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来到庄园内的一处湖心亭内坐下,袁耀颇为意外地看了一眼魏忠贤,笑着问道。
“属下多谢主公栽培!”魏忠贤听到袁耀的话,二话不说就直接谢恩了,骤然降临的惊喜让他浑身的细胞都感到了愉悦,笑得像朵花。
一旁的和珅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是见到魏忠贤的模样,脸上露出了一丝慎重。
这小子不仅顺势接下了一个重要职位,而且还顺势感恩戴德地拍了袁耀的马屁,这让作为专家的和珅瞬间感受到了压力。
是个难缠的对手,看来要小心了。
“情报机构的名字就叫西厂吧,你就作为第一任厂督,下面的分别是档头和万户、千户、百户...”
“这个机构对内有体察万民,监察百官之责,对外要负责情报打探,卧底,暗杀,刺杀,属于我的私人部队,你只需要对我负责就行。”
袁耀想了想,没有起名才能的他,直接用了明朝的监察机构之一西厂,而且根据目前的乱世,直接扩大了西厂的权利和职责。
嘶!
先不说大喜之下叩头谢恩的魏忠贤,就连一旁的和珅都深吸了一口气。
西厂!
和珅可不是袁耀,当他听完袁耀对西厂的定义过后,十分清楚这是一个多恐怖的机构,无论是职责和权利,还是涉及的范围,都让他震惊。
当然。
震惊之余,和珅更多是浓浓地羡慕。
“和珅。”看着和珅的神色,袁耀不由得暗自好笑,心中开始琢磨和珅的安排。
“主公请吩咐!”见到魏忠贤受到重用,和珅连忙恭敬地回应,诚恳的模样,让人一看就感觉是可以托付重担的忠臣。
“以后你就当我的管家吧。”袁耀想了想,认真地说道。
“愿为主公效死!”对于袁耀的安排,和珅想也不想便直接表了忠心。
和珅斩钉截铁地模样,魏忠贤也是眉毛一挑,死死地望着和珅,专注的眼神地带着严肃,这是对同等对手的尊敬和重视。
“以后我所有的钱,就给你了。”看着和珅答应得这么爽快,袁耀补充了一句。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本来庄重的和珅,在听到袁耀这句话过后,比起魏忠贤还要激动,一身肥肉颤抖之下,直接匍匐在了地上。
原谅我,我就是金钱的奴隶!
和珅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到钱的时候,就不自然地兴奋了起来。
当袁耀提到所有的钱的时候,和珅感觉骨子里那股刻骨铭心的酸爽从灵魂深处而来,好像有一种神秘地未知力量在看不见的前方,向着他不停地召唤。
袁耀的所有钱...那是一个令人飘飘欲仙的数额,刚刚受到重用的魏忠贤,不知怎么的,一听到所有的钱,魏忠贤心底莫名升起一股嫉妒。
不过,权利就是一切。
魏忠贤回过神,想到自己既然被任命为厂督,那么就不能让主公失望。
尤其是那些不服管教的世家大族,魏忠贤决心将抄家灭族发扬光大,既然他魏忠贤坐了厂督,那么再主公的地盘上,就只能有一个声音。
也只能有一个地主,其他的统统都是我的菜。
袁耀并没有理会两人的小心思,最后并没有将和珅任命为官,其实袁耀也有自己的考虑。
刘基是军师,虽然没有特定的官职,但还是官方的人,戚继光已经是水师大都督,魏忠贤又被任命为西厂厂督,都是官面上的人。
最后一个和珅,袁耀并不打算让他出仕,毕竟现在自己还年轻。
和珅也算得上是足智多谋,而且对于人情世故很老套,这样的人留在身边,对于袁耀以后的路肯定有帮助,毕竟一旦袁术称帝,袁耀的身份就不同了。
虽然名义上是太子,但是实际上的权利却变小了。
不管在上面朝代,太子都是尊贵的,但是在尊贵的同时,个人的权利却十分薄弱,这个时候要是身边没有一个出谋划策的人,袁耀心中没有底。
至于以后的朝廷上,有刘基三人,其实就足够了。
安排了和珅与魏忠贤过后,随后,袁耀秘密地带着和珅与魏忠贤来到了昏君仓库。
在兑换了一艘郑和宝船过后,袁耀的昏君点消耗了10000点,还剩两万多的昏君点,袁耀打算全都兑换起来,然后召集人手开作坊。
两人在看过几本书过后,特别是和珅眼光一闪。
高粱酒的制作方法,和肥皂的生产,让和珅见到了里面的商机,这两种东西的效果如果和书上所讲的一样,肯定能够大赚一笔。
至于水泥的制作,和珅也很重视,但是并没有袁耀那般重视。
毕竟比起消耗钱财来搞建设,和珅更喜欢以垄断的方式去发展商业。
钱,才是和珅前进的动力。
相比和珅,魏忠贤对于新版造纸术有点想法,他觉得此事可以和刘基去商量一下。
当魏忠贤看到新版造纸术的时候,他有一种直觉,如果将此事告诉刘基的话,将会对他抄家灭族的工作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袁耀则是对水泥和粮食种子情有独钟。
粮食才能养活人口,水泥可以让对手绝望,作为一个打算以防守为主的人,袁耀主观上更倾向与水泥的制造和人口的发展。
经过三人一番商议过后,袁耀留下了上万的昏君点,用来作为来年春耕时候的种子,其余地全都换了各种各样的人工机器。
其中水泥搅拌机四台,新版造纸术两台,酿酒机十台,肥皂机二百多台。
袁耀将这些兑换出来过后,和珅与魏忠贤两人便各自忙碌了起来。
和珅则是大规模地在芍陂庄园外到处招工,魏忠贤则是拿着新版造纸术的书前去找了刘基,整个九江郡由于袁耀的回归,以及大量人口的流入,变得热闹起来。
......
南阳郡。
袁术在召回孙坚旧部过后,也同时得到了黑山军和南匈奴的援军,刚刚在兖州立足的曹操赶走了朝廷派来上任的兖州刺史金尚。
当金尚逃到南阳投靠袁术,将曹操抗拒朝廷的消息一说。
作为南方领袖的袁术顿时明白了,他北上中原的时机已到。
秋收的麦子才刚刚成熟,等待许久的袁术,点齐了兵马,倾力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