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六年闰二月十二日清晨,春寒料峭的北京城仍是一片肃杀。后半夜响了几声春雷,接着扯起漫天丝丝冷雨,天气越发显得贼冷,直冻得狗缩脖子马喷鼻,巡夜的更夫皂隶一挂清鼻涕揪了还生。却说各处城楼五更鼓敲过之后,萧瑟冷情一片寡静的京城忽然喧嚣起来,喝道声、避轿声、马蹄声、唱喏声嘈嘈杂杂。————”
金姚把手写本放下,看见许冒冒从洗手间里出来,轻轻甩着手,走得很慢。
“哦,你来了,过早没?”
她自己慢慢挪上床,很小心。
她在医院已经住了大半月了,就近几天才能自己下地走路。
文胡讳、金姚也确实每天给她送一样精致小吃来。两人对她的感觉还是蛮复杂滴。有点愧疚,不过,多半出于叶行远,更明确,应该是对叶行远的愧疚。对她,可能还是有无可无,毕竟不熟悉。
每次来,跟她有些交谈,一开始有点尴尬,不过,她或许是沉浸在有小毛毛的喜悦里,人还挺随和。
她前几天就说她在写一个东西,听说金姚很懂字画,她又写的是个古玩意儿,想请他给自己配点字画插页里面。
金*听她这么说时,还觉得挺可笑。她这样的,能写出个啥屁玩意儿?不过面儿上很淡,没接这岔儿。
今天,给她送来的是星月楼炸糕。
“吃了。”这是回答她刚才“过早没”。
她点点头,微笑地从旁边桌子上拿起炸糕,“真香。”凑近闻了闻,才咬了一小口。
金姚看她这样,娇气养蜜罐儿里的,确实有些小惊奇的,刚才看了她的手写本,上面的字还挺有劲儿道,修修改改,写出这样的意境———无疑,她的文笔挺不错。翻开第一页时,金姚就已经有些许赞赏,上面几个字:往事苍老了,就变成了历史。铿锵有力。
金姚也不掩饰了,大方再次拿起了她的手写本,
“————通往皇城的各条街衢上,大小各色官轿一乘接一乘匆匆抬过。憋着一泡尿也舍不得离开热炕头的老北京人都知道,这是例朝的日子———不然,这些平时锦衣玉食的章服之侣、介胄之臣,决计不肯吃这等苦头———”
“这写的张居正?”
“嗯。”她点头,没抬头,还在小口小口吃。
“你喜欢他?”
“嗯。”她又点头,像个毛毛。仔细看,有点腼腆。好像别人在看她的作品,她有点不好意思。
“喜欢他什么?”金姚觉得有点意思了,想不到,她写这样一个严肃的人物。
“我喜欢他的字,叔大,如果我生的是个男孩儿,就取字叔大。”
“字?你也有字不成?”
“有,我字文正。”
“呵呵,文正,曾国藩。”
“嗯,我妈妈喜欢他。”
这还真是挺有意思了。
她一直小口小口吃着东西,也不看他。
“除了字,你还喜欢他什么?”
“他跟冯保之间的相处,敌友不清,我喜欢这样的相处之道———”
正说着,她的手机响了,她去接电话,
“——啊!这我要去,要亲自去———不要紧不要紧,我能走,这一定要去———”
金姚看她似乎有些着急。
“怎么了?”
她把炸糕放在一旁,又慢慢下了床,蹲在矮柜旁好像从里面拉出一个小包儿,又走到衣柜旁从里面拿出熨烫好的警服,
“我同事的妈妈去世了,今天上山,我要去看看。”她眉头紧蹙。
许冒冒现在思考的是,送情的钱怎么办?
她手头上没有现金,打电话给李思俭?
她不想惊动李思俭,他一来,肯定不叫她出去,又是一番纠结。
可这种事儿,一定要亲自到场。说实话,许冒冒以前哪里知晓这些人情世故,是吴好,吴好的影响。吴好说过,老人走了,光送情,再多的情,不是“真情”,要亲自去“送”,这才是“真感情”。
“你手上有现金吗?”
冒冒抬头望着他,眉头还蹙着,金姚还一愣,
“要多少?”
冒冒又低下头想了想,吴好说过,送这个礼金是有讲究的,红喜事儿送多少都不为多,白喜事儿,就要考虑人家的心境了,有时候送多了,人家不见得好想,————吴好以前送多少来着?———
“你们这儿朋友的父母去世,一般送多少钱啊,”
金姚一挑眉,“四五万吧。”
你看那冒冒,当即摆手,“问错了,问错了,跟你们这些人怎么是一个档次———”
那模样,说实话,很可爱。
金姚淡笑,就看着她思前想后,
“就送三千吧。我一个月的工资。”
金姚也不作声,掏出钱包给她,
冒冒拿过来,打开,里面一打钞票,她仔仔细细数了三十张。
“我回去拿了卡就还给你,要不直接打你账上?”
金姚开车带她去十三陵盘龙台公墓了。
身旁端坐的许冒冒一身警服,表情严肃。
他不知道,这是许冒冒第一次在没有吴好的带领下“赶人情”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