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澜将主张把漂流人分散到军队中,是为了不至于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笼子”里,避免一次意外导致汉人全军覆没。
要知道,在异国他乡,没有了这九十个汉人的基本盘,李逸澜就相当于是无水之舟,处境将会变得危险。
不过打散汉人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语言上的不通,将给行军作战造成很大的麻烦。
身为李逸澜最信任的一个班底,漂流人当然不会从基层做起,但是一个无法和下属直接沟通的军官,哪怕是低层军官,也很难将自己负责的行伍带好。
现在让漂流人学习朝鲜语,或者让济州士卒和青壮学习汉语,都来不及了,而且也不是当务之急。
两人商量到大半夜,最终李逸澜还是同意了曾胜的意见,将漂流人自成一军。只不过,李逸澜坚持不能将漂流人称为自己的亲兵。
.......
过了不到半个时辰,昨天报名的青壮基本已经来齐了。
三个阵列中,站在最中间的漂流人行阵最为肃静,济州士卒次之,最后是昨天报名参军的青壮。
青壮们有的是没有经历过兵营,有的是退役太久了,一时间没有从角色的转变中适应过来,趁着李逸澜还没有开始说话,一些相熟的人凑到一起互相聊天。
站在青壮前列的是金永和沈二郎。
沈二郎此时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而金永却又羞又怒,但是他年纪本来就小,毛都没长齐,教训起青壮来,威慑力根本不够。
站在场下的曾胜,看到旁边金永焦头烂额的样子心中不忍,同时也是看不惯青壮那散漫的样子,此时便用眼神向李逸澜示意。
李逸澜当然也注意到了青壮那边的情况,不过他并没有急于表态。
再等会,等人齐了再说。
没有让李逸澜等多久,林寅观和方治带着从猊来里浦口船上下来的漂流人们,进入了兵营。
和前几天晚上逃下船时,人人狼狈的样子截然不同,现在的林寅观、方治等人,已经全部穿着好了盔甲。
这些盔甲都是李逸澜昨晚让人悄悄运出城去的,为的就是让林寅观和方治等人看上去显得英姿飒爽,提振士气。
林寅观等人的到来,一身鲜艳的盔甲,很快就引起了兵营中士卒、青壮的注意。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属那两门红夷大炮。
.......
在众多的火器当中,红夷大炮在朝鲜人的心目中占据着可以说是极高的地位。
关于努尔哈赤的死因,其中有一个记载,宣称是在宁远大战中,袁崇焕指挥士卒用红夷大炮将努尔哈赤轰成重伤,最终努尔哈赤在愤懑中死去。
李逸澜虽然对这条记载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是他知道,这个说法最早便是出自朝鲜人李星龄所著的《春坡堂日月录》。
当时,朝鲜译官韩瑗随使团来明时,碰巧与袁崇焕相见。袁很喜欢他,宁远之战时曾把他带在身边,于是韩瑗得以亲眼目击这次战役的全过程,也明确提到了红夷大炮的威力。
这个故事在朝鲜国内有着极高的流传度,同时也带动了红夷大炮这个火器在朝鲜国内的名声。
朝鲜对红夷大炮的崇拜和敬畏,通过投降清廷的朝鲜人之口,传到了清廷的耳中。
以至于在之后的丙子胡乱中,清军将领还特意将几门从明军手上缴获的红夷大炮运到了南汉山城下,以此来炫耀武力,震慑和威胁朝鲜君臣。
.......
李逸澜得知林寅观等人最后运出来两门红夷大炮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用红夷大炮来提振士气,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树立大明在济州士卒和青壮中的威信。
之所以方才没有禁止士卒们说话,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此时,无论是济州青壮,还是当地的士卒,都忍不住交头接耳,面露震惊。
两门红夷大炮被运上了点兵台,放置于李逸澜身后。在济州人心目中本就良好的明使形象,此时显得更加高大了。
看到众兵将反应良好,李逸澜心中暗喜,终于大声说道:“全体都有,肃立!”
李逸澜发出指令时,用的是汉语,再由身边的翻译将其翻译为朝鲜语。
指令一出,站在最中间的曾胜、林寅观等率领的漂流人方阵,早已经事先做好了演练,一下子站直了身子,一声也不吭。
“闭嘴!”济州士卒的方阵也在将领的喝斥下,保持了安静。
安静的气氛是会传染的,特别是被两个黑乎乎的炮口正对着的时候,加上金永和沈二郎的提醒,参军的青壮也安静了下来。
.......
“永历二十一年八月初五,大明李逸澜.......”
“.....天道好还,盖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顺,虽匹夫无不报之仇!”
说完了提振士气的话语后,李逸澜开始按照昨晚和曾胜商议的结果,说起了具体的事项。
“从今日踏入军营后算起,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军。有逃军者,追捕归案后一律斩首,另外根据登记地址,抄没全部家产!”
说完了逃军的重罚之后,李逸澜也不忘了给个胡萝卜:“今日众将士齐聚于此,共举大义,忠心可鉴,本使者自然先有重赏!”
说完,让人抬出了之前已经承诺好的白银,在点兵台上展示之后,暂时收了回去,点兵结束后再发。
“今日兵营点兵,并上在府城内执勤的士卒,我济州已有义军四千三百。”
这四千三百人中,有两千人是济州府上原有的士卒,另有七十名大明来的漂流人,其余都是昨天报名的济州青壮。
李逸澜将这七十名大明漂流人编为一镇,名为“威武镇”,实则是义军的中镇。由林寅观担任统领,方治为副统领。
这个任命,更多是考虑到林寅观在漂流人之中的地位,而非战术原因。
两千济州士卒则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分成了前镇和后镇,每镇一千人。
新加入进来的济州青壮,则被安排为左镇和右镇,同样每镇千人。
余下的两百多名青壮,则被安排为预备队,共同训练,必要时随时待命。
这样一来,义军就被划分为了前、后、左、右、中五镇和一支预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