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在家乡劳动的三年里(十八)(1)
----科学种田夺高产(一)
(1970.----1970.10)
你可要知道,对于当年我们这帮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来说,恐怕在这一生当中,的确从来也未像现在如此地和土地这样地接触过;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如此这般亲近过;和农村生活这样密切地接近过;也从来都没有对农村生活体验得如此地深刻过。完全可以这样地说,这是已经到了快将刻骨铭心的境界了……
那时候,在家乡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可以这样地说,它几乎占领了我们的全部生活。我们不仅住在这里,食在这里,坐在这里,躺在这里,耕作在这里。同时,还留下了我们年轻时代全部的喜怒和哀乐。
那时候,可以说,就是在这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已经构成为了我们的青春和生命的全部底色。
当年,就在每当六月、十月那农村最繁忙的季节到来的时候,当天刚刚一亮,只要听闻到王忠队长那高亢喊出工的喇叭声。顿时之间,我们就会迅速地扛着锄头、锹巴、镰刀、粪箕、扁担等劳动工具,一块来到了田间地头。
在有的时候,除了在中午回家吃午餐之外,便是一直到了晚上六、七点钟当天擦黑的时候,才能够回去。所以,在有的时候,几乎快要累得不能动弹了。
自从凤山回来后的这些日子里,我几乎都没有再像以往那样,进行天天都写日记的习惯了,当然,这也是有多种原因所至。可是,或许正是在家乡这片自己所熟悉的土地上,写下了的,不正是自己当年最为宝贵的青春日记么?
不是么,现在热心的读者所能够阅看到的,不正是几乎都是我在那个时候,每天所走过的足迹么?所不同的,只不过是采取一种追踪记述方法而已。但是,它并没有因而会失掉其中任何半点的真实与感人……
(6)兑换良种胜施肥
有诗叹曰:
全力以赴谋增产,苦干巧干齐奋战;
兑换良种胜施肥,运文奉献功大半。
运林运文好兄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又到了1969年那个“立冬过三朝,垌上无青苗”的秋收大忙季节来到了……
我还能够清楚地记得,当年曾经有两句农谚说得好:“换种好过施肥。”、“龙生龙凤生凤,要好收成选好种。”
你可要知道,要老是猴年马月地栽种一个多年种植的水稻品种的话,尽管你就是用上了加倍的肥料,和更先进的科学管理,也最终都难以获得到到很大的增产。这是多年以来,都已经从生产实践当中,所证明了的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天晚上,正在评分室评分的运琨告诉我说:
“王飞呀,正在龙潭中学读书的运文,昨天从学校请假回来,他一见我就高兴地告诉我说道:
“‘运琨哥,就在前些时候,我们龙潭中学学校,在组织同学们到附近的农村参加秋收的劳动当中,偶然之间,我就发现有个生产队的晚造稻田的一个迟熟的晚稻品种很好。
“‘它跟我们队里所栽种的一些常规品种进行比较,就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不仅稻穗长,颗粒金黄饱满,还在同等施肥管理条件之下,它都总是要比那些常规品种增产一成以上。
“‘当时,我在听了他们生产队中的社员对我介绍以后,想与他们兑换一百多斤这种稻种回来,明年晚造就在生产队中进行试验种植,在待成功后就进行大面积推广。这可是水稻要想取得大增产的一个强有力的措施啊……’。”
此时,在当运琨将运文的话告诉我的时候,他便放停了手中的评工记分工作,看看我有些什么反应。
你可要懂得,因为,我当时是队里的田间管理员,他首先得要征求一下我的意见和看法如何。
顿时之间,当时我听了他这么说了以后,便产生了一股浓厚兴趣,总觉得运文他的这个意见很好。因为“耕田勤换种,好过担肥壅”。
于是,当时,我便迅速地对运琨说道:
“好呀,你与队长王忠他们进行交换一下意见后,如果大家都表示同意的话。我跟你一起前往,你看如何……”
一时之间,此时运琨他刚一听到了我这么说了之后,马上就当机立断地满口答应了下来。
你可要知道,在那个时候,我是具体负责着队里的田间管理工作的。心中日思夜想到的,都全然是如何才能够尽快、尽早地夺取生产队在一年中,早、晚两造水稻的大增产。从而尽快地能够摘除掉生产队的贫穷和落后这顶帽子。
因为,除了要在实行科学种田上狠下苦功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还得要全力贯彻执行伟大领袖在五十年代,他所亲自提出和制订在农业生产上的“八字宪法”。
而其中这八个字当中的“种”字,显然就是很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这已经是从多年的生产实践当中,充分地得到了有力的证实。
每当遥想起当年,对于像在我们这样贫穷落后的生产队来说,能够有运文这样的老三届的高中生,就是在我们良荔大队的三十多个生产队里,可真是少得实在是极其罕见的了。
正如有句谚语说得好:“无钱无读得书,无米无养得猪。”就是对于在那个年代来说,一个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如此艰难,要支持供养一个高中生读书的话,因此,每个学期在学习和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花费,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哩。
为此,全家人都得要节衣缩食地为他的读书所要花费的钱款,必须全力以赴进行千方百计地操劳和筹划不可。
你可要懂得,当时,而做为家里大哥头的运林,便不得不为自己兄弟的读书问题,进行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份应该担起的重任不可的了。
因此,大家总是常常会看见,在每当一有空闲的时间,运林他便会独自四处出动,深入到附近一带的山岭松林当中去,奋不顾身进行挖树头,勾柴枝,砍杂木。总是拼老命地忙个不停。
在当积蓄到了一定数量之后,他就会独自一人,冒着烈曰当空或倾盆大雨,都一样挑到集市上进行出售。
就这样,年长月久地一分一厘地进行积蓄钱款,以便能够供给兄弟运文继续上学读书,完成学业,争取将来能够得到有一个好前程。
这样一来,原本一贯身体就很是瘦弱多病的运林,以及再加上自己身体原来就犯上了肺病的他。如此这般日以继夜艰苦地劳累和拼老命地去苦干。因此,在到了最后,便突然之间吐起血来。
我还清楚地记得,大概是在1970年的春节过后才不久,由于他的肺病一再加重,就一病不起。同时,再加上无钱进行及时医治。不久,就这样撒手尘寰,便就一命呜呼了!
现在回忆起来,这实在是多么可怜啊。你可要知道,他才只是一个刚刚三十出头,且又还如此年轻的一个小伙子,又是未曾进行婚娶,就这样可怜地走了。难怪,他们父母双亲,顿时之间,悲痛欲绝。真可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就运林不幸去世的这件悲伤至极之事,这自然地也算作是在当年,我在返回家乡务农之后,所遇到的上、下两个村子上的第一桩丧事。
一时之间,打从我的内心里,也确为运林他的不幸去世,在内心深处,感到无限悲痛和无奈。
你可要知道,就是在平日里,他常常总是会不顾情面地,总是会在为队里的一些原则上的事情,毫无私心地进行争论一番。尽管,在有的时候,也会在无形中得罪过一些村里人。
但是,众人都很清楚,他不过都是有为了集体利益出发,具有不带私心杂念去争论的一副好心肠。于是,绝大多数人都能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感到难得他有如何高尚情操和胸怀。
你可要知道,运林他的过早离世,直至现在回想起来,这都全然是由于他为了支持自己的弟弟运文,他能够继续读书求学,所奉献出了一个无可以再次挽回来的重大的代价和惨重损失。
而他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兄弟之间的真挚深厚情谊,可真的是像那句老话所言:“兄弟如手足”。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后人向他学习,并对于他无限的钦佩和缅怀。这也许,就是我在此为他进行“点赞”的根本原因所在……
有一天晚上,我和运琨两人就在评分房中都一块商量好了,决定利用各自的自行车的后架,带上七十多斤队里晚造的精壮稻谷,便看准和选择一个天气晴朗好出行的好天,一块地前往龙潭方向驶去。
而此前去的目的,便就是为队里能够尽快兑了换到新的晚稻品种回来。
也许,我们这次前去龙潭来回的那百十多华里的路程,这对于我们这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来说,简直就只算是小菜一碟,基本上完全不在话下。
因此,从早上七点多钟队里开始喊出工时候,彼此之间,便在各自的家里,囫囵吞枣般地用“落罐菜”,三下五除二便吃了两碗才刚刚煮好的早饭之后,便就这样,匆匆忙忙地准备上路了。
你可要知道,因为在昨天晚上,我们俩就已经算计好了,一定得要争取要当天去,当天一定得要马上赶回家里来。
因此,当我一起了床之后,便立即来到南哥家里,拿起自行车的打气筒,迅速地将我那部心爱的“飞鸽牌”单车的前后轮胎,全都打足了气。并且,随即就在村门口处,正在等候着运琨的到来。
此时,只见运文他妈三嫂,正在上气不接下气,匆匆忙忙地赶来到了我的跟前,随手便把手中所拿的一个小布袋子,迅速地递给了我,嘴里一边还喃喃地在不停地说道:
“飞哥呀,请麻烦你将它带去给我家运文,这是昨天晚上,当知道你们今天要去龙潭。于是,便匆匆忙忙地连夜将在前些时候,队里所分配的几十斤塘糯,从中拿出几斤弄好一些粽子,和煮了几个鸡蛋,一块好让你帮忙带去给他。我也知道,运文他在学校里,是很难有这些家里的东西吃的。这里还有两元钱,是运文他爸其祯,昨天到沙河墟卖草席刚刚得来的……”
顿时之间,听到运文他妈正在唠唠叨叨地对我说个不停。
此时,递给我拿在手中的这个袋子,不用多说,也便都就不难猜想到,里面所装的一定是一些“进口货”了。我也就知道,他妈三嫂她的本意,就是顺路叫我们一起捎带去给她运文的。
此时,我心里便突然之间忖想起来:
“唉,三嫂她如此地所为,这全然都是千百个做为母亲的女人,所以能够表露出来的那种慈母关爱子女的一点点心意。运文他妈三嫂,不也一样都是如此么……”
为此,运文他妈这种对于子女的慈祥之爱心,真是如同一首著名的唐诗当中所写的一般: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顿时之间,在我看起来,的确是一点也不错。
正是:
运林运文好兄弟,体弱多病缺药医;
哥拼老命心情愿,日夜劳碌身先死。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