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调动军团的命令很快便被签发,但实际上诺里克人的军团直到近一个月后才正式驻进了特罗布山口的营盘。而这个时候,得了克里格许诺的特罗布长老们便顺理成章的带了亲族们又重搬回山里躲起来,只留了些机灵的小伙子在营盘里看着山外那些要不了多久便会成熟的粮食——照了长老们的意思,若是这些粮食给迪德人掠了去便算了,若是给诺里克人收了,自然有克里格给他们做主帮他们收回粮食的价码。
知道了长老们的心思,克里格又好气又好笑,直叫提图斯给山口营盘里的军团司令说只管等粮食熟了便全部收了作为军团存粮——相比于从后方通过特罗布山谷运粮或者通过港口运粮,这到省了不少运费。
而南边的诺莫军区,自打那些来自西部教国的人见识了诺莫瑞根城的富庶肥沃,又回到家乡大肆炫耀后,便常常有形形*的人这边寻发家制富的机会。而诺莫军区的军区司令也不拒绝,毫不客气的将其中强壮善战的人马依据各自的民族国家编制成队发了薪饷直接派到皇帝的大营里听候调遣,那些体格略弱的则在军区外围适宜耕种的土地里划分了田地建设了村落,和诺里克人一起做了农兵。
而西部教国既然得了诺里克帝国的许可在诺莫瑞根城建了护教军,便毫不客气的开始扩充这支军队——当初和诺里克皇帝商定的约定里,护教军的“护教骑士”数量被规定在百人,而西部教国则全不羞愧的利用约定里的漏洞,在编制了百名护教骑士之后,又额外为每名护教骑士配了四名扈从和十名伴当——这样,这支护教军的实力变增加到了一千五百人。
对于这种明目张胆的扩军行为,诺里克皇帝只当看不见——尽管这一千五百人并不是听从他的命令的军队,但考虑到眼下敌人随时可能到来的情况,那些来自外族的军队到是越多越好。
另一个加强了皇帝军力的情况,便是来自沃伦自治领的雇佣军团。
从法理上说,沃伦自治领是古诺里克帝国治下的一座城市。然而这座城市远离帝国疆土,独处孤岛之上,在帝国衰落时不得不独自面对野蛮人的侵攻,而后又不得不独立在四周寻找盟友以求生存,在情感上便远离了诺里克人。
而当帝国恢复了实力,开始探察那些仍旧忠于帝国的疆土时,考虑到帝国所拥有的强大海军,沃伦城便仍旧依附于帝国的统治。不过,这些独立的人们依据了古诺里克帝国的律法,便依旧保留了由城市居民推选城市元老会的权利,并保持了高度的自治——除了赋税、外交和宗教上的关系之外,沃伦自治领和诺里克帝国到并没有多么紧密的关系。
而后,随着自治领在帝国海军庇护下之间变得富裕强大,进而拥有了自己的舰队,这个自治领便越发急切的翼求独立了——如果能够抛开帝国独自和西部诸国交道,他们毫无疑问能够获得更多利益;而如果能够抛开帝国的教派,依附于西部教国,他们所能得到的庇护也更加实在和及时。
然而帝国的海军仍旧是整个文明世界里最强大的,不止沃伦的舰队无法抵挡,便连北海人也不敢轻易和帝国舰队作战,而沃伦偏偏又是个海岛国家,主要的收入便是贸易收入——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沃伦人便只能一边小心翼翼的发展着自己的海军,一边谨慎的不断寻求更大的自治权。
这一次,在接到了帝国皇帝的征召令后,沃伦人便狠狠的在元老院里大吵了一通——无非是要不要响应征召令前去参战。支持者认为此时公开拒绝征召,毫无疑问是愚蠢而冒险的行为——只要帝国腾出手来,必然会狠狠的报复这种背叛行为,而这种报复是现在的沃伦城承受不了的。反对者则认为这是帝国最虚弱的时刻,正好适合沃论人彻底独立——即便帝国能够顶住迪德人的进攻,也势必元气大伤,没有余力来征讨他们。
在持续了十几天的争论之后,最终认为仍旧应该忠于帝国的那一派便占据了上风。这种微弱的优势源于一次意外事件——支持出兵援助帝国的一位元老在发表演说的时候被人以十字弓射伤,而这种卑劣的行为顿时在整个沃伦城掀起了滔天巨浪,反对派就此被彻底压倒,而出兵的提议则以微弱优势取得胜利。
这一胜利的结果是,一名元老带领了足足五千名沃伦水兵乘坐舰队到达了诺莫军区,进而北上进入东部军区加入皇帝的军队。在很早的时候便由于人口稀少,沃伦人采取了“以投射武器尽可能的打击敌人,避免肉搏战”的策略,结果到他们强大起来时,他们那些装备了精良十字弓和巨大盾牌的士兵也由此声明远播。
而这一切大局的变动,似乎都和克里格全无关系。此时在特拉波要塞里的克里格,仍旧在每天不停的操练着他麾下的两个兵团——在这种近乎偏执的训练下,军团战士们的协调能力也在每日增长着。
而另外一方面,在上报过西塞罗军区司令后,斯洛博丹也带领他的工程师们为克里格造出了足足十具大型抛石塔。甚至,在经过了提图斯的秘密许可后,斯洛博丹等人开始将诺里克人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使用投射器械的技术和原理有保留的传授给克里格所选出来的桑格尔残兵——这样,和迪德人会战时,在前线操作抛石塔的将会是桑格尔人,而不是斯洛博丹和他那些久经考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在表面上一片大好的局势下,提图斯仍旧脸色惨白的每日审查来自各地的密报——尽管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但事实上诺里克帝国军情处和迪德人的秘密警察部队之间的较量已经开始,而双方的指挥者便分别是提图斯和迪拉杰尔。
情报探察、地图绘制、消息传递、投毒、暗杀、纵火、散布谣言、伪装叛逃,所有的诺里克人所熟悉和不熟悉的各种手段均在暗处不动声色的施展着。有时一个诺里克军团的草仓失火,有时几个行脚商人被暗杀——对于那些神经迟钝的人来说,这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意外或者不幸,而对于提图斯来说,这却代表着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或失败……
这场旷日持久的间谍战里,并不只是诺里克人和迪德人——似乎是出于对诺里克人的不信任,西部教国的一些教士也担负起了打探情报的任务;那些来自诺里克帝国盟国的军团和那些来自遥远西方的志愿者里也总能找到些闪烁其辞目的不明的人;甚至沃伦的雇佣军团里也能找到些居心叵测的……
而所有这一切都还仅仅只是小麻烦。真正让提图斯头疼的是,由于军情处在东部军区的总部设在南部的柯尼卡城堡,而他本人则在特拉波要塞,情报传递的迟滞性便成了最大的缺憾——这常常导致他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而谍报人员执行时却总是慢了半拍,进而导致军情处在与那些各国的谍报人员对抗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便捷的办法便是将军情处的总部搬到特拉波要塞。但是这种大规模的行动必然引起迪德人的注意,而在几乎全是桑格尔人、北海人和特罗布人的要塞里突然搬进一批诺里克人也必然会很显眼——更使他忧虑的是克里格的态度。如果自己对克里格有所隐瞒,那么一旦被揭穿,克里格的反应完全可以想象;但如果自己并不隐瞒,谁又知道这个直爽而尚武的蛮子会对“一群探子住在自己眼皮底下”怎么看呢?
就这样,提图斯便在极度不适的情况下又忍耐了一个月,继续遥控着军情处和敌人的谍报战。
然而,当一份密报送到提图斯面前的时候,皇帝密使终于忍不住了——迪德人成功的在柯尼卡城堡的水井里投毒,造成了超过一百人中毒。虽然由于医师的及时救治并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而水井也很快的被净化,但提图斯仍旧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根据密报,他派出去的探子只晚了一步,就可以抓到迪德人并阻止这场投毒。
最后,提图斯不得不悄悄找到了克里格——在全面的权衡利弊后,提图斯认为这种事情想要长久的瞒住克里格是不可能的——而从克里格的性格来看,还是直接把事情告诉他比较好。
出乎意料的,在谈及此事时,克里格既没有惊讶,也没有愤怒,反而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并主动表示如果有需要可以提供快马。
在反复几次确认后,提图斯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关键所在——在桑格尔人的脑袋里,并没有把“军情处的探子”和暗杀、纵火、投毒之类见不得光的手段联系在一起。对于克里格来说,打探情报就意味着骑上快马迅速的找到并盯住敌人的军队,及时汇报敌人的动向——这也是克里格主动表示要提供快马的原因。
对提图斯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而克里格的单纯也为提图斯打开了一扇解决问题的大门——他终于可以明目张胆毫无顾忌的调遣军情处的探子们了。
十天后,大约百来名目光锐利的轻骑兵大模大样的带着他们的家眷亲族搬进了特拉波要塞。所有要塞里的人都知道这些人是军情处最好的探马——但没人知道的是,这个极其重要的情报让迪拉杰尔足足头疼疑惑了三天;更没人知道的是,那些轻骑兵固然是很好的探马,他们的家眷亲族才是真正致命的存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