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鬼子的形势已经一团糟了,不仅扫荡毫无收获,沦陷区被搞得乱七八糟,连原来的防线也被二路军在东面突破,据报告,突破防线的这支部队人数虽然不太多,但却使用火炮连续拔除了四个据点,轰塌了九座炮楼。驻守据点的皇协军被这突然猛烈的打击所震慑,失去了战斗意志,炮楼一倒,不是忘风而逃就是举手投降。
林存忠率领部队先是迎头向石桥的主力集团撞去,然后突然转而向东,又做出想从突破口逃之夭夭的态势。龟爬的追击部队和石桥的堵截部队也跟着转向,拼命赶来。等到鬼子夹击的企图就要实现的时候,林存忠率领部队突然以急行军的姿态连夜行动,夜色下一气走出四十里,斜插向西南,从鬼子合围的缝隙中穿过,甩开了石桥所部的堵截。第二天中午在余飚所部的配合下,强行突破了鬼子的防线,安然回到了根据地。
“弟兄辛苦了!”余飚跳下战马,越走越快,一边大声喊着一边不停招手,远远的,战士们也纷纷抬起手臂高兴的喊叫着回应着。
林存忠也快步迎了上来,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余飚哈哈一笑,又给林存忠来了个熊抱,说道:“参谋长,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这一趟玩得漂亮。”
“我们小打小闹,哪比得上司令您呀,轻轻松松就灭了两个中队的敌人。”林存忠被勒得咧嘴说道。
“呵呵,两个人互相吹捧,这就没劲了。”余飚笑道:“都累坏了吧,赶紧去休息。”
“我们倒不算什么,只是那些新兵确实快撑不住了,要不是骑兵队让出些马匹,我们还强掳了些牲口,恐怕要路上要丢下百十人。”林存忠摇了摇头,转头看了看队伍中歪歪斜斜的新兵。这些新兵到了安全地界,正强打精神好奇的东张西望。有些累得瘫在牲口身上,连头也抬不起来。
“他们还嫩着呢!”余飚抿了抿嘴,有些责怪的说道:“就为了行前我说的几句玩笑话,你就要干冒大险带着这些新兵行军?要是我,就让他们想办法自己来投奔。”
“干冒大险倒也不至于。”林存忠从余飚的话中感受到浓浓的关怀,谦虚道:“都是劳动人出身,吃得了苦,要是一群少爷小姐,我才不会这么做呢!”
“不罗嗦了,赶紧下去休息。”余飚拍了拍林存忠的胳膊,“晚上我们再好好谈。”
……………………
“什么?敌人绕到后面去了?已经突破了防线,与另一支队伍会合了?”石桥大惊失色,双眼深陷的面孔上满是焦虑,好半天才颓然的坐了下去。
“阁下,我们……”岛田本来想说集结兵力,回身再次扫荡,马上就意识到这个方案是不可能的,沦陷区被糟踏得够呛,恐怕短时间内很难再次筹措出足够的物资,而且二路军已经成功的锲入了一颗钉子,动摇了整个防线,如果再强行出击,恐怕又是一个失败的结局。
石桥苦笑着摇头,强打精神说道:“现在已经难以再次进击,这一点我们应该清楚,绝不能因为心中的愤怒而再次犯错误了。给龟爬阁下去电报,建议让各部赶快回到各自的据点,恢复治安区的局势,并将整个防线向后面拖一点,防止更大的损失。”
“可是……”岛田很担心石桥,因为如果这样做的话,他会承担很大的责任,如果龟爬再将此次治安战的失利都归罪于石桥,那么象调回保定这样的处罚都是轻的。
“帝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石桥站起身,整理了下军装,“先把现在的局势稳定下来,再考虑应该受到的处罚吧!电报不要发了,那里说不清楚。我还是去打电话,和龟爬阁下好好的沟通一下为好。”
………………………
四月初,芳菲未尽,梨花已经开了,梨花林被白色包裹。树下的绿草在太阳的光辉中显得更加鲜绿。风轻轻吹,草摇晃着脑袋。 u
反扫荡胜利结束,鬼子的防线被迫后缩,二路军向前挺进,又将十几个村庄纳入怀中。双方暂时偃旗息鼓,就象拳击比赛的休息时间一样,两个对手各自在狠狠瞪视着,补充着体力,憋着要在下一个回合中击倒对手。
修房、建房,安置百姓,帮助春耕,除了必要的守卫兵力,二路军所有人员都行动起来,为重建家园而洒汗出力。
中国老百姓是纯朴的,也是最能忍耐的,鬼子气势汹汹的扫荡被粉碎,损失的都是些笨重的物件,人员基本没有损伤,而且往常度日如年的春荒由于手里分到了粮食而不必愁苦难当。再加上二路军的军纪一直是余飚看重的,为此还成立了专门的宪兵队,这些臂带红袖箍的宪兵尽忠职守,基本杜绝了扰民、害民的行为。
最触动老百姓的还是苦难启发团,这些从沦陷区抽出的人员挨村挨庄的讲故事,讲述日本鬼子的残忍暴戾,讲述沦陷区百姓在鬼子压迫下的苦难生活,种种惨绝人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故事以平实无华的语言讲述出来,往往讲着讲着,便是台上台下一起落泪,痛哭失声的场面。随后便是文工团的宣传鼓动,让每一个老百姓都明白,抗日是大家的事情,只有打跑日本鬼子才能有好日子过,要是没人关心,没人出力,惨祸早晚凭空落下来。
宣传鼓动加上切身的实惠,使得老百姓对二路军的支持与拥护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使得二路军的各项措施得以全面的落实,派下去的村镇干部工作起来也十分的顺利。
地道白天由战士们挖,晚上则交给百姓,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四面延伸,离实战的标准越来越近。各个村、镇还开展了竞赛、评比,一小袋大米、一块肥皂、几两海盐就会让老百姓拼命的挖掘。
村子里的通墙已经打好,家家户户的院墙都打开一个小洞口,平常都用秸杆遮住。院连院,户通户,凭着这些通墙,士兵在村落战斗中便可以通行无阻,隐蔽潜行,掌握主动,打击了敌人。
村外则广泛开挖交通沟,长度,五尺;宽深,五尺。村连村,庄连庄,部队在里面可以隐蔽的进行机动,在地面却看不到。
由于百姓的觉悟提高很快,余飚的全民皆兵设想得以顺利实施。要求是每家至少一杆枪,管它是老套筒子,还是水连珠,老毛瑟,只要是能打响的家伙,都分门别类的发放下去,只要是能战斗的人,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要扛起枪接受短训。当然,除了少得可怜的实弹射击外,子弹全部由村干部保管,战时再下发。
这样的景象是很奇特,也很威风的。田地里、沟坎上、街道上,随处可见扛着枪的老百姓,干活时也是一肩扛枪,一手拿锄,一闲下来便有人端起枪练瞄准,嘴里还念念有词:啪、啪,打死小鬼子。手里有了枪,平常老实巴交,走路都低着头的老百姓,一下子便觉得不一样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手里有了枪,胆气壮,腰杆挺,精气神也足了。
“全民皆兵,是中国人就来打鬼子吧!”、“扛起枪,保卫好生活,保卫根据地,保卫自己的家,保卫亲人!”、“大干百天,铜墙铁壁!”……铺天盖地的标语刷满了大街小巷、村落镇子,一派轰轰烈烈,浩浩荡荡的气势。
正晌午了,天气很暖和。独水镇原来的镇公所前锣鼓喧天,一派热闹的景象。
“哗啦!”红布被郑淑香扯下,“章湖县临时抗日政府”几个大红字呈现在人们面前,站在牌匾下,她那嫩白的脸上,泛起一层红的颜色。阳光照着她站得直直的身上,也沾染了这青春的标志。她的身后同样是一群年轻人,脸上都带着**的神情。
余飚和李如萍站在围观的人群中,和几个警卫人员带头鼓掌,另一边刘震也带着一票人前来捧场。
“女的县太爷啊,真是了不得!”
“听说是个女秀才,在北平念过洋人学校的。”
“长得这样雅静,一看就是大家主出身,还是文墨人,啧啧……”
……………
余飚和李如萍听着议论,相视一笑,转身走出了人群。
“肚子饿了,吃点饭去吧!”余飚想去拉李如萍的小手,却被她一把打开。
“有人呢!”李如萍嗔道:“没听见刚刚老百姓议论啊,大家还很封建呢!”
余飚咧了咧嘴,不过这偷偷摸摸的更加有趣,更浪漫,在一起的时候,趁人不备,捏捏摸摸,虽然经常挨李如萍的绝技小掐手,他倒是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