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岭啊,听说城里可不准私自销售这些东西,一旦发现是要被没收的。”刘主任吞吐了一口烟气,说道。
“刘叔叔,你放心吧。我有办法,他们不会没收我的。”刘主任是卧虎岭大队另外一个生产队的,那儿相邻几个生产队的人,都姓刘,俨然卧虎岭第一大姓。
“好吧。对了,你是大学生,这个证明你来写吧。”刘主任此前不是故意要卡安岭,此时的安岭,已经拿到了大学的通知书,真要说起来他还得好好巴结。他此前的问话,主要是告诉安岭这事儿有风险,既然安岭有办法,他就没什么好劝的了。
至于这个证明或介绍,本来他可以写。但他突然想起,安岭这个证明内容有些特别,他从没有写过,所以这个老狐狸灵机一动,把这任务交给了安岭。
如果安岭真是一个这个时代的高中生,哪怕就是考上了大学,也未必会写这种介绍证明文字。但梦境中的安岭,可是教了一辈子高中语文的,而且在文学、应用写作等与文字有关的领域,成就都不小,否则也不会称为作家兼“杂家”了。
于是,在一张有着“青山县望坡区凤栖公社革命委员会”的红头子文件纸下方,安岭拿起刘主任的铅笔,大大方方地写下了重生以来的第一份文字:
证明
兹有凤栖公社卧虎岭大队应届高中毕业生安岭因考上天西师范大学家贫无钱上学,特上贵处销售自用土特产以换取必要学费,请支持为谁。
特此证明
青山县望坡区凤栖公社卧虎岭大队革命委员会(章)
一九七九年八月十二日
“哎呀,安岭,你这字儿真漂亮啊,真不愧是大学生!”安岭刚写完最后一个字,刘主任的赞美声就响起了。
……
去卖土特产这事儿,是安岭深思熟虑的结果,当然前提是征得了父亲的同意。也唯有如此,才能把上学前的这近二十天时间,变成现实的利益。
虽然卧虎岭大队距离县城不到二十里路,但大队的农民想要进城去一趟,几乎不太可能。平时想要去赶场买个什么东西,都只允许到公社,最远不过到区上,至于去县城,只有大队主要干部才有可能,因为县上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四级干部大会”,这是大队干部进城吃油大的唯一机会。当然,作为干部,他们平时也可进县城,但事实上他们去得比较少,而且还得给公社请假。
此外,普通农民不但人身自由上不能进县城,哪怕进了县城,也不能去随便卖东西,虽然这个时代没有“城管”,但却有“市管会”。市场上能够卖的东西有哪些?蔬菜,可以,鸡蛋,可以,自用的用背兜背着的少量大米可以,其他少量杂粮可以,但前提是本乡本土,数量规模极小,如果超过这一规模,如果想进县城销售,基本不太可能。
但安岭却想到一个走“官路”的办法。你是不准私下卖吧,但我现在带着公家的证明来卖,有根有据啊,你看着办吧。此外,自己刚刚考上大学,来县城筹一点学费,天经地义吧,难道你要让别人因为没有学费而上不了学?
拿到了证明,安岭一高兴,把一包红芙蓉全部送给了大队革委会主任,“谢谢刘叔叔啦。”安岭道谢是真诚的。
回到家的安岭,便开始盘点自己家里的“本钱”了,计有山核桃、山木耳、干菌子、柿饼等物,以及从母亲那里暂借来0块钱。
贩卖山货,只是一个方面。安岭的重点,是贩卖布票。
年龄稍大的人才知道“布票”是什么东西。至少在1986年之前,物资供应紧张,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买粮食要粮票,穿衣要布票,买肉要肉票,买由要油票;甚至农村里用的“煤油”,也需要“煤油票”。当然,粮票、肉票、布票,以及糖票、自行车票,其他各类票证等,是定向供应给城镇居民的,农民,基本享受不到。
梦境里的安岭,曾经在1980年跟着一个老乡在青山县和龙南市之间倒卖过布票与粮票。
这个时代的华国,有一样东西是全国人人平等的,这就是布票,无论成人小孩,每人每年的布票均为一丈五尺。这一丈五尺的布票,可以在供销社或百货公司去扯一丈五尺的布,这便是一个人一年的衣服所在。至于买床单、枕套等物,也需要一定量的布票。
这一丈五尺布能做什么?成人一套衣裤,大约就需要一丈二,余下的可以做鞋面、内裤等,也即一人一年一套刚好。
但这个定量虽然全国人人平等,事实上却是农村人因为没钱买(扯)布而有节余,而城里人因为基本生活有保障更喜欢穿着打扮导致布票明显不够使用。
于是,这种本来无价的证券便有了黑市交易。
梦境中的记忆,县城的布票,大约在1角至1角分一尺左右,至于省城,则在1角5分至1角7分左右一尺,而卧虎岭这种农村的布票,每一尺只能卖到8分钱,而且还必须到凤栖公社去黑市交易,这样,安岭如果出面收购,每一尺布票最低可以获得分钱差价,而且农民手上只要有余票,都会卖给安岭。
把各个环节都想了一遍,安岭开始走村窜户收购。
安岭的本钱,只有从母亲那里要到的0块钱。所以他去乡邻家里收购的时候,凡山货类一律先欠着,从城里回来再支付。凡布票就直接给现金收购,因为这东西属于非法买卖,只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过后不认。
所以经过大半天的走村窜户,安岭不但收购到了数百斤山货,还收购到了0块钱的布票。
0块钱的布票,正好是5丈,50尺。
此生的安岭,没做过生意;梦境中的安岭,同样没经过商。但这并不妨碍安岭把这事儿做得十分成功。
8月1日,安岭开始了他梦醒后的第一次商旅之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