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元稹《牡丹》
--
洛阳春雨下过三场之后,便就有一种花,已然含苞,将欲放而要待开了。
王大庆正在自家小院里刨坑。
李青风是个十分败家的人,这点王大庆颇有体会。
恰逢近日牡丹花期,花市之上从头到尾,都是各色娇艳,含苞待放的盆植牡丹。
这牡丹,端的有蝴蝶戏金,奇花仙采,书生捧墨,一株三色,姚黄赵粉,紫线界玉,大小二乔,首案各色。颜色之绚烂,品类之繁多,几乎整条花市的花种,都不带重种重色。
于是李青风带着原本只是想看看买两盆颜色绚丽的,摆放在院中正厅左右,看个新鲜的王大庆一道去了。
但是李青风一到花市,一看着眼前这些姹紫嫣红的各色牡丹,就有些拔不动腿了。
总之就不是他自己了。
然后此位仁兄从头到尾,挑了三四十盆,最后实在拿不了,还是雇了一个骡车给拉回去的。
王大庆将花移摘在无忧树下几许,池塘之旁几许,等全都摘完妥当之后,不知不觉,已然夕阳西下了。
而他俩,甚至连夕食都还没来得及吃。
王大庆收拾完那些陶制花盆,扫了地之后,叹了口气。“青风兄,咱俩吃点啥?”
李青风的肚子也是直叫唤:“去西市酒楼看看,拿些茶点什么的对付对付吧。”
得,这俩人就这么对付了一顿。
过了三五日之后,便迎来了洛阳为期半月的洛阳花会。
届时,万千游子将会慕名而来,而洛阳城,自前不久的英雄大会之后,就又即将迎来新一轮的人潮如织。
不过洛阳城也并非人人得进,进出城门之时,也都需得鱼符以示身份,所以来往洛阳的人虽多,但是一些外邦之人,流窜之辈,所管辖的还是严苛,而且花会大多只有文人才会前来观赏,因此这氛围,是难得的融洽。
花会自辰时始,戌时宵禁时终,白日和夜晚看到的牡丹,也都是不同。
白日看景,夜色迟暮之中,张结于洛阳花圃,花市四周的大小来往街道中,千万只各色的灯笼,便一只紧接着一只亮了起来。
灯火阑珊之下,再看牡丹,此为意境。
意境是只有王大庆这种文人骚客,儒生书呆子才会去看的。
因此,迟暮之后,洛阳花市亭台小谢之中,来往走动的,大多都是文人骚客儒生,一时之间,吟诗作赋,来往笑谈,一派的和乐融融。
而王大庆也只身一人,前去体会意境。
他刚过花市前的长廊之上,就听见前头有几个书生打扮的兄台交谈道:“方才我去前头打听,你知道前头水榭亭里的是谁吗?陈伯玉,陈子昂!咱们赶紧前去拜会一下!”
另一个书生闻言,眼睛都睁大了:“陈伯玉?他也出来了?那咱们赶紧过去,快去快去!”
话未毕,两位书生就已然急匆匆的往前头的那被人流围的水泄不通的亭子前赶了过去。
陈伯玉?……陈大人?
这位陈伯玉大人,堪称文人的典范,他二十四岁那年中举,以上书论政得到当时的还是武后的女皇的重视,授麟台正字。后来高升至右拾遗,直言敢谏。
但是因为太过直言,曾因前几年那“逆党”之事,反对女皇,而被株连下狱,在二十六岁之时从军边塞,但是这位大人居位而思安,倒是在边塞做出了一番不小的政绩,对边防颇有些远见。
而今这位大人已然而立之年,现下虽然年月不似当年,但是当年的铁骨铮铮,直言劝谏,依然如若当年。
现下他已然回京能有一载寒暑,为人两袖清风,自持甚高,今日能在洛阳花会得见这位大人,确实有些稀奇了。
于是王大庆本着对这位大人的仰慕和崇拜的心态,也小跑到了前头的亭子里。
亭子里的人虽多,但是无一人喧哗吵闹,全都安静的听着亭中坐着的陈大人,与一位书生参谈风花雪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但是此等四时美景,却让那位书生硬生生的言出了拍马溜须的味道。
他言:
风为之清歌不歇,吹彻高台琼楼,寒霜城头之超然气度。
花是为折枝粉黛,绽诗三百,经古传诵,万年不衰之恢宏。
雪是乃浸染红尘,然则命数多舛,命途两拆,但是风骨难改。
月是阴晴圆缺,只影孑然独身,万里之外仍旧驻守疆土的忠心。
这一番风花雪月,将陈大人的半生坎坷,描绘的淋漓尽致。
然而他却着重说明了陈大人的气度,风骨和忠心。
两旁的书生闻言都点了点头,连同王大庆也一.asxs.了点头。
不得不说,这一番马屁,拍的实在是挑不出错处的好。
但是当事人陈大人,反而只微微一笑,道:“风花雪月不过只是四时美景,如若杂了,那便失去了它本身的意境了。”
没曾想,这书生绞尽脑汁的一番马屁,居然拍到了马大腿之上。
那位书生颇为尴尬,他只得拱手干干笑了笑,道:“大人说的极是。”
陈子昂,陈伯玉,果然是傲骨铮铮,却又不容置喙的啊。
可是,这过刚,往往都是易折的啊。
王大庆转身离开,穿过花市的长长街道,路过亭台水榭,灯笼映在水面之上,天上人间,水下明月,良辰美景,清风话晚。
王大庆提着灯笼,绕过花市,拐到花圃旁,再往西走三地里,就能直接绕回开平坊。
他抬起头往花圃里看去,只见花圃暖黄的烛火之中,灯笼结彩里,站着一位手里提着红灯笼的,着着红衣的姑娘。
---------------------------------------------------------------------------------------------------------------------------------------------------------------------------------------------------------------------------------------------
PS:陈子昂,唐朝大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