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谁是王(二)
小石头将思绪从过去收回,利落地穿上了衣裳。跟随其他搬运工一起来到了码头上。码头之上聚集了好多的人,这次来的船只数量一定不小。
不久,海平面上出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商船,足足有二十余艘巨型商船,商船吃水很深,装载的应该是沉家伙。
商船之上,各自悬挂着一面田字旗帜,这是来自齐国的商船。搬运工人一个个都面露喜色,因为齐国的商人一般都出手大方,给他们的搬运费也比其他商人多。
齐国是辽东最为亲密的盟友,两国的贸易往来,也最为兴盛。搬运工们,一个个都挽起了袖口,准备大干一场,不久船只靠近码头。
搬运工人都让开了一条道路。一位身穿紫色镶边白底的姑娘,从船上走出。后面跟随着二十余名护卫。
小石头认得,这个女人经常出现在营口,是营口搬运码头工人最大的主顾,田思思,田大商人。
“辽东王到!”
众人这才想起,辽东王已经来营口已经一天了。田思思是齐国王室宗女,辽东王亲自出来迎接,也不为怪。
田思思看到,跟随在辽东王身边的,只有全文杰、屠蒙两位,虞小株并没有跟来,笑问:“王后没有随辽东王一起来吗?她也能放心让你独自出来?”
刘辟非道:“她知道我这次迎接的是田大商人,因此放心的很。谁都知道,田大商人,对人世间的庸俗物事只爱一样,那就是赚不完的钱。”
田思思取笑辽东王惧内,辽东王取笑田思思爱钱,两人你来我往,打了一个平手。
辽东王将田思思迎入县衙内。小石头与其他搬运工人一起,开始忙碌起来。
一进入县衙,田思思道:“我这次送来长柄万枝,短兵万柄,弩机两千张,所配备的弩箭一万枝。不知道辽东王准备如何交付矿石?”
长柄便是秦军制式武器,有长矛、戈、戟,短兵则是刀剑一类。
制造武器的图纸都是当年赢箬带领诸子百家逃走时,从工寺带出来的。刘辟非以这些图纸作为交换,让齐国帮助自己打造兵器,同时会支付给齐国相当订单上武器制造消耗数目两倍的矿石。
齐国少经战事,田家经常把武器贩卖给造反的起义军,到如今卖给各地的诸侯。武器出售,是齐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有了刘辟非提供的这些图纸,齐国便可以大规模的进行武器的标准化生产,生产更多的武器、盔甲。
齐国在交付给辽东王这批武器后,只要再用商船将辽东王交付的矿石运走,齐国就能生产更多的武器。
刘辟非之所以敢将图纸赠送给齐国,是因为齐国虽然有优秀的工匠,但本地并不生产矿石的,铜矿、锡矿也好,铁矿也好,都需要进口。齐国只能购买原料,然后将原料加工,再卖出去。
这也因此造就了齐国经商的天赋,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匠。
刘辟非道:“我订购的弩机是五千把,为何少了三千?”
“大人,你对弩机的要求别人严格的多。弩机生产最为耗时,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制造两千把,已经是齐国生产的极限了。”
“矿石已经在本溪囤积着,齐国可随时去取。”
田思思大喜,道:“那可太好了,辽东王真是一个爽快的人。”
“但齐国少我三千张弩机,得从别处进行弥补。”
“辽东王准备让我们怎么做?”
“等搬运工人清空了货船之上,我希望齐国能够将这些商船租借给我,运输我在营口屯驻的军队。如此,另外三千张弩机我也就不要了。”
“辽东王这是有大动作啊?是要与燕国开战吗?”田思思一路走来,已经看到远处的囤聚大量士兵的营地。
在田思思看来,辽东王肯定不甘心久居辽东的。如今,订购了大批的武器,明显是要装备军队,准备下一场战争了。而燕国因为人口流失的问题,与辽东的关系急剧恶化。两国迟早会有一战。
“辽东与燕国有和平条约,只要燕国不犯我境,我是不会攻打燕国的。”
田思思并不相信刘辟非的鬼话。
“其实若辽东王准备攻打燕国,我齐国愿意助一臂之力的。”
“谢过齐国一番美意了。”
“果真不是打燕国?”
“不是。”
“不知道我是否有幸,能够跟随在辽东王身边呢?”
“战场无情,你还是留在营口比较好。”
“我要去。我麾下的船主只听我的号令,有我坐镇船上,他们肯定乐于服从辽东王的指令。”
刘辟非最终答应了下来。
大量的武器被抬入仓库后,刘辟非拨出一部分武器,替换掉军中的老旧武器,给屠蒙麾下数百名骑兵,每名骑兵,配弩机一把,配合弩机使用的弩箭五枝。从步卒中选择一千名善射之士,同样拨给弩机一把,弩箭五枝。
剩余武器,则由商人运往襄平。
刘辟非租借商船运输的不仅有步卒,还有骑兵。田思思吩咐让屠蒙麾下骑兵,人马暂时分离,用两艘船只来运输马。这些马见到海面,都不肯上船。有人报田思思知晓。
当时,刘辟非与田思思已经登上了商船的旗舰。得知此事后,田思思苦笑道:“辽东王,人虽然能够乘船,马却不能,不如将马留下如何?”
刘辟非很快给出了解决方法:“先让人用布给马蒙住了眼睛,然后再拉上船,必然能够成功。”
田思思吩咐手下的人照做,马被蒙上了眼睛之后,果然听话上了船。
下面的人将消息传来,田思思诧异的看着刘辟非,问道:“辽东王何以知道将马蒙上眼睛,马就会乖乖上船的?”
“我在书上看到的。”
“书上?”
“在襄平的学宫之内,有许多的藏书。”
这一点田思思是知道的。箬公主携诸子百家跟随辽东王一路抵达辽东,携带了大量的书本典籍,如今这些书都被收藏在襄平的学宫之中。
刘辟非道:“在上面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位皇帝害怕乘船渡海。有臣子想到一招,他们在海岸之上,将船伪装成为一个岸边宫室,邀请皇帝上去举行宴会。”
“皇上进入船上之后,外面的人立即拆除了外面的装饰,船只开离了岸。宴会过半,臣子打开遮盖的布帘,皇帝这才看到他已经处在大海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