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一个明代驿站的小卒,此刻却成为明代皇帝心口的一根刺。
如果要问做人为什么给人家当时一口饭吃,给一点做人的公道和正义,这件事不久了结了么?
事实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是手拿国家的治理、管理、统治权利,不可能关心万民的生存艰辛的。
你能为它所用,就用一用。
不能为他所用,就去看大将袁崇焕的下场。
至于爱民如子,民为贵,君为轻,他们口头都是如此再说。
数千年没有谁真正的去做一做。
此刻民众造反了,是因为水灾,旱灾,蝗灾,瘟疫爆发,加上没有粮食......没了家园,没了亲人,没有了工作,没有了社保.....
为什么这些“刁民”要造反,没有人去体察和自问罪责,杀了,镇压了这些暴乱分子就行,毕竟这件工作执行起来不费脑筋,还很容易。
公元167年(崇祯十年)。
杨嗣昌会兵10万,增饷80万,提出要对这股强势崛起的农民义军采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限制农民军的流动性,各个击破,最后歼灭。
此举在二年内还颇见成效。
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着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
168年(崇祯十一年)八月,清兵从青口山(今河北迁安市东北)、墙子岭(今北京密云东北)两路毁墙入关,发动了第四次入关作战。
杨嗣昌为贯彻其“安内方可攘外”的战略,力主与清议和,但遭到宣大总督、勤王兵总指挥卢象升等人的激烈反对。
事实上在二战时期,某位蒋委员长也是提出来这种方略。实施的也是这种卖国策论。
崇祯,和战不定,卢象升在河北巨鹿战死。
清兵澈退后,孙传庭、洪承畴等人均被调往辽东防范清军,李自成军,因此在山中得以喘息。
冬天李自成驻扎在富水关南的生龙寨,并娶妻生子。
毕竟事业为重,无后为大......
169年(崇祯十二年),张献忠在谷城(位于湖北襄樊)再次反叛,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
1640年(崇祯十三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收留饥民.
因此郑廉在《豫变纪略》记载李自成当时大赈饥民的盛况:“向之朽贯红粟,贼乃藉之,以出示开仓而赈饥民。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自此李自成军队借机发展到数万,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
“均田免赋”其实是灾难深重的民众,在灾难时节的一种希望。
其实在灾难过后还不缴纳赋税的话,一个国家也支撑不起财政的开销和行政的费用,何况当时南北地区还有外敌入侵的事实,军费哪里来?
1641年(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义军攻克洛阳,杀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从后园弄出几头鹿,与福王的肉一起共煮,名为“福禄宴”,当时还与将士们共享。
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之后在一年半之内,义军三围省城开封未果。
最后一次164(崇祯十五年)年黄河决堤冲毁开封。
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十月在河南郏县败明陕西巡抚孙传庭。
与此同时,明朝对清朝战事节节不利。
三月,洪承畴降清。十一月,清军第五次入塞,深入山东,掠走当地民众三十六万人。
164年(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招抚流亡的贫苦农民,“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生,务农桑“,又“募民垦田,收其籽粒以饷军“。
月,杀与之合军的农民领袖罗汝才。
4月杀叛将袁时中。
5月张献忠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权。
10月,李自成义军攻破潼关,杀死督师孙传庭,占领陕西全省。
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建国号“大顺”。
1644年(崇祯十七年)一月,李自成东征北京,二月初二(月10日),在沙涡口造船三千,渡过黄河,攻下汾州(今汾阳)、阳城(今晋城市阳城县)、蒲州(今永济),隔日攻下怀庆(今河南焦作),杀卢江王载堙。
初五日(月1日)攻克太原,牛勇,王永魁等督兵五千人出战尽殁,初八日以守将张雄作内应,炮轰破城,蔡懋德自缢死。在太原休整八天。
十六日,克忻州(今山西忻州),官民迎降,代州(今属忻州)守关总兵周遇吉凭城固守,双方大战十余日。
总兵周遇吉因兵少食尽,退守宁武关(今山西宁武境)。
周遇吉悉力拒守,最后火药用尽,开门力战而死,全身矢集如猬毛,夫人刘氏率妇女二十余人登屋而射,亦全被烧死。
三月初一日(4月7日)李自成克宁武关,前后死将士七万余人,可谓义军伤亡惨重。
《罪惟录》中的记载:后贼陷京师,多有手足创者,皆经战宁武者也。这就是说明这一仗双方的惨烈。
因为敌军抵抗很强,在破城后李自成下令屠城。
当晚,大同总兵姜瓖投降,宣府总兵王承胤降表亦到,义军又连下居庸关、昌平。
三月初八日,兵至阳和。
十一日,大顺军开进宣府,“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
崇桢急调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入卫京城,并号召在京勋戚官僚捐助饷银。
-
三月十五日(4月1日)农民军抵达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不战而降,同时,刘芳亮率领南路军,东出固关后,真定太守邱茂华、游击谢素福出降,大学士李建泰在保定投降。
三月十六日,李自成部过昌平,抵沙河。十七日进高碑店、西直门,以大炮轰城,入午攻打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
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宁门,农民军由此进入今复兴门南郊一带。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帝秘密谈判。
此刻风雨飘摇的明朝已经无兵可用,无将可守城。
为何一朝天子,最终会弄成这幅德行,就看他们杀袁崇焕的决然态度而定。他们也叫会做人和用人?
据《小腆纪年附考》卷四载。
当时的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其实这是不可能达成的决议。
最后双方谈判破裂。
即使崇祯帝当时同意,李自成还是会被其反手坐大,恢复能力后剿杀,或者是李自成控制了华夏局面,最终还是会取而代之崇祯帝......毕竟有句话叫:天无二日,朝无二主。
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所部军,中午,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一大群义军将士手拿刀枪,背着弓箭,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紫禁城的内殿。
此时崇桢带著太监王承恩上煤山瞭望,又返回后宫里的乾清宫,他还想召集大明群臣,事实大臣皆己逃散......
最后崇祯前往宫城北门外的景山自缢,史称甲申之变。
当时的李自成下令将崇祯“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
二十七日,命人将其葬于他的田贵妃墓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