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军队的总攻开始于傍晚19点整,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整个一个晚上,伊拉克人的猛烈炮击给伊朗部队造成了巨大的杀伤。黑夜是属于伊拉克人的,强大的夜视装备极大的增强了伊拉克人的战斗力。
瓦利德坦克第一次在夜间遭遇到大规模的坦克对战,由于刘明高度强调坦克的夜战能力,所以瓦利德坦克的夜视设备非常出色。
被动红外夜视仪就是根据这种现象研制成的。它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将目标与背景间、目标各部分间的辐射差接收后,形成可见的图像显示出来,是供人观察的一种夜视仪。它可利用人体、坦克发动机废气等发出的微弱红外光源进行观察、瞄准。由于它工作在8~14微米的热红外波段,可将处于常温下的景物的热辐射分布图像加以记录并转换成可见的光图像显示出来,所以又称为热成像仪。
被动红外夜视仪是利用光学扫描技术和对中、远红外辐射敏感的固体半导体材料,将地物辐射的红外能量转变成电信号,把电信号处理放大后,再转变成电信号,把电信号处理放大后,转变成可见光图像的。来自目标的热辐射通过输入光学镜组(无焦点)照射到扫描器上,并通过一个红外平行光物镜聚焦在探测器上。探测器将热辐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经过相应放大后通过发光二极管转换成可见光。通过平行光镜头将发光二级管射线控制在扫描镜的背面。用这种方式,在任何情况下都必然在机械上保证接收热成像和发光二极管显像的同步性。因此,可以看到在发光二级管组件中产生、由扫描器组合的“热图像”。致冷器的作用是提高系统的灵敏度,减少探测器本身的热辐射。
被动红外夜视仪自身无红外光源,只依赖目标与背景间、目标各部份间的温差而产生的热辐射成像,因而不受周围环境的自然照明条件影响;用它可透过雾、雨、雪观察目标甚至能透过稀疏的丛林进行观察,能透过伪装,探测出隐蔽的车辆和火炮的位置,甚至能辨认机场上刚起不久的飞机留下的“热痕”轮廓;具有良好的隐蔽性,不易被敌方发现和干扰,使用安全可靠;它不会由于炮口焰、炸弹爆炸等产生致盲效应;对坦克发动机和刚发射过的枪管、炮管等具有较强热辐射源的目标,它的视距可达数公里。
伊朗的酋长坦克和美制M48坦克则是装备着老式的主动式红外夜视系统。主动红外夜视仪靠自带红外光源(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利用被目标反射回来的红外线转换成可见图像,由红外探照灯、观察镜、电源三部分组成的。由于自然界物体的温度较低,辐射出的红外线能量很小,不能满足仪器的成像要求,所以需要红外探照灯或带有红外滤光玻璃的白炽探照灯来发射人眼行不见的红外辐射。
除了坦克上的区别外,双方装备在指挥、火力和步兵夜视装备上的差距也是巨大的,双方在装备上的本质差异导致了战争的胜负……
……
……
不过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刘明却并没有过于乐观,他还在思考着另外的问题。
在这次突击伊朗内地的军事行动中,伊拉克突击部队由于长期处于无后方的作战状态,因此他们携带了相当数量的备件和弹药等物资。但长期的战斗也逐渐使得这支部队变的装备匮乏,已经开始拆除坦克上零件来装备其他坦克,被拆除的酋长坦克和汽车等装备就被随地丢弃了。
而第九军团的情况也并不好,直升机只是帮助部队越过丘陵地区。装甲部队有一定自持力。装甲集群本身有补给车辆,携带一定数量的补给,从伊拉克境内出发到达伏击地区,距离只有00公里,只是相当于两天的战斗推进。所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随着战斗的进行,问题就开始暴露了出来。
第九军团的后勤体系是比较现代化的,军级后勤支援保障是由军团支援指挥部下辖的6个前方支援营、个保养支援营和1个运输飞机保养营提供的。每个前方支援营分别编有编有个坦克系统支援队和个机步系统支援队。每个营最多可同时对个坦克营和个机步营实施支援,提供9类物质器材的技援保障,并能对前方旅支援区内的通信和地面武器装备实施中级前沿保养。
军团支援司令部共编有各种吨位的运货卡车、拖车和油罐拖车00多辆,可运输180万公斤的编制装备。军团保障支援营下辖的汽车运输连每日可提供5~.5吨卡车和拖车40辆,一次运货00多吨。该连用18辆带重型拖车的卡车1次可运送445吨作战物资和18辆瓦利德坦克。
保障支援营下辖的供给与勤务连能够每日为军团接收、临时贮备和分发一类补给品5.58吨、二类补给品5.71吨、三类补给品9.4吨、四类补给品0.07吨、除飞机外的七类补给品.97吨,以及工程建筑材料1.76吨,并每天从军运输站转运16吨弹药到被支援单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