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孙策心情激荡,脑海当中忽然升起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赵王千岁,今日相识一场,便是缘分。若是王爷不弃,策愿与王爷结成异性兄弟,从今往后,共同进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孙策一句话说出口,心中就有些后悔了。
就孙策自己而言,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完全是方才韩彬的一番话,让孙策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存在感。
这种存在感的产生,让孙策不可遏制的对韩彬产生了感激与亲近之意,但是一时片刻之间,孙策又实在是想不出该有什么办法,才能妥善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急之下,孙策基本上都没有经过思考,这话便脱口而出了。
可这话刚一说完,孙策在心中就连连摇头,开始后悔自己刚才说话过的话了。
如果韩彬还是那个冀州牧韩馥之子,那孙策这话说得就一点毛病都没有。毕竟双方的身份都是一方诸侯之子,互相之间志趣相投,结为异性兄弟,这肯定是没什么。
但韩彬现在身份,不单单是一个诸侯之子,还是当今天子的兄长,御笔亲封的赵王千岁。而孙策自己却依旧是一个落魄诸侯之子的身份,在这种身份的差距之下,贸然的提出结义,难免有一种高攀之嫌,甚至还显得有些孟浪。
孙策可不想自己在韩彬心中的印象,因为这两句话出现了什么瑕疵。
而就在孙策为自己一语而倍感后悔之时,韩彬也陷入了一种强烈的纠结之中。
孙策主动提出结为异性兄弟,这对于韩彬来说,确实是始料未及的。
其实要是单从韩彬的个人角度出发,肯定是倾向于与孙策结为异性兄弟的。因为韩彬本身对历史上的孙策就比较崇拜,再加上与孙策结拜,势必会加强孙韩联盟的稳定性,对于韩氏集团日后在三国乱世的发展,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但是……
如果两个人没有结拜,那最多也就算是一个合作伙伴,互利互惠之际,那可以精诚协作,可以一旦利益上出现大规模的冲突,随时都可以拔刀想见,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可一旦结为了异性兄弟,从此以后兄弟相称,势必会投入一定的情感。真要是有朝一日,孙韩两家兵戎相见,面对自己的异性兄弟,自己又怎么能下得去手?
就算是孙策为了称雄天下,不在乎这段兄弟感情,韩彬自问实在是过不去心理那个坎。
可如果不对孙策出手,那么孙家至少也会坐拥江东,虎眈江北,如果韩彬发展顺利,一统北方,那么早早晚晚是要南下的。
到那时,又该如何面对孙策?
至于孙策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大业未竟,就死于门客之手。对于这一点,韩彬从来都没有担心过。由于自己的到来,本该横扫北方的曹公都只能屈居于颍川一郡之地,又何况是孙策呢?
如果可以,韩彬多么希望孙策从来都没有提过这个话茬,那么自己也就不用这么纠结了。
但如今孙策已经把这件事提出来了,韩彬真的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来拒绝。一旦拒绝,岂不就是自己打自己脸面,等同于告诉孙策,刚才说得话都是逗你玩呢,你不要相信。
唉!
韩彬在心中暗叹了一口气。
事到如今,为了日后长远的打算,也只能硬着头皮先把事情答应了下来,至于以后怎么办,那就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伯符贤弟,韩某也有此意!”韩彬一脸惊喜往前走了几步,看着孙氏兄弟说道,“择日不如撞日,今日就让仲谋老弟做个见证,你我兄弟就此为金兰兄弟,从今以后,共同进退!”
现在整个酒楼上基本上都是韩彬的人,因此韩彬一句话下,顿时在酒楼的后院一处空地上,就摆起了香案,韩彬与孙策两个人,就跪在了香案前。
蓦然间,韩彬忽然想起了后世的一个段子。
三国之后,世人感念关公忠义,再有结拜之事,大家都会祭拜关公,希望兄弟之间的友情,可以向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般,流芳万世。
但是……三国时期以及三国之前,人们结拜之时,祭拜什么呢?
想到这,韩彬偷偷的抬头瞄了一眼,见上面没有关公雕像,心中还有些淡淡的失望,全然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关公,已经死在了自己的手下。估计后世再也没有机会拜关公了。毕竟三国乱世刚刚拉开帷幕,就直接战死的龙套,又怎么可能值得被后人记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