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好啦。大家都是同志,互相切磋,点到为止。”县委书记马德平终于出声制止了两人的火药味。
因为他也相信了安岭的解释。
因为县委在接到华办与国办的案情通报后,县委办主任王威田又找来了几年前《华夏日报》及全国大报刊登的有关安岭事迹的文章,那上面,同样讲到安岭赤手对付持刀劫持人质的匪徒,这次,安岭又遇到三个持刀劫匪,都是很轻松地将其击倒或抓捕,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安岭同志有一身的武功啊!
马德平有如此理解,其实也得益于去年电影《少林寺》的火爆。
“特别是安岭同志,就不要与雷敬超同志置气了。因为你不知道,中午吃饭时,视察组在问到冲白河公社有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办法时,公社却支支唔唔,什么办法也没有;由此我就批评了雷敬超同志几句,显然,敬超同志这是把火发到你这个分管冲白河农业经济的‘第一副主任’身上了!”
“毛啊,你受了气,就该找下面的人出气?”安岭很不屑这种动不动把情绪与矛盾都向下压的干部,不过脸上却表现出和风细雨,“哎呀,雷局长,雷大人,您就不与我们乡下小子一般见识了吧。我这是不知道您老心忧工作啊!”
安岭这话,嬉笑怒骂尽在其中,但听起来,貌似也可以正面理解。
“安岭,那你说说,冲白河农业经济方面,有没有什么思路?”马德平问道。
这时,安岭才好像反应过来,故作吃惊道:“祖书记,我不是交了三份文件给您么?您怎么没向县委马书记和视察组汇报?”
“我最近工作很忙,并没有看完你写的那些文件。”祖桂良找了一个借口,把自己的一切过失都掩盖起来了。而这个办事“拖沓”的借口,在华国是非常管用的。最多引来领导骂几句,但一般不会招致处分、降职等恶性后果。
既然祖桂良想“抵抗到底”,安岭也就不管他了,而是在马德平的追问下,把自己关于如何发展农业经济的思路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华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敢即“三农”,长期以来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就是梦境后期也没解决好。
再早时华国讲“以粮为纲”,此时亦有这样的指挥棒,虽然也在提多种经营,但力度却相当弱,也没多少地方看到效果。
华国农业最大的问题是,产量少了,农民没收入,而产量多了,不但没收入,甚至可能连本钱都会亏到没有。
因为丰收未必是一件好事。仅以猪肉价格为例,至少在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里,都一直处于摇摆之中,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养一头猪要亏一两百元钱,农民散养猪只算账不亏钱,是因为农民从来没计算自己付出的劳动,包括剩菜剩饭的价值。
当然此时安岭不会说这些太深层的东西,不要说马德平等人不懂,哪怕说给帝都的人,说给所谓经济学泰斗,他们都不会懂得这些。
因此,安岭只是从冲白河公社的实际,谈了一点现实可行的:
第一,发展特种种植业,适合种果树的地方,可以成片植成果树;适合发展竹笋产业的,都将其栽上竹子;特种种植业,就是向大自然要产量,要收益。
第二,公社牵头,以各大队为单位,成立饲养协会,传授饲养技术疾病防治,指导养猪、养羊、养鸡、养鹅等养殖产业,培养与扶持养殖大户,鼓励表彰养殖业先进个人与单位;
第三,公社牵头,成立竹笋、野山菌、龙眼等多种经常合作社,甚至可以成立初级加工厂,组织生产,外联销路。
第四,成立外出务工队或施工队,走南闯北,求发展,挣现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第五,鼓励农民到场镇经商,合理规划建设冲白河场镇,冲白河公社及附近公社,方圆10公里内,大约有万人可以到冲白河赶场,如果我们在界河溪流上架好桥修好路,说不定南滇省的群众也会到冲白河来赶场。到时,冲白河就可成为西岭南部的重镇,从而一举扭转冲白河偏远、落后的印象。
上次开会,安岭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没详细阐释,但安岭此次认真地给县委书记等视察组成员汇报,就要详细得多了。
安岭这个汇报,可以说极度震撼。
冲白河公社的干部,甚至产生了一个错觉,难道安书记是冲白河公社长大的,否则,他为什么对冲白河的山山水水如何了解?对于安岭说的那些办法,他们本能地觉得行,一定行,因为这些方法,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呢。
至于县委书记马德平,包括刚才向安岭发难的雷敬超,可以说更加震惊。
因为,站在他们那个角度,是大体上知道基层干部都是什么水平样的。可以说,全县除了安岭,就没有任何人能够把自己管辖的工作范围,梳理得如此逻辑严密,线条清晰,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
以安岭的思维看待农业工作,真正要下力气抓的,有很多方面,但每个方面似乎都较过去容易下手。不像过去,农业经济看起来就那么回事,不外是种养两个方面,但真要下手去抓,却发现很不容易抓到手上,很难见以效果。
“安书记,我有个问题。我觉得冲白河公社如果按照你说的这些方法,肯定能够搞起来,可我们整个西岭,又该如何做呢?此外,如果冲白河搞起来了,是否意味着以后农村工作就更轻松了?”
作为一辈子都在农业线上打交道的雷敬超,不是那种不识货的人,此时,他是真正被安岭一席汇报给折服了。
“雷局长这是两个问题。第一,西岭的情况,整体上与冲白河相似,但局部肯定有所不同。我个人以为,做农村工作,第一要让农民兄弟看得见摸得着;第二要注重引导而不是强迫,要尊重农民的选择;第三,要真正帮扶农民,在农资质量、价格等方面,要向农民倾斜,而不能出现坑农、害农之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