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184、第九章 走向没落 第一节 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走向没落

第一节佛祖会保佑你吗

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

边关大漠呈新月,雪蜮高原视旧家。

松赞藏王同领史,文成公主种桑麻。

纷争盛世千年后,续写诗吟巾帼花!

唐朝和吐蕃的联年终都消耗了两个国家太多的精力,尤其是吐蕃。一个帝国发展到今天,就连大唐王朝都开始走向没落,吐蕃帝国也不例外。那么在一步步走下坡路的时候,突破人发挥了他们一贯的习俗,那就是寄希望于宗教。现在在吐蕃最盛行的就是佛教,那么佛祖会给雪域高原带来安宁吗。

自从赤松德瓒晚年意识到赤祖德赞继位之前,吐蕃连年不断的对外征伐。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国内空虚,老百姓怨声载道,上上下下的厌战情绪都很高。伴随着一系列矛盾的出现,统治阶级内部也是矛盾重重。王室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吐蕃在外交方面,已经受到大唐的孤立,形势极其不乐观。尤其是大堂还积极的联合了回纥、大食、南诏来对抗和围堵吐蕃,这让吐蕃的发展感到十分困难。

另外,从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来说,他们从来就没有过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刚开始的时候,统治阶级利用宗教来统治百姓,后来就出现了佛教和苯教之争。在佛教还没有传入吐蕃之前,一直都是土著宗教,本教作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手段。而且苯教的大巫师们还直接可以参与到统治阶级的管理事务中,因此苯教作为一项信仰,在吐蕃国内占据着思想上的领导地位。松赞干布时期,佛教开始传入吐蕃,统治阶级开始偏向佛教,支持佛教的发展,把佛教当作统治思想。后面伴随而来的就是一系列佛教和苯教的争斗。

赤松德赞时期,由于两个宗教的争斗十分尖锐,统治阶级也不知道该采取哪种思想作为自己的统治思想,所以这一时期的王权统治思想显得有点混乱。

这一时期伴随而来的并不仅仅是宗教之间的斗争,王权争斗也非常激烈。赤德祖赞刚刚继任赞普之位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小孩子,没有办法亲自料理朝政。所以就由他的祖母赤玛伦代替他监理朝政。公元705年,是德祖赞的同父异母兄弟都松芒不结在一些人的支持下,擅自在泥婆罗建立赞普尊号,实际上就是公然对赤德祖赞的王权合法性提出质疑和挑战。

一直到赤松德赞即为以后,吐蕃才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但是吐蕃内部的权力之争仍然没有停止,有一件事情就是这一时期王权斗争矛盾的集中体现,这个故事叫赤松德赞认母。

据说,一位汉地的高僧在给赤德祖赞讲经说法的时候,曾经向其预言:金城公主将要为他生下一位王子,这个小王子是菩萨的化身。日子没过多久,金城公主果然为赞普生下了一个小王子,他就是赤松德赞。当时的正妃那囊氏对外宣称自己也身怀六甲,并派人将小王子从红岩宫偷走,又利用药物使自已乳汁四溢。金城公主整日流泪,思念自己的儿子,赞普和众大臣真假莫辨。

小王子一岁的时候,赞普大宴群臣,为小王子举办周岁喜宴,两位真假母亲也在邀请之列,家人分列两边。宴会开始后,赤德祖赞将盛满美酒的酒杯交给小王子,说:两位母亲都说是自己生下了你这个儿子,你是上天赐予我的礼物,你的身体充满了机智与聪慧,我把酒杯交给你,希望你将这杯美酒敬献给你的亲舅舅,并根据你的敬献对象来辨认到底谁是你的亲生母亲。小王子迈着蹒跚的步伐开始献酒,那囊氏的家人用鲜花、珠宝、玩具等物品招引小王子,金城公主呼唤着小王子的名字。他对鲜花、珠宝、玩具等物品视而不见,径直走到金城公主等唐人面前,将酒杯交给唐人,说:“我是大唐的外甥,那囊家不是我的舅舅家。”金城公主看到这个场面,喜极而泣,紧紧地将宝贝儿子抱在怀中。

由于王权斗争激烈,国内矛盾也很尖锐。赤松德赞面对政治生活中的尔虞我诈,更加想找到一方思想上的绿洲,这个绿洲就是佛教。赤松德赞笃信佛教,虽然在老婆孩子那里,他能够体会到普通人的家庭快乐,但是在这里却找不到思想上的精神寄托。接触佛教以后,他在心灵上才真正得到了缓解痛苦的目的,佛教就成了赤松德赞摆脱世俗烦恼的工具,日后赤松德赞决定出家修行,其实从这里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赤松德赞和蔡邦氏梅脱仲共生育了四个孩子,长子牟赤松波(天折)、次子牟尼赞普、三子牟茹赞普、幼子赤德松赞。赤松德赞出家后,由次子牟尼赞普继位,他继续了父亲崇佛的嗜好,并下令上至王室下至普通百姓都要向僧侣寺院布施,结果导致原本隐藏于僧俗矛盾背后的权力斗争激化了。牟尼赞普被人毒死在雍布拉宫,年仅24岁,仅仅做了21个月的赞普。

牟尼赞普去世后,母后蔡邦氏与权臣之间的斗争更加复杂和激烈。牟尼赞普在位时,依靠佛教僧侣的支持,解除了权臣尚结赞的统治。为了缓解内部矛盾,转移斗争的视线,他对于吐蕃军事贵族对唐朝发动的局部战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于唐朝边地防守严密,吐蕃的进攻均遭到失败,特别是贞元年间唐军大败前来解维州之围的吐蕃军队,吐蕃因此元气大伤,以致于803年主动罢兵向唐朝请和。

吐蕃统治阶级一直尽最大努力的推行佛教,希望把佛教推上神坛,让他成为吐蕃人民至高无上的精神支柱。自从噶尔家族被消灭以后,吐蕃在对唐朝的军事行动中经常遭受挫败,所以吐蕃国内的军事投机者,主战派的势力们受到了很大的削弱。主和派在赤德松赞和赤祖德赞两位赞普的支持下得到了巩固和加强,甚至有两位高僧被授予重任,他们两个人的职权甚至在吐蕃宰相之上。当时吐蕃国内还掀起了一股风潮,那就是鼓励幼童出家,用这种方法来壮大佛教势力。但是他们却没有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已经为下一步的吐蕃内部矛盾打下了基础。

赤德松赞刚刚登上赞普之位的时候,就遭遇过反对者的暗算。好在他侥幸逃脱过去,虽然成功的逃脱了这一劫,但是下一次能否成功逃脱就不得而知了。这次事件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吐蕃内部蕴藏的一股强大的反动势力,王室之间的矛盾争斗是这件事情发生的根源。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吐蕃统治阶级就不会安宁,整个吐蕃也就得不到安定。果然,赤德松赞的儿子赤祖德赞就是被自己身边的大臣给害死了。这件事情对整个吐蕃王室来说应该敲响了警钟,告诉他们该醒醒了。

在面对和唐朝的战争还是和平问题上,内部始终得不到统一。赤德松赞亲近佛教势力,他也秉承了佛教中以和为贵的精神,所以也选择和唐朝握手言和。但是和平对那些主战派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组断了他们的财路。主战派们不甘心,因此吐蕃上层之间的争斗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和赤祖德费并称吐蕃的三大法王,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统治时期大力提倡佛教。唐朝诗人杜牧诗句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短短的14个字,直接道出了南朝时期佛教的兴盛,而同样地在“法王”对佛教的倡导下,吐蕃又何尝不是寺院遍地呢?

赤德祖赞死后,年幼的赤松德赞继位,朝政大权落于权贵玛尚春巴杰和达札路恭等人的手中。这伙儿人是苯教的忠实拥护者,他们以赞普的名义下令禁止佛教在吐蕃传播,驱逐僧侣,拆毁寺庙,吐蕃大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历史上第一次禁佛运动。凄凉的寺院内杂草丛生,僧侣们瞬间由衣食无忧变成流离失所,沿街乞讨。

赤松德赞长大以后,就开始利用佛教打击那些权贵。他积极倡导佛教,并且在各地修建寺院。就算有大臣获罪,只要对寺院有所贡献,基本上也会对他们网开一面。如果有些大臣犯了很严重的罪,只要他们愿意把自己的财产捐献出来送给寺院,并且从此以后专心向佛,那么就可以免除死罪。除此之外,赤松德赞还派了300个官民子弟到天竺学习梵文和梵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翻译人才,然后邀请天竺高僧到吐蕃翻译佛经。更好地推广和传播佛教文化,赤松德赞还特别邀请高僧为吐蕃建立僧侣制度,指导吐蕃僧人学习佛教,还建立了吐蕃历史上的第一所佛学学校。

赤松德赞对那些高僧的待遇特别好,桑耶寺的第一任主持圆寂之后,赤松德赞就敕封他为世尊宗师。还宣布法令,赏赐给他黄金告身,位置在大尚论之上。在一些会议上,吐蕃赞普还提出来让高僧主持会议。为了让佛教的地位巩固,有一些人上奏赤松德赞,想请求一些经济上的援助和支持,他们说这样的话,僧人们就可以专心修行。赤松德赞同意了这个意见,规定吐蕃每三户百姓就要供养一个僧人,还给寺院分发土地和民户,这些僧人有了稳固的经济来源,开始向地主阶级一样。

赤松德赞到了晚年,更加痴迷佛教。经常跟那些所谓的高僧在一起谈经论道,终于在公元796年,赤松德赞做出了出家修行的决定。他去追随心中的神释迦牟尼修行去了,然后就把这个庞大的帝国丢给了牟尼赞普。这个后继者也深受赤松德赞的影响,继续在国内大力推行佛教。他以国家的名义下令建立“四大供”,将全国弘扬佛法的运动推向高潮,各地都出现了上自王公大臣下到普通百姓纷纷慷慨解囊,为寺院供奉布施的情形。无论是金银珠宝还是绫罗绸缎,或者是破衣烂衫,寺院一概来者不拒。一时间寺院热闹非凡,社会上也以寺院的爱好为流行时尚。在那个年代,牟尼赞普还产生过消除社会财富不均的不安定因素。他想实现平均社会财富,达到大同生活的目的。他在一年之中实行了三次均财富的措施,历史上称之为“三均财富”。但他均财富的措施未免激进了些。首先这一措施触及到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当然会遭到这些贵族的强烈反对。假设一个贵族家里本来有2000头牛,通过一次均财富,变成了1000头,可能他还能忍受,但是如果经过三次连续的均财富,变成不到100头,就是普通人也难以忍受。

要实现这么大的一项任务,仅仅依靠牟尼赞普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那么他开始把权力分散给支持自己的外戚和僧侣,想依靠这些人的力量一块儿推动这项改革措施。于是与吐蕃赞普为核心的改革派形成了,牟尼赞普采取强硬手段推行他的均财富的措施,甚至连他的母后蔡邦氏的家族也没能幸免。

因为如此,所以在统治阶级上层开始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反抗潮流。其中最大的反抗势力就是以赞普母后蔡邦氏为首的外戚实力。他们认为赞普是自己的亲人,是被他们这些人培养和推举上去的,为什么他现在反而要拿起刀剑向自己开刀。他们始终想不通这是为什么,吐蕃赞普会用杀戮的方法来除掉绊脚石吗。

还有一件事让蔡邦氏一直耿耿于怀。赤松德赞有一名叫波雍妃嘉毛尊的妃子,莲花生大师认定她是赤松德赞母亲的转世,因此深得赤松德赞的宠幸。临死前,赤松德赞又把这个妃子赐予了牟尼赞普,希望他好生照顾波雍妃。这一做法打翻了蔡邦妃的醋坛子,波雍妃在赤松德赞生前就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现在可以在新赞普的保护伞下继续安逸的生活,太不公平!在这种嫉妒心的支配下,蔡邦妃派刺客刺杀波雍妃,但由于牟尼赞普的保护,刺杀失败。蔡邦氏于是将对波雍妃的嫉妒与愤怒转嫁到了牟尼赞普头上。

蔡邦氏终于忍无可忍,一场蓄谋杀死吐蕃最高统治者的案子即将发生。798年的一天夜里,一个黑影将一包粉末偷偷地放人了给牟尼赞普准备的茶水之中。牟尼赞普批完一份给寺院供奉财物的奏疏,有些口渴,于是端起桌边上的茶一饮而尽。没过多久,赞普就觉得肠如刀绞,七窍出血...被人发现之时,早已气绝身亡。牟尼赞普至死也没有想到,曾经疼他爱他,并亲自帮助他登上赞普宝座的母后蔡邦氏,竞会派人在茶中下毒。

牟尼赞普被害身亡之后,因为他没有子嗣,他的二弟又被人杀害。所以赞普的位置就传到了他最小的弟弟赤德松赞手里。赤德松赞登上赞普之位后,并没有放弃自己哥哥在位时的改革政策。而且还把这些改革措施进一步深化,他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佛教,其实这也并不是源于他受父兄的影响,崇拜佛教。而是因为离开佛教,他就不会统治这么庞大的国家,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措施和思想方法来帮助自己统治。再加上他从小就是接受寺院教育长大的,他学习的都是佛教理论,除了依靠佛教,他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帮助自己。由于上任赞普就是被害死的,所以他上台之后,也是战战兢兢。好在他的师傅佛教高僧定埃增时时刻刻保护着他,同时又起到为赞普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说到这个娘.定埃增,首先我们看到的就是他的姓氏——娘氏,我们顺便讲一下这位高僧的传奇人生。

娘.定埃增,吐蕃历史上有名的僧相,出身于吐蕃一个古老的家族一娘氏。这个家族分布很广,东部的尼洋河、后藏的年楚河,实际上都是娘河。其中六十一东岱中的“茹拉”里有“娘若”一个东岱,很有可能是娘氏家族曾经的聚居地。娘氏家族汉文化的水平很高,他们对唐朝典籍制度十分熟悉。当时迎请金城公主的吐蕃重臣名悉腊,就出自娘氏家族。

早在达布聂赞(松赞干布的祖父)时期,娘氏家族偕韦氏投靠吐蕃部,并与吐蕃部落结盟,共议征服苏毗小邦一墀邦松王。后来娘氏又追随南日松赞(松赞干布的父亲),屡建战功,得到了赞普的信任,娘氏的政治地位也大大提升。至松赞干布时,娘.尚囊获罪遭贬,娘氏家族势力遭到削弱,从此地位也大为衰减。

赤松德赞时期,高僧娘.定埃增因其卓越的才识被赤松德赞聘请为儿子赤德松赞的老师。娘.定埃增果然不负重托,在当时政坛矛盾交织,刀光剑影中,他始终全力保护着幼小的赤德松赞,并在他身上注人了全部心血。在娘.定埃增等佛教势力的支持下,赤德松赞得以顺利亲政。

娘.定埃增的忠心耿耿,使赞普越来越亲近佛教,不仅授予僧人种种特权,还让僧人处理重大的政治事务,首先得益的便是娘.定埃增。

赤德松赞亲政后,娘.定埃增以僧人身份出任钵阐布(钵阐布是吐蕃执政高僧的译称,意为“吐蕃宰相沙门”,通俗来说就是僧相),位在大论之上,全权代表赞普理政,并让娘.定埃增以“曲论”的身份参政。因此,娘.定埃增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发言权,当时被称为“社稷大臣”,在吐蕃拥有非常高的政治地位。赤德松赞为了进一步的确立它的地位,曾经先后颁布了两道诏书给他,并且把诏书的内容刻在了石碑之上。宣布他这一职位拥有各种世袭的权利,而且永远不会被剥夺。他们家族如果有人犯罪,只处罚犯罪的人,不会连累其他人。关于这一点,前面都已经有所叙述,就不再说了。而且还规定所有贡献给寺庙的土地和牲畜等等,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干预。通过这些措施,大大提升了娘氏家族和佛教的地位。在赤德松赞与诸臣盟誓的名单排列中,钵阐布勃阑伽.允丹和娘.定埃增二人的名字排在所有参政大臣之首,仅在王妃和小邦王子之后。而且,在唐蕃谈判的过程中钵阐布也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赤德松赞本人就倾向于和平,所以他积极的让娘.定埃增和唐朝商谈和解的事宜。娘.定埃增也非常渴望和平,所以竭力的促成这件事情,尽最大努力和唐朝谈判。谈判的内容涉及到唐朝三个州的归属问题,还有归还之前被吐蕃俘虏的已故官员的尸体,还有仍然活着的那些官员。最后经过双方的不断努力,吐蕃除了没有答应归还唐朝那三个州之外,其余的两个要求都答应了。娘.定埃增和赤德松赞为唐朝和吐蕃的和平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伴随着佛教的兴盛,赤德松赞开始越来越多地让得道高僧参与到国家朝政大事当中。还取消了收取僧人的各种杂税,甚至僧人出现违法乱纪的情况,也不会像凡人那样处罚。赤德松赞下令在王宫之中设置供奉佛法僧三宝的道场,而且还以皇家的名义进行供养。王室成员都要把佛教作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每个人都要学习佛教的经文和佛法。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所以在吐蕃国内出家成了一种社会时尚,甚至有很多王室成员都出家为僧。

赤德松赞以国家的名义大力推行佛经翻译,把佛教思想推广到下层民众那里。在翻译佛教的过程中,开始出现一系列语言文字上的问题。比如,语法、混乱的语义、还有翻译时语言没有合适替换的情况,于是赤德松赞下令让定埃增负责厘定文字。这次文字改革确定了翻译佛经的三大原则。符合语言学、符合佛经内涵、符合语言功能,并将此作为翻译佛经的指导原则与准则。另外,确定四种翻译方法:音译、意译、直译、改译。还将新定的词语汇编成词典,印发给各个翻译单位,严格按照这些规则和规范要求进行翻译;对于新造词语严格控制,并依据此种方法对以前所翻译的佛经进行全面的校订,统一规范化。如果确实需要新定翻译的词语,必须将新词上报至王廷管理委员会和总译校委员会审定批准,并且将此列人新编的目录中方可使用;对于那些密教经典中的“猛恶咒语”,需要报经赞普批准才能进行翻译;对藏文的日常用语进行规范化,使藏文更便于推广。这次文字改革为以后藏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载体。

赤德松赞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大肆修建寺院,有很多著名的寺院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而成的。在八世纪晚期,赤德祖赞南下,亲自到敦煌督战。赞普亲自召见大将询问战况。为了鼓励将领,赤德松赞还把自己的爱马送给他,希望他骑着这匹马创造神话。吐蕃占领敦煌以后,进一步把兴佛的政策传播到了这里。所以敦煌才开始建立寺庙,建立石窟修建佛像。敦煌已经成为了吐蕃的另一个佛教中心。河西各州在吐蕃上层的倡导下,抄经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尽管统治者极力地推崇佛教,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佛、苯斗争并没有停止。赤德松赞驾崩后,有苯教巫师卜卦及解析赞普的梦中所见之事,认为赤德松赞身遭厄运是其大力推行佛教造成,所以建议新赞普赤祖德赞以龙体和国家社稷为重,断绝佛教信仰,同时还要将皇宫所立的佛教三宝予以拆除。

赤祖德赞心想:如果听从巫师的话,毁弃三宝、禁绝佛教,从长远来看对国家安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同时也违背了前代王公大臣的盟誓。于是,他要求内外大臣与自己都起誓信奉佛法,并书写成文,同时宣布:今后无论是以下卦、梦兆等何种方式言说信奉佛法者将得恶果或不吉不利的言辞,或者内外诸臣等请求毁弃三宝的奏请,都不会听信。

赤祖德赞崇信佛教到什么程度,他甚至把头发分成两份,在发端系上丝绸,把丝绸铺在地上,让僧人坐在上面,表示对佛教的尊敬。从826年开始,赤祖德赞发起抄写《大般若经》的高潮,这次抄经运动持续了十几年。由于这次抄经是赞普提倡的,所以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完成这一重任,吐蕃有关部门还专门设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还在敦煌设立了专门的抄经坊。

赤祖德赞和自己的爱妃贝吉昂楚也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来。贝吉昂楚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直想给赞普生一个美丽的公主,可是始终不能如愿。一晚,她做了一个梦,得到著萨的启示,只要-心向佛,佛祖就一定会满足她的愿望。此时,她得知赞普要前往教煌检查抄经事宜,于是,央求带她一同前往。别看赤祖德赞在他人面前一脸威严,对这位爱妃却是百依百顺。于是,在吐蕃权臣贝吉允丹、娘.定埃增的陪同下,赞普前往敦煌督查抄经工作,王妃贝吉昂楚也亲自参与了抄经的校对工作。

连赞普、王妃都如此重视这次抄经事业,政府自然将抄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从抄经纸张、程序、奖惩措施等都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抄经对纸张要求很高。唐太宗时期,应松赞干布之请一批造纸工匠已经入藏。在汉藏工匠的共同努力下,吐蕃发明了具有藏地特色的藏纸。藏纸最大的特色就是加入了一种叫瑞香狼毒的剧毒物质,其益处是可以防虫蛀,使得纸张可以长久保存。当时的纸张非常珍贵。根据敦煌文献记载推算,一张纸的价值基本上和一升麦子等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终末忍界玄尘道途盖世双谐五胡之血时代反叛的大魔王你老婆掉了信息全知者奸夫是皇帝绝对一番
相邻小说
开挂花钱玩转世界蛮族战皇蛮族之崛起物理学家的春天[武侠+历史]轮回地球攻略战都市之空间戒指都市神算子李二狗的幸福生活惹遍诸天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