都是纯美的天籁之声。醉人的泥土气息似可抚慰青州百姓因为洛阳被焚而疲惫不堪的悲痛心灵:至少青州是乐土。是希望之地。

稷下学宫。

苍松翠柏中,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传来,给人带来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不过管宁和王豹此刻却没有心情去聆听这一直让他们陶醉不已的声音,正皱着眉头看着从前线送来的情报。

在一旁正拿了一本《格物》读的诸葛亮不时地抬起头来看向两人,他很好奇那些书信中到底写了一些什么。

诸葛瑾就比自己的弟弟认真得多了,他最近对《商贾》比较感兴趣,因为他实在想不到在自己父辈口中不屑一顾的商业竟然有如此多的道,尤其是这本书开篇就谈论到的商业与治国之间的关系更令诸葛瑾对商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治国之道在于安民,欲安其民,先安其心。吃、穿、住、用、行乃人生而所欲,虽天亦不可夺也,故此五欲足则民意满,民意满则天下安,天下安则江山万世可传。此即所谓老子使民畏死之道。

凡百姓于此五欲餍足时便为治世。然治世时百姓因富足而寿长,寿长则人众,而地亩不变,则昔之三口之地而养今之九口之家,粮有尽而人苦多,岂非乱世之源哉?譬如万仞之水积于丘堤,焉得不坏耶?

故治治世难于治乱世。

治世之治当开源而节流。

然节流终有限,譬如将枯之井,如无甘霖,岂可得长久?故治世之治根本在于开源。

商贾之道即为其一也。

商贾,水德也,可以滋润万物泽被千秋。商贾旺岂非开源哉?

…………”

诸葛瑾津津有味地往下读着,尽管他对后面的内容无比了解,但仍然忍不住击节赞叹,那后面大意是在商业带来的财富比农业要大很多,商业可以使人民富足,而且可以提供许多的就业机会,不会使国家多出许多的富余劳动力等等。

按照这本书的思路看来,商业的达使得百姓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得到了解决。

当然后面也提到了一味展商业,轻视其他的阶层有多大的危害性等等。

总之,诸葛瑾在五德院的短短时日内,观念已经大为转变,虽然仍然轻视商人,但却绝对不敢因此而瞧不起商业。

此时的他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里,丝毫没有注意到身边其他人的凝重神色。

管宁看完所有的情报后,摇头道:“郭嘉终是年纪太轻,办事糊涂,他在前线弄得青州军锋芒毕露,岂非是把我青州变成了众矢之的?袁绍等人虽然治国无能,但哪一个不是善于阴谋的野心家?”

王豹看着管宁道:“我虽然同意管先生的意见,但是却觉得没有多大的不妥……”

管宁扫了王豹一眼道:“王将军看来对主上所主张的新五德终始还是不甚了了,我只问你: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王豹被问得一愣,答不上话来。

这也难怪,自古以来,将领受命于君上,只管问胜负输赢,哪有人去想战争的目的?反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哪有那么多好问的?

所以王豹现在被管宁一问马上就被问愣了。

管宁轻轻摇头,心情沉重,没有想到自己所主张的学这么难以贯彻,就连王豹这青州号称最激进的人都一知半解。管宁越地知道自己任重而道远。

无意中扫了一眼正在一旁“忽闪忽闪”地眨着大眼睛的诸葛亮,现这子跃跃欲试的样子,心知这孩子人鬼大,每每有惊人之语,常能人深省,虽然大多童稚之言,但隐约间已经有大家风范,不可觑。

于是微笑着对诸葛亮道:“你又想到了什么?不妨来听听?”

诸葛亮站起身来,像大人一样背负着双手,从方桌后面踱了出来,煞有介事道:“管先生的问题人深醒,不过按照主上的意思来看,兵旅之事乃是火德,熊熊烈火虽然可以摧毁一切,但没有可以燃烧的东西,这把大火也烧不起来。战争必然会有很大的耗费,这是不争的事实。”

王豹虽然知道这孩子很厉害,但每一次见到这孩子口出惊人之语还是令他吃惊不已,就比如现在,听到诸葛亮的这番话后不由自主地接口道:“这倒是,孙子也战争只会令国家越打越弱,所以强调作战时最好是抢夺敌人的粮草辎重,这样比杀了敌人还会令其难受,甚至可决定战争的胜败。”

完这些话后,王豹才猛得反应过来,自己居然是在和一个孩子话,而非使自己的同僚,天啊,这孩子才多大?这个孩要是长大了可怎么得了?

诸葛亮根本就未注意到王豹的表情,他只是看到了管宁可向他投射过去的鼓励的目光,更加兴致勃勃起来道:“孙子得有道理,可是这人世间到底多少年才会出现一个是孙子呢?消耗敌人的辎重固然不错,可是那只能对付愚蠢的敌人,遇见智计过人之辈,哪有这样的机会?看看现在,城市越来越多,城墙越来越高,要塞越来越坚固,要攻陷一座有准备有外援的城市越来越难,即便是我青州兵甲雄于天下,但也不可能飞上城去吧?就算是攻城的武器再先进也总会有伤亡吧?这样看来,日后的战争还是僵持的局面居多,所以在我看来战争就是一场消耗战,只不过是要看时日的长短而已。”

诸葛亮一口气了许多,有喘不上气来,歇了一会又道:“所以,战争的前提条件是能让我们越打越强,而非是越打越弱,也就是要为我们带来实质性的利益才可以;再就是在战争的过程中要有源源不断的物质支援才可以。”

一席话所得管宁霍然动容,没想到这个孩这么快就把握到了新五德终始的精益。

诸葛瑾刚才看见自己的弟弟站起身来,就知道这心思精灵古怪的子又有了什么新奇的见解,早就放下书来听诸葛亮的这番言论。

诸葛亮一席话下来,诸葛瑾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对于诸葛亮认为战争要有强大的国力作支持的意见当然毫无异议,而且诸葛瑾还把这套言论马上和自己正在看的《商贾》结合在一处思考,马上就现了原来商业大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支持大规模的战争很长的时间,至少可以把农民从战争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不必把整个国家的重担都放在农民的身上。

可是关于诸葛亮的所谓的战争的前提是利益非常反感,诸葛瑾的年纪毕竟比诸葛亮要大上一些,受到的儒家熏陶自然重的很多,“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诸葛瑾最忌讳的就是一个“利”字。

战争本来就是儒家所反对的,更何况现在还要战争的前提是利益的驱动,简直就是胡八道。

但是诸葛瑾生性沉稳,不像诸葛亮那种飞扬跳脱但又不失谨慎心的性格,与世无争乃是他做人的原则,他从不屑与人争辩,何况诸葛亮的年纪还,什么都是童言无忌当不得真的。最重要的则是管宁这位当世大儒并没有出言反对,反而露出了赞赏有加的神色。诸葛瑾当然选择沉默了。

管宁正要出声,突然听见一把清越但不失沉稳的男声传了进来:“得好!好一个琅琊诸葛亮!”

管宁和王豹闻言一怔,旋即脸上涌上了狂喜的神色,齐齐转头向厅门口望去。

正在跨进门里的两人中左面正是马钧这不世出的大明家,右边赫然就是青州之主、外人还以为此刻尚在兖州境内、为东郡一触即的危险战事头痛不已的太史慈!

管宁和王豹大踏步地上前,便与拜见太史慈,却被太史慈一把拦住。

马钧在一旁神秘兮兮道:“幼安兄和王将军请收声,主上今此是秘密潜回青州,不想让外人知道这事情。就是去见我,也只是冒充来我青州求学的学子才混入到学院的。”

这个马钧始终是个纯纯书生,虽然现在那个大美女步飞烟都为他生了一对双胞胎的儿子了,但他还是一付天真烂漫的脾气,就像现在,那边话便紧张地向四处张望的滑稽神情实在让人笑。

管宁马上就意识到太史慈此举别有深意,看来青州将会有大的变故。王豹虽然并不了解太史慈为何这样做,但心知太史慈一定会为其解释,倒也不心急。

太史慈和众人坐了下来后,还未等管宁话,劈头便问道:“幼安兄应该知道前线的战事吧?”

管宁和太史慈一向是有一一,头皱眉道:“我和王豹今天刚刚接到前线送来的战报,没有想要主上居然也是今天就回来了。”

顿了一顿道:“主上莫怪我多嘴,主上在前线的胜利实则是得不偿失了,虽然通过战争扩大主上的人望十分重要,但却同时引起了其他诸侯的不满,实在是得不偿失,这事情我的好好奉孝,其可为眼前利冒如此风险?对了,主上,郭嘉没有和你一道回来吗?”声调到后来越来越高,显然是对郭嘉不满之极。

不过太史慈却绝不会误以为管宁在嫉妒郭嘉,因为两人在平日里本来就是极要好的朋友,更何况管宁和郭家俱非嫉贤妒能之人。所以管宁现在的不满只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

这时太史慈才笑着把郭嘉带着赵云明里出使冀州,暗中打击袁绍的事情了出来。管宁的脸色这才好了起来,太史慈见管宁心平气和下来了,就把郭嘉的那封书信从怀中掏出,递给了管宁,后者莫名其妙的接了过来,和王豹一起看了起来。

太史慈却把注意力放在了那个的诸葛亮身上,竭力不让自己的惊喜在脸上表现出来。

真是太意外了!没有想到自己刚刚回到青州,偷偷潜回临淄的稷下学宫,那个见了自己就藏不住任何话的马钧居然告诉自己稷下学宫来了神童。

刚开始太史慈还真是漫不经心,心道:不是孔融那种时了了大未必佳眼高手低志大才疏的清谈人物吧?

不过看着马钧兴致勃勃地样子,又听连管宁都对其另眼相待,不由得来了兴趣,随意的一问,谁知道竟然扯出来了诸葛亮这么个惊才绝艳的人物。把正在因为赶路而口渴不已正在喝水得太史慈弄得差喷了出来。

这可是诸葛亮啊!

太史慈的虎目中现在带着崇拜的神色看向诸葛亮。

虽然现在的诸葛亮只不过是个刚懂人事的破孩儿,但后世对其神话的作用还是在太史慈身上表现得非常的明显。

尽管太史慈一个劲儿地告诉自己诸葛亮没有那么厉害,也就是搞内政一等一,治军严厉而已。但嘴巴还是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给出卖了,对着诸葛亮道:“你就是诸葛亮吧,我太史慈久闻大名……”

太史慈到这里马上觉得不对了,一下子把后面的“今日一见,三生有幸,弟对你在新野城新官上任三把火草船借箭借东风借荆州借完了就不还气死了周瑜还给人家做法事的本领佩服的令母亲河决了口”等一连串胡言乱语吞了下去,险些没有咬了自己的舌头。

诸葛亮却被太史慈的古怪表情弄得莫名其妙,心道:我一个孩子怎么就让这位青州战神久仰大名了呢?真是想不明白。

太史慈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自己的激动压了下去,接着微笑道:“太史慈久闻大名,嘿,久闻令尊和令叔的大名。”

诸葛亮这才“释然”:原来如此。

太史慈把诸葛亮叫到身边,用令天下人见之为之颤栗的白皙右手轻抚着诸葛亮的头,心中涌起奇异的滋味,柔声道:“我进屋的时候你所讲的一番道理很有意思,简单的来,军事就是为政治服务的。‘没有政治目的的军事是一场失败的军事’。”

这句话当然不是太史慈总结出来的,身为后世的特种军人,太史慈读过不少的军事理论著作,其中自我感觉对自己影响颇大的就是《德军参谋部》这本书,那里面详细地分析了战争与政治的复杂关系,道尽了战争的本质。和管宁阐述的新五德终始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管宁不可能得那么详细和系统罢了。

这句话一出来,诸葛亮那双原本就充满智慧的眼睛立时闪亮起来,显然明白了这其中的含义。

太史慈却在心中叹息,在历史上的诸葛亮之所以每每北伐失败,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司马懿的阻挡,而是在于蜀国那薄弱的经济基础根本就不足以支持诸葛亮长时间的对外作战。即便是诸葛亮可以杀死司马懿又如何?蜀国哪还有实力把战争再打下去?

诸葛亮的北伐无非是做出了一种进攻姿态,用这种方式进行苟延残喘的防御而已,就是那个蜀汉的后主刘禅也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并不赞成诸葛亮的北伐,甚至生过在战事吃紧的时候紧急调诸葛亮会成都的事情。

“家里没粮话慌”啊!

不过现在的诸葛亮就绝不会遇到这种事情了。

太史慈已经下定决心要好好地培养诸葛亮,要把他培养成管宁和郭嘉的接班人。不过既然诸葛亮这子的接受力这么强,而且现在基本等同于一张白纸,若是自己不给他灌输可在这时代用上的新思想岂非可惜?

想到这里太史慈微笑道:“不过,你那句‘战争的前提条件是能让我们越打越强’‘要为我们带来实质性的利益才可以’,得还真不错!孔孟之道的确不言利,但那种利是匹夫斤斤计较的蝇头利罢了。孔子在鲁国当官时,每天为如何展商业愁,他哪一日不在言利?孟子在《许行》中社会的职业种类越多,这个社会越安定繁荣,这难道不是在言利吗?”

诸葛亮被太史慈的这番话得连连头,显然是到他的内心中了,就连在一旁原本对诸葛亮的法持不同意见的诸葛瑾也心中佩服,可不就是如此吗?

“好一个郭嘉郭奉孝!”蓦地,管宁拍案叫道。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太史慈看向管宁时,后者正兴奋地叫道:“奉孝好锐利的心智,竟然想出了这种办法,化腐朽为神奇,竟然建议在青州蓄意的制造我们可以随时镇压的内乱,让我们借着杀一儆百的机会达到我们实现酝酿已久的改革的目的。!”

太史慈知道郭嘉的这个主意已经彻底地打动了管宁,看了一眼同样兴奋莫名王豹何止到现在还不知道所以然的马钧,微微笑道:“所以我们才要好好的谋划一番,否则怎对得起奉孝呢!”

听着太史慈轻松的语气,看着他那故作无奈一付被郭嘉逼得万不得已的模样,众人笑了起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五胡之血时代信息全知者盖世双谐终末忍界奸夫是皇帝你老婆掉了玄尘道途我只有两千五百岁反叛的大魔王绝对一番
相邻小说
真武魔尊真武界真武战尊真武纪神秘教廷神祇时代诸天万界签到全球神祇:我有乾坤鼎聊天群里的萌新神祇倾城月我的徒弟为何如此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