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蒹坐在有些颠簸的马车里,不时轻轻的用手掀开车厢右侧壁的挂帘,向外偷偷的瞄上几眼。
四个月前,她还在陇西董氏的庄园内带着一群女仆纺缣。作为庶出的董氏女,她的地位也就比这些奴仆们高那么一点而已。
那天,当她将所有纺好成匹的缣布抱到庄园管事的屋子里时,恰好被来庄园选人的族老看见。族老觉得董蒹的长相和身材都不错,年龄也挺合适。然后,董蒹的命运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族里来了一群中年妇人,先是给董蒹验身,确定她是黄花闺女之后,立即强行将她从头到脚的洗了一遍,然后为她换上绢帛做的华丽衣裳,再用马车将她拉回了董氏府中。
在董氏府中,一群人教导董蒹各种礼仪,还有读过书的族长特意为她取了现在的这个名。董蒹原本是没有名的,她在城外庄园内带着女仆纺缣,因此常被庄里的人称为董氏缣女。族长以缣为音,给她取名为蒹,并且正式的记在了族谱之内。
蒹,语出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是个极好的名。
董蒹在学了一些基本的礼仪后,便被一队家兵护卫着一路向东,经过一个月的辛苦跋涉,终于抵达了雒阳。当她从雒阳城那高大雄壮的门洞下走进大汉帝国最为宏伟的城池时,心中却是充满了紧张和恐惧。
在雒阳的太尉府中,董蒹见到了高高在上、令人生畏的董太尉,也就是她的族叔。当时,杨定还未抵达雒阳,董卓并不知道吕布另起门户的事情,所以他对董蒹的态度还算不错,不仅让府中女仆好生侍奉董蒹,还赐给董蒹不少的珠宝。
然而,董蒹的好日子还没有过多久,杨定回来了。大家都说吕布不会娶她做妾了,她在太尉府中的地位顿时一落千丈。原本得到的那些赏赐,被董卓的女儿全都拿走了。董蒹不敢有任何的反抗,因为董卓的女儿嫁的是牛辅,而牛辅被吕布欺负的厉害,她是在替自己的夫君变相报复吕布呢。
一个没人娶的族内庶女,在规矩森严的刚刚改过名的相国府中又怎么可能有什么地位呢?所以,董蒹身上原本华丽昂贵的绢帛衣服也被人抢走了,她换上了质地粗糙的衣服,在相国府中成了地位卑微的侍女。
一个月后,府中来了一位身份重要的客人,在拜见过董相之后,董蒹的身份再次发生巨变。
董卓亲自带着许多礼物来见董蒹,告诉董蒹她不久就要前往河东见到吕布,而吕布已经是朝廷加封的天策上将军,身份非常尊贵。董卓特别提醒董蒹,今后进了吕家门,要小心做人做事,处处听从吕布正妻严氏的命令,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做一些拉近董氏与吕氏关系的事情。
董蒹只不过是个什么也不懂的十八岁的庄园纺缣姑娘,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却经历了两次人生的大起大落,这让她在离开雒阳时,心中充满了对未知命运的害怕,还有一点点的憧憬。
妾生庶女能够嫁给位比九卿的实权将军为妾,这已经是让天下无数女子都眼红和羡慕的结果了。若非董蒹出身陇西董氏,有董卓这么一个远方族叔,她又怎么可能实现如此华丽的一次人生转变?
与人为妾又如何?没听说过"宁做大户人家的丫鬟,不做小户人家的女儿"这话吗?
有汉以来,还没出现男女大防这类狗屁说法,当董蒹坐在车中一路摇晃着抵达永安的第一天,吕布就亲自前来问候和看望了她一次。
吕布的个子很高,足有八尺多近九尺。
吕布长的很英俊,有着宽阔明亮的额头,斜入发鬓的浓黑剑眉,锐利有神的眼睛,高挺悬隆的鼻梁和薄厚合适的嘴唇。
吕布说话的声音很有穿透力,既不尖锐刺耳,又不低沉沙哑,而是那种不疾不徐、中气很足的声音,落在董蒹的耳朵里,每一个字都显得那么清晰。
初次见面,董蒹不敢多看吕布,她把头低下来,努力做出温婉娴静的样子。
董蒹不知道吕布在她到来的第一天就来看她的原因,若是她知道了,只怕会更加的害怕和不安。
吕布虽然同意娶董氏庶女为妾,但他也不是个捡破烂的,他要亲眼看看董氏女的样貌,若是长的像董卓那样又黑又矮又肥,吕布可是会翻脸的。
幸好,董氏族内送来的这个女子相貌姣好,肤色正常,身材修长,符合吕布的心意。
既然吕布表示满意,那么董蒹的地位自然再度的上升了。
大军从永安开拔时,董蒹的马车被安排在唐姬乘坐的那辆马车之后,原本负责侍奉唐姬的两名宫女,有一个被临时安排过来侍奉董蒹。一路上的饮食,董蒹也与刘辨和唐姬相同。
蔡邕非要和卢植挤在同一辆马车之中,说是要向卢植讨教象棋,这样的要求不算过分,也没人会去阻拦。
马车里面,蔡邕小声的问卢植:"你就看着他把废帝带往北方?"
卢植没有回答蔡邕,反问道:"你去见过废帝了?"
蔡邕点点头。
卢植又问蔡邕:"你觉得废帝脸上的气色比之雒阳时如何?"
蔡邕想了想,老实回答说:"废帝脸上气色红润,眉宇之间闲淡自如,看上去比在雒阳要好许多。"
卢植再问:"如今关东三路讨董大军已经开始行动,若是废帝还在雒阳,你觉得他还会活着吗?"
卢植这个问题,让蔡邕有些想不通,关东三路联军讨董跟刘辨能不能活下来有什么关系吗?
卢植知道蔡邕只是个学士,而不是政客,所以小声的解释说:"三路联军讨董,一旦董卓觉得危险,他就会担心废帝落入联军手中给他造成麻烦,所以董卓一定会杀掉刘辨的!"
蔡邕回忆了一下当初董卓杀袁隗和袁基两家人时的惨状,顿时默然不语。
卢植接着说道:"吕奉先此人,既有大志向,亦有大胸怀。他曾直言不讳的告诉我,既不会拥辨为帝造成大汉的分裂,也不会将辨作为货物易与他人,他只是想让这个命运多舛的少年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好好的活下去。我觉得,这是他的心里话。如今天下之大,能让刘辨像个正常人一样活下去的,恐怕也只有吕奉先了。"
"吕奉先此人,还真是让人无法猜度琢磨啊!"蔡邕由衷的发出一声感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