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三百零三章 老当益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三章老当益壮!

(感谢大天龙大大的给力支持,多谢多谢!)

1941年5月日,在蒙古大草原上长途跋涉了8天8夜的薛箓,终于带着一千多旧北洋士兵,赶到了内蒙古大青山下的包头——这里是徐树铮训练“华夏参战军”的大本营,也是他安享晚年的地方。

包头位于内蒙古西部,北靠蒙古、南临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包头又有“鹿城”之称。

包头的历史悠久:早在6000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人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在历史的变迁中,这里曾是华夏北方少数民族胡、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民族的游牧地。如包头境内的赵长城、秦长城是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长城,境内的五当召(广觉寺)就是华夏藏传佛教三大名寺之一。

另外,包头市极具战略价值,她以其沟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道和扼守边陲的军事要冲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这里称九原县(今包头郊区麻池古城),秦时九原升为郡,城垣也相应的增筑扩大,两汉时继续沿用不缀。到了近代,包头由一个小村,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集镇。

1850年以后,托克托县河口、萨拉齐毛岱两个渡口先后被水淹没,码头移至包头,包头的“水旱码头”的地理位置逐暂突出。清光绪时期,帝国主义势力侵入,广设洋行,收购绒毛、皮革、药材、粮食等,包头成为当时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除此之外,华夏地质学家丁道衡在197年首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以后,这里成为了华夏乃至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区——当然,现在的徐树铮并不知道这里埋藏着的地下宝藏。

薛箓的归来让徐树铮大喜过望:这支部队已经十多年没有音讯了。自己也已经由一个带兵打仗的元帅,退居二线,没想到他们既然安全无恙的归来了!

这是徐树铮几天以来得到的第二大喜讯,第一个便是吴笑语和他的联系时告诉他可以保护好蒙古,将蒙古重新划归在华夏国的版图之内。

北洋时代过后,徐树铮已经不再过问军政事宜,但却时刻关注着这支军队的命运,曾经他也请求段祺瑞多次派人与苏砂交涉,却都没有结果,如今苏砂境内四处都在打仗,他以为这支部队凶多吉少了。现在这些1000多人带着武器和马匹归来,虽然人少了点儿,可也是大喜的事情啊!

把杀牛宰羊、犒劳归来的士兵的命令传达下去之后,徐树铮拉着薛箓的手进了自己的指挥部。

半个小时以后,听完了薛箓叙述的徐树铮打开了赵大力给他的信,里面竟然只有在角落里的四个钢笔字:琴瑟合鸣。

徐树铮手里拿着那张纸和那件军衣,在屋子里来回度着步:对方绝对不会在信里只写这几个字的,看来这是对方故意为难自己呀!

突然,他灵机一动,启动了变色军衣的变色功能,将信件放在了变色军衣内部。

两双凑在一起的眼睛惊讶地发现:本来是毫无字迹的白纸上出现了蓝色的文字——这是孙嘉诚为了防止泄露秘密而采取的小手段,也是为了故意考考这个“智将”的智商:变色军衣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如果将经过特殊技术处理,隐藏有字迹的纸张放在里面的话,就会将掩藏的字迹显现出来。

如果他连这么简单的小题目都破解不了,那可就真的是老了,没本事了。那就只好用薛箓带来的电报联系了。

徐树铮破解了这个难题以后哈哈大笑:“孺子竟用这种雕虫小技难为本帅,岂能如愿乎!”

旁边的薛箓连忙大拍马屁:“大帅何许人也!大帅学究天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岂是赵姓小儿所能相比的!真可谓老当益壮,不减当年啊。”

徐树铮掩饰着自己的得意之情,挥手说道:“你鞍马劳顿,先去休息一下吧。”薛箓急忙告退了。

徐树铮等薛箓走出去以后,关上房门,才继续在信纸做显色字迹的工作:他虽然骄傲,却并不傻。对方如此隐秘行事,必然有非常机密的事情。所以他才把薛箓打发走了。

徐树铮紧张地看着逐渐显露出蓝色字迹的信纸:铁珊兄钧鉴:前日公与我军指挥官所议收回蒙古之事,今日良机已到:我部5师7万余人,于41年4月4日抵伊尔库茨克。今俄人战争正酣,其主力被困远东,无暇顾及蒙古,乃天赐之良机。我部于蒙古北部驻扎,可策应将军之收回国土行动:一、我部将以苏砂红军之名义,电令蒙古王公向贵军投降,并协助贵军剿灭白俄悍匪。二、如遇抵抗,我部可以剿匪名义进入蒙古、协助贵军作战。三、望将军在蒙古行长治久安之策,驻扎军队、归化蒙人、造福一方,万不可轻弃之、令彼地重蹈昔日之覆辙,切切!四、薛箓所带电台,可供彼此联系之用。五、因我部无法久留此地,故请将军尽早出兵,以免错失良机!

预祝铁珊将军马到功成,复我国土、强我华夏!

东方军团司令:赵大力民国41年4月5日看完了赵大力的来信,徐树铮不停地在屋子里来回度着步思考着。

蒙古问题,实际上就是华夏与苏砂之间的实力较量问题:1911年武昌爆发武装起义,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华夏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摆脱清政府的统治。早已觊觎外蒙古的沙皇俄国,乘机策动外蒙古的活佛和王公们脱离华夏。

11月0日,外蒙古宣布“独立”,成立“大蒙古国”。接着,俄蒙军队包围了清政府驻库伦(乌兰巴托)的办事大臣衙门,解除了清军的武装,并将办事大臣三多及其随从人员押送出境。

与此同时,沙俄政府不顾华夏政府的抗议,于191年11月日,同由它扶植起来的外蒙古当局订立了《俄蒙协约》,规定:由俄国扶助外蒙古的“自治”及训练外蒙古军队;外蒙古不得允许华夏军队入境,不准华人移植蒙地;外蒙古准许俄人享受本条约广泛的特权(如自由居住来往,经商,开矿,务农,以及开设银行、邮局等等)。

内外交困的北京政府别无出路,只得与沙俄谈判寻求解决外蒙古问题。

只是,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刚刚建国不久的中华民国,国力之弱可想而知。不过,华夏的外交官们做出了极大努力,终于迫使当时的沙俄做出让步,承认外蒙是华夏的领土,条件是在外蒙古实行“自治”。也就是说外蒙古在名义上仍属华夏,实际上外蒙古的内政与外交还是掌握在苏砂的手中。

不管怎样,在当时的情况下得到这种结果已实属不易。以卖国复辟著称于世的袁世凯却没有丢掉外蒙古,这一点也着实让那些号称“民族精英”的后人们汗颜!

191年11月5日,沙俄当局与袁世凯的北洋政府签订了《中俄声明》。声明承认外蒙古是华夏的一部分,要求外蒙古取消独立;但是却规定华夏不得在外蒙古派驻官员、不驻军、不移民;*迫华夏承认外蒙古的“自治权”,由俄国实际控制外蒙古。

1915年6月7日,沙俄政府、外蒙古当局和北洋政府三方又在外蒙古的恰克图签订了《中俄蒙协约》,确认191年的“中俄声明”,并予以具体化。外蒙古的独立使华夏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辽阔土地被割裂出去,形成了一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家”。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它的分裂形同把华夏拦腰崭断。

1918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沙俄政府被苏砂推翻。这时的“自治蒙古”也就失去了主子。苏砂红军不断向西伯利亚挺进,使“自治蒙古”感到危胁日益临近,坐卧不安。于是他们开始与华夏进行取消“自治蒙古”、重新回到华夏怀抱的谈判。

就这样,幅远辽阔的蒙古一步步的远离华夏中心,至今已有0个岁月!

现在,华夏国内战事正酣,华夏党和华民党正在为统治权打的水深火热,便更是无暇顾及蒙古的独立与否问题。

而,他徐树铮却已是脱离政府的自由人,虽然手下还握有几万士兵,但是却没有了争霸权利的野心:同时期的袁世凯,段祺瑞等人都不知道变成什么了,自己还争个什么权利呢?

可是,收复外蒙古一直是徐树铮的梦想,外蒙古在苏砂联邦的管理之下,可谓是他心病,这也是他在暮年还拥有军队指挥官的原因所在,此时,当他知道有了收回蒙古的一线希望,沉寂已久的热血,再度沸腾起来。

徐树铮当然愿意出兵收回蒙古,建立此“不世功勋”。

但是——他也有实际的困难:无缘无故,贸然出兵,显然没有合适的借口;他在这里的军队只有两个师,去除驻守的部队,能派出去的兵力只有一个师,兵力不足。

同时,他的心中也有自己的算盘,拿着赵大力给自己的信件,徐树铮相信,赵大力不会在这件大事上给他“下绊子”。但是对方却“吞了”他5000人的部队,让徐树铮的心里非常“不痛快”:他绝不愿意借助赵大力的部队来“成就大事”!

可是,显然赵大力的东方军团又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没有他们在蒙古北方“坐阵”,那些狡猾的蒙古王公们是不会轻易投降的。

徐树铮在心里仔细思考着对策:第一,绝对不能让东方军团参与收复蒙古的军事行动;第二,必须制造某些事项,引起自己和蒙古苏砂军队的摩擦,让他徐树铮“师出有名”。

在满足这二个条件以后,应该怎么办呢?

徐树铮不愧为具有政治头脑的谋略型将领,他很快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首先,以华夏政府的名义拜访蒙古,趁机制造事端;其次,他要利用苏砂东方军团目前的特殊地位,让赵大力对哲布尊丹武施加压力。最后,他再大兵压境,争取“兵不血刃”,迫使蒙古投降!

徐树铮终于斟酌好了具体的细节,精神愉快地走出指挥部,来到喧闹的大食堂里,为归来的1000多名士兵们接风洗尘去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绝对一番终末忍界反叛的大魔王奸夫是皇帝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玄尘道途盖世双谐五胡之血时代你老婆掉了信息全知者
相邻小说
御用刁奴御用闲人贞观女相我在贞观毁修仙御用小兽医圣主—朱雀志娱乐圈之离婚以后离婚后,我被霸总惯坏了重生八零后:军婚限量宠都市最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