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契丹历史上第一次女人干政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征讨渤海国胜利以后,耶律阿保机的心愿已经基本完成。就在班师回朝的路上,耶律阿保机突发重病,还没有交代后事就去世了。
虽然耶律阿保机临死的时候,没有交代继承人。但是按照中原国家的传统,皇帝死后自然是太子继位。但是对于继位制度不完善的契丹人来说,他们脑海中存在的选贤制度仍然根深蒂固,所以对他们来说,皇太子的名号仅仅是个称号而已。
就在这时,耶律阿保机的妻子述律平站了出来。他先是称颂了一番耶律阿保机的功绩,然后又表达了对先皇的缅怀之情。最后他说,储君年幼,不如暂时由自己临朝称制代行皇权。众人还在错愕中,没有缓过神来,他已经面不改色的结过了朝政大权。
述律平的父亲是回纥人,她的母亲就是一个耶律阿保机的姑姑。按照他们的传统,阿保机和述律平都应该在对方的部落中选择结婚对象,于是,述律平在14岁的时候就嫁给了自己的表哥。
述律平嫁给阿保机之后,逐渐表现出了自己的政治才能。他为人毒辣,而且精于骑射。况且契丹人没有中原人限制女性参政的传统,所以,述律平在跟随阿保机的过程中,淋漓尽致的表现了自己的才能,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收获了与阿保机一样的政治声誉。
述律平与阿保机一共育有三儿一女,长子就是耶律倍,斥资是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耶律德光,小儿子叫李胡。
在这三个儿子当中,述律平最喜爱的是次子耶律德光。不仅因为耶律德光与他一样有着敏锐的政治眼光,而且耶律德光的妻子还是他的外孙女兼内侄女。所以,如果耶律德光继承皇位的话,对述律平的家族萧氏来说,是一件好事。
而他的大儿子耶律倍,则是一个信奉中原儒家文化的契丹人。他不太喜欢骑马射箭,专心研究中原的文化,这一点让他的母亲述律平十分反感。
至于那个小儿子李胡,现在才16岁,而且性情暴躁,所以就被排除在皇位继承人之外。
述律平心中有数,就算自己再支持自己的儿子。也会遭到一大批愿意追随皇太子的人的反对,就算按照契丹人的传统选贤,两个儿子也是各有千秋,耶律德光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胜出。
于是,述律平开始动手铲除那些有可能阻碍自己让耶律德光继位的人。他把那些大臣都召集来,问了他们一个问题,问他们想不想念先皇耶律阿保机。这些人都追随了耶律阿保机几十年,自然是发自肺腑的想念。这时,述律平说了一句让他们意想不到的话。下令让他们统统陪葬,这些大臣一个个目瞪口呆。虽然这些人除掉了,但是还有可能有一些心中有二心的人,因此只要他对某个人起了疑心,就立刻在阿保机的牌位面前把他杀死。
有一个汉官叫赵思温,他得罪了述律平。述律平照例让他给先皇陪葬,他没想到赵思温给他提出了一个难题,他说,您应该是最思念先皇的人,您为什么不去陪葬呢?大家都没想到,述律平面不改色,拿起一把刀就砍下了自己的右手拿起一把刀就砍下了自己的右手,命人把这只手送进阿保机的墓中代替自己寻找命人把这只手送进阿保机的墓中代替自己寻找殉葬。
这件事情让文武百官彻底领教了述律平的本事,从此再也没有人敢跟他唱反调。
述律平把前期工作铺垫的差不多之后,就开始把耶律德光推上皇位。耶律倍早就知道母亲的心思,所以自己主动请辞,带领文武大臣大臣们向母亲请命,请求立自己的弟弟耶律德光为帝。
不过,老辣的述律平还想再摆摆样子。他让自己的两个儿子骑上马,对文武百官说,他们两个都是我的儿子,我都一样喜爱,立哪一个都让我为难。所以干脆让你们选吧,你们想让谁当皇帝,就把谁的马缰牵起来。文武百官都被述律平吓怕了,纷纷掀起了耶律德光的马缰。就这样,耶律德光被自己的母亲述律平推上了皇位,他成为了契丹史上的第二位皇帝,史称辽太宗。他继位后,尊述律平为应天皇太后,册立自己的妻子萧温为皇后。
人生感悟:古往今来,无数圣贤智者在参悟人生后,都发现了糊涂的影子。孔子发现了,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取名“无为”;庄子发现了取名“道通”:释迦牟尼看见了,取名“忘我”:服子看见了,取名“非攻":东晋诗人陶湖明在东简采菊时也发现了,但他提起笔时却又忘记了一他也真够糊涂的,只好语焉不详地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直到清代,才由名士郑板桥振臂一呼,呼啦啦地擎起一面“糊涂”大旗,高声地宣称:“难得糊涂!”
糊涂之难得,就在于搞明白它太难。糊涂是明白的升华,是心中有数却不动声色的涵养,是超脱物外、不累尘世的气度,是行云流水、悠然自得的潇酒,是整体把握、抓大放小的运筹,是甘居下风、谦让阀达的胸怀,是百忍成金、化险为夷的韬略。其实糊涂者哪里是真的糊涂,他们只是因为看清了、看透了,明白与清醒到了极致,在俗人的眼里才成了糊涂而已。
因为心中太明白了,明白自己不能处处明白,于是就装糊除了。从揣着明白装糊涂,到懒得追究真糊涂,这才算达到了糊涂的最高境界。这种真糊涂,其实也是一种大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