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对程华百般照顾,程华从他身上得到了兄长般的关怀,慧能有时候也告诉程华,师父已经有了话,过了年就给程华剃度,法号都替他想好了,就叫“慧空”。
程华的心里乐开了花,他每天都能听到山中的鸟儿轻快地歌唱,看水中的鱼儿追逐嬉戏,虽是粗茶淡饭,但他已是非常满足了,笑容在程华的脸上尽情地绽放着。
天气渐渐凉了下来,山中许多树木的叶子开始变了颜色,飘落了下来,程华算了事时间,已经在这里呆了三个月了。
这一天,慧能找到了程华,问道:“程华,你想不想出去逛逛?”
“出去逛逛?上哪?”程华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事,他现在心里已经平静得如同一潭清水,连半点涟漪也没有。
慧能说:“离我们这儿十五里左右,有个集镇,昨天师父让我去买些东西,你去不去?”
慧能的话如同一根火柴点亮了程华心里的蜡烛,是啊!在这里已经呆了三个多月了,每日见到的只是树木山泉,隐于古寺之中,与孤灯为伴,多少有点寂寞,现在外面的世界又如何呢?
程华又有些犹豫:“方丈那儿……”
慧能知道程华心里的顾虑,便笑道:“我已经和师父说了,师父说只要你愿意他就没意见。”
程华的心里甚是感激,这个老方丈虽然有七十多的高龄了,但并不守旧,那思想活跃,也喜欢和人唠嗑,程华和他说话的时候总会想起自己已经故去的爷爷,这个老方丈的豪爽性格一点儿不次于自己的爷爷。
尽管慧能这么说了,但程华还是拉着慧能去了老方丈那儿,老方丈正在闭目打坐,一动不动,程华和慧能站在老方丈的面前,也都毕恭毕敬,不敢弄出些许响动。
约有半小时左右,老方丈才睁开双眼,问道:“你们两个有什么事?”
慧能嘴快,笑嘻嘻道:“师父,程华愿意跟我一道儿过去。”
老方丈的眼光便移向了程华,程华赶忙接话道:“是的,我也想出去一趟。”
老方丈点点头:“程华,你出去一趟也好,但你要记住,尽管你现在身在俗世,但佛家戒律你不可不守,如果破了戒,你就不要再回来了,你记住了吗?”
程华点头。
老方丈又嘱咐道:“慧能曾经嗜酒如命,曾数次犯此戒规,这次你一定要盯着他,如果他犯了戒律,你也有推脱不了的责任,知道吗?”
慧能在旁边伸了伸舌头,程华偷眼看了看慧能,便笑道:“方丈放心,我一定照办!”
两个人出来了之后,慧能小声地问程华:“你真的不让我喝酒?”
程华狡黠地笑笑:“你说呢?”
慧能也猜不透程华的心思,心里不大痛快,他多少日子就等着这一天,既出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又好好过过酒瘾,可是师父居然让程华看着自己,这真是让人心里不痛快。
两个人简单收拾了一下,慧能带了点钱,便踏上了一条羊肠小路。
山路本不好走,两个人走惯了这样的路,速度倒也不慢,十几里的路,约摸走了半个小时便到了。
说是集镇,其实规模并不大,山里的经济条件不好,周围的老百姓也舍不得花钱,赶集只是偶尔的事,过来了之后便买上许多东西,基本上都是些日用品,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在这儿没有市场,人们的生活很朴素,也很真实。
今天集上的人还算不少,要是搁在以前,程华是没有兴趣的,可现在程华与世隔绝了三个多月,再看到这些东西时感觉自然不同了,程华贪婪地看着集市上的东西,心里挺高兴的,慧能自然是四处闲逛,当然该买的东西他也并没有忘掉。
时间过得很快,眼看着太阳已经升到了空中,许多人都端上了饭碗,酒菜的香味从四面八方飘来,慧能伸着脖子吸,程华的肚子也在那儿抗议起来。
“程华,咱们该吃饭了。”慧能道。
程华点点头,二人便一起找起了饭店。
小镇上没有什么像样的饭店,但打着饭店招牌的也有几家,慧能对这儿挺熟的,便把程华带进了一家聚星饭店,里面只有两个人在那儿喝酒,酒香四溢,慧能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