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九阁察言观色,知道赵国标的心里喜欢,便问道:“赵兄,如何?”
赵国标赞道:“很不错,看样子也是个练家子。”
骆九阁笑道:“赵兄好眼力,这汤正林可是进过少林寺的。”
赵国标越发感兴趣了:“是吗?说来听听。”
骆九阁便滔滔不绝地道出了汤正林的故事。
原来,汤正林小的时候,调皮捣蛋,在村里是一个“祸害”,后来他的父亲把他叫到面前,平心静气的问他:“儿子,你说实话,你想学些什么?我想办法送你去学,免得你在村里惹事。”
那么点大的孩子,居然一本正经的说道:“爹,我要学武。”
老头一惊,但他发现儿子态度认真,也就动了心。可是,学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老头子托亲靠友,最后拿出钱,把汤正林送进了少林寺。
八年过后,汤正林学成归来,自然学了一身好武功。
骆九阁搬出这段往事后,赵国标更加喜欢这个汤正林了。
骆九阁见机让汤正林还打了一趟拳,赵国标虽然不懂拳法,但仍看得津津有味,最后拍手叫好。
“赵兄,这保镖的事……”
“可以,可以。”
赵国标慨然应允,骆九阁也神采飞扬,汤正林自然激动万分,并自觉地站到了赵国标的身后。
说不清是什么原因,有汤正林站在身后,赵国标好像一下子抬高了身价,坐在那里也挺起了胸脯。赵国标有自己的打算。出门的时候,那两个保镖跟在身后,出入其他场所的时候只带汤正林一个人就行了,既安全又方便。
两个人又谈了一会儿,骆九阁起身告辞,赵国标急着回公司,也就匆匆分别了,汤正林便跟着赵国标钻进了汽车。
回到公司之后,赵国标又询问了汤正林的详细情况,得知其早几年因为抢劫进过监狱,现在孤身一人。赵国标也很同情汤正林的遭遇,便给他安排了住宿。赵国标说:“汤正林,你只要听我的话,我管保你吃喝不愁。”汤正林感慨不已。
自此之后,人们发现,赵国标在出入酒店舞厅的时候,身后总会跟着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人,那人很凶猛,看着有些吓人。
时间似不间断的流水,缓缓流淌,从不止息,赵国标没有意识到,这个汤正林已经在自己的身边呆了三个月了。
相处的时间长了,赵国标越发觉得这个汤正林是可用之材,他的话不多,但赵国标叫他做什么事他都不会说“不”,在赵国标面前,他总是毕恭毕敬,尤其可贵的是他没有不良的嗜好。那两个保镖偷空会去耍钱,汤正林从来不干,赵国标打内心深处感谢骆九阁,是他把这么好的保镖介绍给自己的。
赵国标想,等过了年之后,将另外两个保镖辞退,只留下这个汤正林,一切都搞定了。
寒冬已过,春暖花开,大地绽开了微笑,太阳也把自己的温暖无私地投向了人间。花开了,蜂飞蝶舞;草绿了,虫鸣鸟唱。白云在天上悠闲地散着步,小鸟儿互相追逐嬉戏,虫儿也开始唱起了动听的歌曲。
赵国标的事业更加蒸蒸日上,钱像水一般地流入口袋,日夜不绝,赵国标好几次在梦中因为喜悦而醒来,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但是,就在这时,却有阴云腾起,太阳被遮住了。
一天下午,赵国标正在处理事务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痛欲裂。赵国标大惊,急忙打电话叫医生。可是,当医生急匆匆赶来之后,他的头却不疼了,医生给他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医生告诉赵国标,可能是因为工作太忙,用脑过度造成的。赵国标也觉得医生的话是有道理的。
但是,赵国标没有想到,自此之后,他每天都是昏昏欲睡,似乎这眼皮总也抬不起来。赵国标推掉了许多应酬,注意休息,但是每日仍是非常困倦,去医院检查,医生总说没事,注意休息即可。
一个月后,赵国标躺在床上爬不起来了,医生检查过后摇了摇头,他们觉得赵国标可能是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可病因又查不出来。
农历三月初一那天下午,阳光明媚,瘦的皮包骨的赵国标终于永远地闭上了自己的眼睛。临死前,他看着身旁的亲人,嘴张了几下,没有发出声音。赵国标原来所有的打算都成了泡影。
赵国标死后,公司转给了他人。赵国标的儿子还在读书,无法插手公司的事务,他那个新娶的老婆娇艳也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几个月后便改嫁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