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在家乡劳动的三年里(五)(5)
(1)当年建房大喜事
有诗叹曰:
当年建房大喜事,幸得亲人来相助;
滴水之恩难忘却,牢记心扉酸甜苦。
南哥无私来相助
其实,我在每逢对于当年,在农村的那段回乡插队十年的知青生活的回忆当中,总是会感到彼有点儿五味杂陈的那种滋味。如果在有的时候,我会显得特别地痛心疾首回忆起它来。
这其中,不是说当年在农村干那些农活的时候,有多么的辛苦和劳累;也不是说,在农村日常的生活和饮食起居上,是有多么的艰难和俭朴;也并不是说,当年在农村中的那种农耕生活,并非真的就像是人们所说的那样,是多么的单调无聊和索然无味。
而其实,这些年以来,在农村生活过程的其中,也还是曾经有过不少丰富又多彩的一面。
不过,可能也会曾经是有过在某些的时候,或者是在最不经意的时刻,我也自然而然地会在突然之间,产生出过一种从来未有过的那种无比的伤心与感慨;也就是说,曾经无比激动地回忆起过,在当年那段知青生活当中,令我难于忘怀的一些方面上的点点滴滴……
其中,在回忆中给予我最为记忆深刻的,不仅有那种大自然的无以伦比的美景;也可能还有的,就是对面山岗上的那片高大而茂盛的橡胶、桉树林带,它所曾经给过我的一些难于忘怀的遐想;或者可能就是,每当春天来临,正是在春暖花开的田野上,那一片片绿油油的油菜地中,所正在开放出来金灿灿的油菜花,和其中夹杂那扑朔迷离的香气味……
如又在有的时候,我由于整天都泡在烈日下干活,人晒黑了,人也长得壮实了,手上的老茧也起来了。因此,也许就在此时此刻,可能过去的同学和朋友,在这一时之间,也许再也都不认识我了。
可是,在我身上那年青的细胞,顿时之间,却依然还一样地会在我的身上跳跃着,躁动着。我就是在这片带有点忧伤,又具浪漫气质的橡胶、桉树林带里,从此便在一步一步地、一天一天地走过这青春岁月之后,而渐渐地成熟和迅速地成长起来了……
又其实,当年最为令我牵肠挂肚的,还远远不止上面所说到的这些。而是如何才能够尽快、尽早地建造好几间真正是属于自已的房子居住。这就是在当年对于我来说,算是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的一件大事。
后来,再随着因为弟妹们,突然之间一起突踊而回,似乎一切重担,都已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我这个当大哥哥的肩膀上去了。
此时,我得义不容辞地为此去操劳和挂心,得去细致地筹划家里的一切大小事情。以争取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一两年之内,尽可能争取去实现这个梦寐以求的“新房梦”不可。
虽然说,现在父母亲还仍然一样健在。但是,毕竟他们都是远离家乡,并非是朝夕相处。并且,也仍然有着他们自己的工作。因此,最多他们也只能够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上,给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一些适当的帮助和照顾罢了。
可是,正如俗话所说的,这全然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呀。
于是,我便从中早已经预料到了,以后家里的一切困难和问题,都必须得要靠我们自身去想方设法地进行解决。决不可能,也不允许全部再由父、母亲他们进行包办代替。毕竟,他们都快将要渐渐地年老了。
因此,争取尽快地想方设法能够自强自立,这就是在我人生当中,最起码的做人准则和本分。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现实生活当中,南哥的所作所为,就已经自然成为了我所要学习的好榜样嘛……
大家可要知道,冬至已经过了十多天时间了。此时,正当是冬闲季节之中,农村人们大起新房和做屋舍的好季节。而且,我对于做屋舍应该需要的备料工作,也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大部分。
因为,我从旁人的口中知道,南哥在去年做新屋的时候,就是还剩下有一部分的坭砖和角皮,以及一些行条的建筑材料,他在一时间内还用不上它。因此,在自己当前手头还不甚宽裕的这种情况之下,我就自然地会想到,应该向他借用一下,以解这暂时的燃眉之急。
可是,当南哥听我说了之后,就马上地对我说道:
“东弟,我这些去年在做屋新屋的时候,所用剩的一些角皮和行条,大都是食雾水长大的,值不了几个钱。还有部分的泥砖,你如果建房子需要用到的话,就只管拿去用吧,反正也是搁在家里闲置着……”
当时一听,顿时之间,真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于是,我听了他这么说了以后,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便可想而知了。
小时候,在我记忆当中的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似乎倾刻之间,就全都涌现在我的脑海中,永远都难以消失……
兄弟情,手足情,亲情,这些人世间中最为珍贵的情感,全然都在南哥的身上呈现。顿时之间,令我无限感慨:
“南哥,真不愧是我的好大哥啊……”
随后,我便细致地算计了一下,就是还只差钉角皮盖瓦面的时候,所必须要的,且又是必不可缺少的小铁钉。
你可要知道,因为在那个动乱的“史无前例”运动的年代当中,就是连这些看起来,算是微不足道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小铁钉的生产,都是那样显得如此的十分奇缺和稀少。
于是,当时在供销社内,缺乏到了一时之间,根本上就没有铁钉公开地出卖。可见,当年的国民经济所受到破坏的程度,又是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只是偶然之间地,在前些时候尹妹去了凤山一趟,跟爸说到家里准备要做新屋的事情的时,正好提及到缺少铁钉的问题,爸就只好仅给带回来了过去家里所使用遗存的,几乎已经快要生锈的半斤铁钉。
但是,光候就是这么一点点铁钉,还是远远地不够用呀。
有一次,我便无意中问起在旁边乘凉的十六公:
“十六公,在盖你的几间新房子的时候,你是怎么去解决铁钉问题的?”
他刚听我一说,当即便对我好心好意地一五一十说了起来:
“我是因为有一次,在沙河墟上卖草席的时候,偶然之间,就遇到旁边有人拿铁钉到市场上出卖。于是,我便捷足先登的立即高价地向他买了两斤。后来,在回来发现还是不够用,就只好再去集市上,多买了几斤用铁线截断做成的小铁钉。就这样,与那两斤铁钉进行交叉使用,方才总算是免强地解决了铁钉问题……”
当时,我听了十六公他这样一说之后,顿时之间,对于他的提醒和启发,真是有些使我喜出望外极了。
于是,我就利用在后来的趁墟入市的时候,便仔细地到四处进行寻找,最终总算买到了两斤多这种铁钉代用品。这样一来,才算是基本上解决了这个在当年做屋当中,最为令人辣手的问题。
我还清楚地记得,后来再加上我已经先后准备好了,在进行盖屋所有迫切需要的光窗、门头板、跳手等木材料,且又预先便与尹妹、七妹她们,从石塘队人所开设的瓦窑中,又先后担回了两百多块火砖和几千新瓦,全部放好在将新盖房子的附近,准备砌做门框和盖屋面的时候使用。
因此,此时的建造新房子的备料等工作,已经到了正如古话所说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骨节眼上了。
正是:
回乡插队路坎坷,肩上重担无轻过;
南哥无私来相助,万事俱备东风到。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