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西夏那些事儿
第一章西夏帝国的建立
第一节党项族的历史变迁
金华山巅一挥手,俯视尘寰仰星斗。
闲云满地白鹤飞,积雪暗天苍兕吼。
北山周回七百里,名著洞天非不久。
世人未识山中乐,问我山中何所有。
旧传叱石化羊眠,亦有耕田驱鹿走。
大士浴缾今尚在,孝标书堂谁与守。
翩然东访赤松子,何须辟谷能延寿。
出门一笑天地宽,龊龊徒为儿女丑。
君不见东坡游赤壁,东望武昌西夏口。
江山风月两依然,谁能与客携鱼酒。
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有一个曾经辉煌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王朝——西夏。
西夏又被称为大白高国,之所以又被称为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个国家崇尚白色,建立西夏的党向羌族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的民族,党项人尚武善战。后面我们会详细解说,为什么说党项族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他创造了神秘的大夏帝国,在我国满族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公元1227年,西夏被元朝灭亡。自从汉唐以来就流行后朝为前朝修史的传统。但是元朝人在修史的时候,只对宋辽金三个国家编撰了纪传体的正史,却唯独没有给跟这三个王朝同时并存的另一个王朝西夏编撰史书。而是仅仅粗略的衣服,在这三部正史之中分别有一卷描写西夏历史。
其实元朝人没有给西夏修史,不仅使得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西夏王朝丢失了很多宝贵的史料,而且对研究同时代的宋辽和金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使得那些仅剩的描写西夏历史的历史材料显得越发神秘重要。
随着近现代研究西夏历史的脚步逐渐加深,消失了的西夏王朝的神秘面纱才被渐渐揭开。
尤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队在我国西部距沿海南侧的黑水城盗掘了大量的珍贵西夏文献,这些文献为西夏学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这些历史史料的出土,后世研究西夏历史的学者们逐渐还原出了一个真实的西夏王朝历史。
不仅对于西夏这个国家的描写历史很少,就连建立西夏帝国的党向羌族,也仅仅是出现在我国的史书隋书当中。党项族被认为是羌族的一支,但是西夏的统治者们自认为是鲜卑皇族后裔。党项族的发源地也一直为后代学者们争论不休,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至今尚无定论。一般说来,党项族应该是以羌族为主体的多个民族融合的共同体,它包括羌族,鲜卑,汉,回鹘,吐蕃等。
党项族的发迹是在唐朝初年,后来在唐朝末年,当时的党项族首领拓拔思恭因为帮助唐丑平叛立下大功,所以被赐姓李,之后,党项族就以李姓后代夏国公的身份在当地迅速崛起。宋朝初年伴随着赵匡胤对夏州地方政权的收回,导致党项族跟宋朝之间矛盾加剧。后来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开始叛宋自立,一直到他的孙子李元昊在公元1038年正式称帝建国。
西夏建国后,采取的是联合大辽一起攻打宋朝的策略,所以宋朝没少受小小的蛮族西夏的欺辱,但是在公元1044年,西夏和宋朝之间达成和解。但是与此同时西夏跟大辽又爆发了大规模冲突,最终打败了强大的辽国的入侵。西夏建国后,刚开始他的实力明显要大大弱于同时代的宋朝和辽国,但是经过一代代的不懈努力,最终终于跟宋朝和辽国一起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但是在李元昊统治后期,他开始荒淫残暴,西夏也陷入了外戚专权的黑暗时代,西夏帝国的良好发展势头到此为止。
李元昊死之后,他的后代们经营西夏,又经历了几次兴盛和失败,最后到李德旺g位的时候,西夏已经无可救药。末代帝王纵使有再大的能力,也终究回天乏术。李德旺也是如此,虽然他很想挽救帝国,但是,西夏帝国还是渐渐摇摇欲坠。本来李德旺打算联合金潮一起对抗蒙古,但是此时的大金也自顾不暇。
李德旺死了以后,他的侄子李现被推举为皇帝。公元1127年,在蒙古大军的猛烈进攻下,西夏皇帝李现投降蒙古。李现率领文武官员前来投降蒙古的时候全部被杀,这也是蒙古帝国的残暴之处,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屠杀和屠城。西夏整个帝国遭到蒙古军的疯狂杀戮,西夏帝国一共传了十代帝王,历时将近200年,最终被元朝灭亡。
党向羌族是我国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民族,这个民族也跟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为了生存而不断迁徙,他从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最后在我国的大西北落地生根,逐步建立了以夏州为中心的地方政权。
西夏是由党向羌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如果从建立西夏这个国家开始计算到灭亡,一共经历了190年。但是如果按照党项族建立夏州政权开始计算,那么这个政权一共存在了长达347年。他在最强盛的时候疆域包括现在的宁夏大部分和甘肃,陕西,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的部分共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区。
党向羌族属于西北诸多羌族部落之一,习惯上汉人把这一只称为党项族,历史上记载羌族发源于现在的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
汉代的时候羌族就开始大量的向内地迁徙,聚集在关中一带。但是一直到南北朝的末期,羌族才开始崭露头角。到了唐朝的时候,羌族的活动范围就已经非常广阔,达3000余里。
党项族按照不同的姓氏组合成了大小不同数目众多的部落,各个部落没有首领,也没有法令,基本上相当于汉人的原始社会时期。著名的部落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这八大部落,其中拓跋氏的势力最为强大,在所有的部落当中起领导作用。
关于党项族早期的生活状况,在《旧唐书》中有这样的描述,说他们屋子上方还是用动物的皮毛包裹着,每年就需要更换一次,这个民族不认识庄稼五谷,就连酿酒用的大麦都需要从别的地方购买。这说明当时的党项族就是一个生活水平比较落后的,以氏族为基础的原始社会末期父权制部落,而且他们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他们以游牧为生。
公元六世纪中叶,这个时候的史料记载说党项族经常骚扰内地百姓,根据他们的利益,有的时候叛乱,有的时候投降。到了公元六世纪末期,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建立了隋朝。中国结束了几百年的乱局,重归一统。所以边境上的党项部落也开始了内迁。
公元584年,有1000多户党项人逐渐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到了第二年,当时党项族拓拔部的首领拓拔宁丛率领整个部落到现在的甘肃省庆阳市向隋文帝提出在这里定居的请求,隋文帝听说以后非常高兴,立马就授予党向首领拓拔宁丛大将军的称号。
但是党项人并不是真心归顺,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驱使,他们也掩盖不住自己的野性。在隋朝境内时而判断事儿归附,在公元596年,党项族进攻现在的甘肃靖远县地区,他们被隋朝大军打败了,然后就投降了隋朝。隋王朝在这些少数民族部落聚居的地方设置州郡,安排官吏加强管理。
唐朝建立不久,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个令人向往的社会不仅让汉人感到很幸福,党项人生活在中国境内也感觉很舒适。在这时期各大党向部落纷纷归顺唐朝,唐朝还专门设立了四个州,让党项族的部落首领当刺史。贞观五年,由于唐王朝的巨大军事压力逼迫下,大部分党向部落已经全部归附了唐朝,唐朝专门派出官吏设置了60个州,党项人归附内地的多达30万人口。
贞观八年的时候,吐谷浑叛乱,当时的党项族首领拓拔赤辞心向吐谷浑,因为他们双方有姻亲关系,所以党项族帮助吐谷浑一起对抗唐朝。唐朝派出大军攻打这两个部落,党项族的立场非常坚定,始终站在吐谷浑一边。在党项人打了几次败仗以后,唐太宗没有下令继续追击,而是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不断派出使者对拓拔赤辞进行劝降。
拓拔赤辞的儿子背着他答应跟唐朝议和,党项族的其他部落听说后也纷纷开始盼归唐朝,这一下子拓拔赤辞陷入了孤立,他只好也跟随儿子一起归附了唐朝。唐太宗立刻在他们居住地设置了32个州,还任命拓拔赤辞担任西戎州都督,并且赐姓李,受松州都督府节制。
从这以后,党项人第一次出现被赐姓李的情况,而且大部分到的党项族地盘儿都归了唐朝,也就是现在青海省黄河河源积石山以东的大部分地方。党向羌族正式成为唐朝的属民。
就在唐王朝建立并且不断强盛的时期,西藏高原上的吐蕃也开始迅速崛起。吐蕃不断向内地扩张,先是吞并了吐谷浑各部,然后又开始压迫党项族的生存空间。党项族个部落纷纷上书唐朝请求内附,唐朝答应他们向内地迁徙,向内地千玺后的党向部落主要分布在唐朝,陇右道北部各个州。
到了公元721年,这时候唐朝的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他下令在现在的甘肃庆阳一带专门安置向内地迁徙的党项族。并且还再次授予拓拔赤辞的孙子拓拔守寂为右临门都督。
公元八世纪中叶安史之乱爆发,拓拔守寂因为带兵帮助唐朝平叛,因功被封为容州刺史。吐蕃称唐朝内乱的机会,夺取了河西陇右数十州以及西域的领地,大唐帝国也因此渐渐走向衰败。
当时在现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灵武市以及盐池县一带的党项部落与吐蕃联合起来一起侵扰唐朝边境,唐朝不堪其扰,为了阻断这些党向部落跟内地党向部落的联系,唐朝再次下令让其他党向部落向内地迁徙。
党向部落被分为三个部落,一个是活动在现在庆州一带的叫做东山部落,另一个是活动在绥州和延州地区的野利部落,还有一个就是以夏州为中心的平夏部落。这个平夏部落就是后来建立西夏的拓拔部的所在部落,拓拔部是这个部落里的大族。到现在为止,对于党项族来说,终于结束了改变他们命运的从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的百年大迁徙。
由于唐朝早期,国力强盛,无论是汉族百姓还是少数民族百姓,在中国生活的都比较幸福,而且这个时候的官吏和社会也都比较稳定。但是到了唐朝末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开始走下坡路,各级官吏开始腐败,他们不仅对内地百姓腐败,而且还对生活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肆盘剥和压迫,党项族也是其中之一。当地的官吏,丝毫没有把党项族的人当成人看,说杀就杀,这一系列的做法引起了当地党向人的激烈反抗和愤怒。
当时在宁夏灵武县和研究一带就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唐武宗为了安抚这些地方的百姓,从朝廷中派了好几个安抚使。好不容易党项族的起义才逐渐平息下来。但是伴随着唐王朝的衰落,偏居一隅的党项族借助这个机会逐渐强盛起来。
党项族内迁以后,跟中原老百姓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虽然他们仍然以畜牧业为主,但是跟之前的生活习性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无疑对党项族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加速了未来党项族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也促进了党项族跟汉族的大融合进程。
小故事:韩国三星电子的创始人李秉喆,在朝战后的废墟上打造出一个世界一流企业,堪称一个奇迹。三星的成长之路遍布陷阱,之所以没有设陷在失误的泥沼里沉没,完全是因为李秉喆及时退出的勇气与行动。在回顾他辉煌的一生时,李秉喆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事应该有上阵的勇气,也要有及时退出的勇气。”
李秉喆的经营原则中很重要的点,就是既敢于开拓,又勇于退出。他曾说过:“如果没有100%的把握,那就不要上马。一旦决定某一种项目,就要全力以赴。如果认为没有胜算,那就赶快退出来。”
1973年,三星与日本造船业的巨头H公司合作,在韩国庆尚南道买下150万平方米土地准备建造世界最大规模的造船厂。但当时由于石油危机,世界造船业陷人困境,有的客户甚至放弃订单,要求取消合同。三星-看行情不利,就毅然决定该项目暂时不上马。后来,李秉赫先生回顾说:“如果当时那个造船厂上马,对三星的打击肯定是非常巨大的。做事应该有上阵的勇气,也要有及时退出的勇气。”
李秉喆的这次撤出虽然令自己“脸上无光”,但却避免陷人一场不停地投资却没有多大回报希望的泥潭。李秉喆认为:若不及早撤出。那么大型造船厂将很可能成为三星公司的“滑铁卢",与其坐等因造船而全军覆没,不如另辟蹊径,别处生花。
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形势大好时,“春风得意马嘴疾”,凭着一股于干劲与阿劲能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而在形势不好时,却不知道收缩战线准备撤退,直至弹尽粮绝,连东山再起的本钱都没有了。
做事必须能屈能伸,只能屈不能伸的人是庸才,只能申不能去的是骄兵,都不能真正顺应时势,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无论做什么事,在黎明前的黑暗一定要咬紧牙关挺住。但在实际操作之中,有些事经过仔细分析后,断无咸鱼翻身的可能之时,唯有承认现实选择撤退。因此坚持与放弃并不矛盾,它们是相辅相成,可以互补的。
关于我国的古代传说中记载的灵异神物一龙,《韩非子.说难》中有如下的描述:龙的性情非常柔顺,人们可以和它亲近,甚至可以把它作为自己的坐骑。然而,如果有人触摸了它的喉下那块长约尺许的逆鳞,那么,它必然会发怒,甚至会伤人致死。可见,龙的忌讳不可乱摸。其实,岂止龙有自己的忌讳之点,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忌讳,也就是常说的“短处”或“痛处”。
大凡具有一定修养、品德高尚的人是从不揭人之短的,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据唐朝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曾做过唐朝检校刑那郎中的程皓,从不谈论别人的短处。每逢朋友中间有人说他人的坏话时,他从不跟着掺和,而且还说:“这都是大家乱说的,其实不是这样。”然后再说一番他人的好处。像程皓这样的人能不赢得他人的好感吗?人们肯定愿意与这样的人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