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们已经明白,人类本为一体,应该关爱众生。接下来的问题是:在人性底部,是否藏有关爱的潜能?
问题很大,直接指向“人是什么”。因此,不可随口一答,掉以轻心。
我在上文已经说过,脆弱的人类之所以还值得自重、自保,第一理由是具有其他物种所不具备的优势:善良天性。
请注意,我说的是“天性”,也就是与生俱来,而不是情势所需,环境所迫,不得不然。
如果人类确实具有与生俱来的善良天性,那么,关爱众生也就成了一种发乎本能的自觉行为。倘若如此,人类也就太高尚、太可爱了,我们身为其中一员而深感骄傲。倘若如此,我们来到世间做一次人,哪怕时间不长,也值了。
人,真有这么好吗?
答案居然是肯定的。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中,首先肯定人有善良天性的,是伟大的孟子。
他在《公孙丑上》中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也就是说,一个人突然见到小孩子要掉进井里去了,就会立即惊动内心深处的同情,伸手拉住。这种内心深处的同情,是一种即刻迸发,既没有考虑到要讨好小孩子的父母,也没有考虑到要在亲朋中留个好名,更不是因为不想听孩子的惨叫,就本能地伸出手来了。
在孟子看来,只要是人,都会这样。因此,在那井口及时伸出来的,是人类之手,天性之手。
除了井口的“恻隐之心”,孟子认为,人还有其他几项天性,那就是“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对这几种“心”,他进行了理论上的彻底包抄,主要是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一、这几种“心”,人皆有之,是全覆盖,没有例外;
二、这几种“心”,唯人有之,是人与禽兽的最后界线。
“人皆有之”,加上“唯人有之”,这就直接通向了哲学意义上的人的本性。
顺着这个思路,孟子认为,人的很多才能和知识也是自然赋予的,不需要学习和思考就已经具备,他称为“良能”和“良知”。他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这就揭示了来自本性的两个特点:“不学而能”、“不虑而知”。
那么,这种“人皆有之”、“唯人有之”、“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本性,又来自于何处?
孟子的回答很简单:天。
他把“心”、“性”、“天”这三个概念完全打通了,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上》)
孟子还在这三个概念之间呼唤出了一种“气”,那就是“塞于天地之间”、“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
这一来,他让具有善良天性的人变成了“大丈夫”。
其实,这正是“天地元气”所做的大文章。
二
孟子对人类善良天性的肯定,使我们联想到“性善”还是“性恶”的讨论。
“性恶”论的代表者是荀子。其实孟子和荀子虽然同用一个“性”字,所指的范畴并不相同。这也是中国文字的简约传统所造成的迷误。
孟子的“性”,是指人们潜于知觉之下的深层本性;荀子所说的“性”,是指人们浮于世俗之间的生活习性。本性与习性,本来就不是一回事,而且两者还存在着互相摆脱的机制。
主张“性善”的孟子,表现出一个哲学家的高度;主张“性恶”的荀子,则体现出一个教育家的责任。
孟子着眼的,是人类与禽兽的终极区别;荀子着眼的,是人类内部的好坏区别。当然,前者更为根本。
人之为人,有许多不同层次的问题。孟子坚定地把最高层次作为自己的思考核心,永远在探询最初元、最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他所说的善良,不是道德,不是训条,而是本性、天性。
我们在“学习”善良的时候,必须明白,善良的教科书不在别处,而在自己的心底;善良的教师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三
为什么大家那么匆忙,总是没有耐心在“人”字面前多停留一会儿?大家绕开它,穿过它,无视它,只想快速进入那一排排对立的阵仗。这些阵仗,都是对“人”这个整体概念的分割。
“人”被分割了,人的善良天性也就无处栖身。于是,世界变得狞厉起来。
因此,大家还应该回到孟子的那个井口。
其实,我们都有过孟子井口的体验。
一些平日看起来浑浑噩噩的人,突然遇到他人的危急,也会本能地伸手。
对此,我在二〇〇八年五月的汶川大地震期间感受颇深。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成都市上千名出租汽车司机在没有接到任何指令的情况下,立即开车到都江堰重灾区义务抢救,“出租车”全都成了“救护车”。据成都的市民说,这些司机,平日被称为“的哥”、“的姐”,有时也“绕道收费”,印象并不太好,怎么顷刻之间全都变成了救灾勇士?显然,他们心底的一个暗窖被打开了。暗窖里藏着的,正是他们连自己也不知道的善良天性。所以,那些天,这些“出租车”被“天”租用了,被“天性”租用了。
在救灾的壮举中,还有一些真正的英雄,平日居然是“不良少年”、“问题青年”。
他们心底的暗窖,也被打开了。
其实此刻的他们,是始元状态的“人”。
照例,每个人都有可能回归珍贵的始元状态,但在平日,他们心底的暗窖都被封闭了。一封闭,就会对自己的天性茫然不知,对别人的心灵猜忌多多。
是什么东西把善良天性封闭住了?孟子已经提供了井口的答案。他肯定那个伸手救小孩的人完全处于“无缘无故”的本能状态,所以才是真正的人;相反,那些被各种“缘故”、“理由”、“逻辑”支撑着的感情和动作,却背离了人的天性,不值得看重。不管在哪里救人,施救者都不应注意被救者的身份、血缘、亲情。一旦注意,就降低了救援的等级。在中国现代鼓吹“阶级斗争”的年代,做任何好事都要查询对方的“阶级出身”,那就是对善良天性的撕裂,根本说不上真正的好事了。
只要停止撕裂,我们就能发现,所谓善良天性,就是潜藏在心底的“无缘无故的爱”。
四
我很喜欢“大爱”的说法,这个“大”,就是无边无际、无缘无故、无穷无尽。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有大爱的无限动力,千万不要用重重叠叠的井盖、绳索、围栏,把这种与生俱来的无限动力堵死了。
在这点上,我们必须以人类的名义拯救自己,以天性的名义释放自己。
大家不妨静下心来细细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到大,曾经对多少不同的生命形态倾泻过欣喜、怜惜和同情?这就是我们善良天性的证据。何不一一捡拾起来,细细拼合,重建自己对善良的自信?
对善良的自信,也是对生命品质的自信,对人生价值的自信。
即便在儿时,你曾经舍不得花蕊枯萎,花瓣脱落;你曾经舍不得蝴蝶离去,蜜蜂失踪;你曾经舍不得小猫跌跤,老牛蹒跚;你曾经舍不得枫叶满地,晚霞退去。
即便在儿时,你喜欢看阿姨们花衣缤纷,你喜欢看叔叔们光膀挑担;你不忍听小孩子因饿而哭,你不忍听老人家因病而泣。
这一切,谁也没有教过你,你所依凭的,只是瞬间直觉。这些可贵的瞬间直觉,便是善良天性的无意泄漏。
待到长大之后,你在重重社会规范的指引下学会了无数套路,天籁渐失,童真渐远,心肠渐硬。有时,甚至还会铁石心肠,干下一些事情。时间一长,你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贮备着足够的善良天性。深夜扪心,觉得还有贮备,却已经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奉献出来。
终于,你娴熟了处世规则、制胜计谋、生存韬略、公关秘诀。这每一项都让你殚精竭虑、心智充塞,却很难再有善良天性的地位。
因此,王阳明先生提出了“致良知”。良知是藏匿深处的善良天性,王阳明先生确信它的存在,要求把它采掘出来。这个“致”,就是推开种种堆在上面的规则、计谋、韬略、秘诀,一下子找到暗窖之门,打开,捧出,展现在光天化日之下。然后,云蒸霞蔚。
据说,很多人进了监狱,原先堆在暗窖门上的种种东西都被“没收”了,才流着眼泪打开那道门。这有点迟了,他们终于记得原来自己曾经有过的善良天性。但其实还不算迟,只要打开,捧出,生命品质又出现了,与世界上每个人沟通的渠道也疏浚了。虽然身陷囹圄,却已心灵复归,比在外面的志满意得,更像个人。
对多数人来说,当然不必在这种困境中才“良心发现”。随时随地,都可以停步冥思,发现良心,发现良知,发现天性,发现自己。
一个人,其实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成功和狼狈,却可能比自己想象的更善良、更优秀。
善良天性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由衷地欣赏和赞美一切生命。不管这个生命处于什么状态,是稚嫩还是衰老,是粗粝还是精致,是偏侧还是端正。
欣赏和赞美,并不是指包容和宽待。
包容和宽待,出于居高临下的气度;欣赏和赞美,出于没有隔阂的真爱。
例如,对待家人,包容和宽待当然比吵架和分离好;但是,倘若宣称要对家人“包容和宽待”了,说明这个家庭已经缺少真爱,有了麻烦。
有人说,这中间的麻烦,在于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我们才要包容和宽待。这种说法,似是而非。
其实,正如前面说过的,差异,恰恰是我们欣赏和赞美的重点。
人们由于太自我,常常会把这种差异看成是别人的“缺点”。其实别人的“缺点”,很可能是自己的“缺漏”。或者,是欣赏所必须的距离,赞美所必须的移位。
一个不错的丈夫在暗暗自语:“妻子不错,但有三方面的缺点,我应该宽容。”但是,这位丈夫不妨再往深处想一想,说“三方面的缺点”,以什么为坐标?真是缺点吗?为什么不把它们当做特点,来细加品味?如果反过来,妻子也能把你的“缺点”当做特点而满眼喜悦,你们的关系是否会升上一个新的台阶?
正因为有性别差异,人间才有生死爱情;正因为有代际差异,人间才有冥思泪痕;正因为有文化差异,人间才有琅琅书声;正因为有城乡差异,人间才有不同风景;正因为有日夜差异,人间才有朝阳繁星……
人们喜欢高山峻岭,因此也“宽容”了前面的茫茫沙漠。但茫茫沙漠哪里要谁“宽容”?它的宏伟苍凉正是大地的本义。
人们喜欢碧水海滩,因此也“宽容”了夜间的惊涛骇浪。但惊涛骇浪哪里要谁“宽容”?它的豪迈声势正是大海的真相。
总之,我们没有资格在各种差别间挑剔、批判,而需要对不同生命欣赏和疼爱。
五
如果我们能对不同的生命欣赏和疼爱,那么,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天性也就会积聚在一起,熔炼成一体,锻铸为一种强大的“集体念力”,无事不成。
这也就是以善良为契口的“正能量叠加”,足以创造世间奇迹。
我至今仍然不太相信那种拟人化的超世神力,一直期待着更多可靠的证据。但是,对于以善良为契口的“正能量叠加”所创造的世间奇迹,却深信不疑。有些佛庙、道观很灵验,我觉得秘密不在于那些塑像,而在于千年朝拜者的意念凝结。那么长时间、那么多信众所奉献的虔诚,已经构成了一个力学气场,所产生的结果让人惊叹。
力,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当它进入心理学领域,那就会出现物理学仪器很难测定的运行图谱。
我们未必有机缘参与救苦救难的壮举,平日可做的,也就是把点点滴滴的善念、善行积贮起来,投入正能量的溪流。而且,不让这溪流阻塞和污染,而是干干净净地去寻找别处同样的溪流。
找到了,会合了,最后是否能汇集成长江大河,润泽大地?那就只能祝祈了。祝祈也是一种念力,因此也是一种投入。
总之,相信善良,秉持天性,点点滴滴,日积月累,这是人生最美的出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