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是刘平蛮份内之事,他可不愿贾雨村指手划脚,抢了他的风头。
仿佛是一夜春风,一夜之间京师之中朝野上下几乎全部知道了贾环的事情。
而他们对这件事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对于朝堂中的文官和士子而言,震惊之余,对于贾环的事件该怎么处理,一如贾环所猜测的那样,大部分士子认为不该与柯固讲和,贾环的好,应从轻发落;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贾环该重判,比如楚文渊、冯紫英等一类人,羡慕嫉妒恨之类的心情交织,他们都很希望贾环被重判。
而至于皇亲勋贵之类的,听到这个消息,震惊之余,其实对该如何处置贾环他们的态度也有分歧的,忠悌王等与贾环有经济往来的自然是希望对贾环的处罚越轻越好,这些人占绝大多数;而水溶、刘平蛮自然是希望越重越好,不过这些人份量极少。
而他们的态度体现在朝堂上那就是争论!
第二天一早,当景阳钟响起,大臣入朝,天泰帝讲环贾环劫船、西南事变,问策臣下的时候,对于西南之变,群臣倒是众口一词,那就是作好准备,静观其变。
而对于贾环众臣却是炸开了锅,先是文子博出列,坚持昨天意见,只是具体处理意见具体了些,建议让贾环去京畿地区开原县当县令。
然后梅知学、杨儒林等一大批大臣附议。
而紧接着关内侯、威武大将军候远出列,认为贾环确实有罪,不宜入翰林院,可调到西关县当县令。
景山公、明远大将军等一大批武将勋贵附议。
而紧接着张越出列,据理力争,认为法不容情,贾环必须死罪。
张越学生、江浙乡党刑部待郎杨林、工部尚书林通之等附议。
意见并不统一,但却让天泰帝摸清了朝堂对如何处置贾环的上下限,同时天泰帝有些奇怪为什么在处置贾环的问题上勋贵一派居然和文子博一派态度一致——所谓开原,西关,以及忠义王所提的清河县,实际上是紧挨着京师的三个县!
从地理位置这个角度讲,这样处置贾环就像没收到处置!
这里面好像有问题!林通之在张越的授意下慷慨之时,天泰帝蓦然想到。
但微微一思索,想起戴权的汇报,天泰帝也就明白了,忠义王、关内候等人为贾环说话,是因为他们在贾环的什么万宝林里存着银子。
而对于万宝林的作用,就是现代普通人也没法全部弄清,何况是这个时代,这个君子耻言利,君主重农轻商的时代,而且现在的钱庄其实都是雏形,因此天泰帝对万宝林作用的认识并不足,只是觉得他们他们想从贾环贾环身上搞银子而已!
从这个角度出发,天泰帝又觉得贾环像个受气包子,完全没想到利之所至,人心所移!
因此等林通之慷慨陈词完毕后,他随意一挥手,示意林通之退下,然后向忠信王问道:“皇儿有何意见?”
心里己把忠信王立为皇储,天泰帝很在意忠信王的意见,当然政事、人事难断,这也是天泰帝故意培养他。
这时对该如何处置贾环,至此忠信王己经完全有谱了,因此他出列回道:“启禀父皇,孩儿认为贾环确实英才,可免其一死,其余还请父皇圣裁。”
虽然有谱,但此时忠信王顾虑其它皇子,也顾虑天泰帝的猜忌,他还是不愿意锋芒毕露。
而天泰帝实际上是一个喜欢大权独揽的人,把贾环这个问题抛出来只是询问一下意见而已,因此忠信王这话极合他的心意,因此他点了点头,‘哦’了一声。
而见天泰帝点头要圣心独裁了,众臣立刻鸦雀无声。
所及天泰帝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众位爱卿,西北大旱,流民遍野,而国库余银不多,该如何处之?”
……
暮霭西斜,东牢的牢房里,贾环负手而立,静静的看着天边的火烧云,而他的脑海里各种念头也像火烧云般翻翻滚滚……
而其实贾环本人也没想到来到这里需要考虑这么大的一个‘非法’的问题,这个问题即使是前世他也没想过!
方案很多,最先的一个方案是远顿海外,自立家园,但这个方案很快被贾环推翻——不说现在在这里已经有很多人无法舍弃,就是能舍弃,去海外也不一定能比在中原好,毕竟在这里已经有了些根基,去海外倒是一穷二白了。
何必舍近求远,舍易求难!
第二个方案是像钻山鹞、杀千刀他们那样呼啸山林……这就又合了《红楼梦》中贾环的结局!这个暂且不说,关键是当寇匪没什么前途,看看杀千刀混的模样就知道。
而贾环也知道即使他去了当寇匪头目只怕也过不好,因为现在大虞朝虽然流寇颇多,但总体稳定,即使发展了,大军一到,一切化为烟灭。
想来想去贾环感觉只有一条路或许可行——静待时机,建一块自己的地盘!
而时机在哪?地盘该怎么建?这是个很大、很难的问题,望着天边的火烧云,贾环不禁皱了皱眉。
而就在这时铁门‘咣当’了一声,估计是送饭来了,贾环转过了身,往桌子边走去。
而他刚到桌边,戴权和一个小太监就出现在了牢门口,小太监手里提着食盒,而戴权则习惯性的弯着腰,只是和昨日相比脸上挂满了笑意。
贾环一边行礼,一边心里一动。
而在小太监放好酒蛊、碗筷之后,戴权立刻笑道:“恭喜兄弟,贺喜兄弟,兄弟这一关算是过了……”
虽然早有预感,但乍听之下,贾环还是有一种大石落地的感觉,急忙问道:“大哥,这是怎么回事?”
“兄弟,今天早朝议论了你的事……”
随后戴权将早朝的事向贾环诉说了一遍,在他想来天泰帝不杀贾环己借忠信王之口定下了调子,而建议让贾环留在京畿的又占绝大多数,而这些人要么是天子近臣,要么是股肱大臣,天泰帝一定会从谏如流的。
一句话,贾环留在京畿地区差不多已是铁板钉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