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个强大的,自然环境下体现出来的凯尔特民族,经过公元前凯撒大军的一种强权军事的弹压。
它的民族被迫放弃了自己民族本身的自由,不得不融于罗马的一种古代军事文化。
因为它落后的部族经济,没有成熟的军事理念,处于原始氏族边缘的一种存在模式,经受不起事实上社会形式,军事模式更高它一级的罗马文明的打压。
那么如今的法国地区几乎就是凯撒当时征服的高卢全境。
高卢一词最早出现在当时罗马政治家Caton的笔下,他指的是从法国入侵意大利北部的高卢族人。
在公元前二世纪末,在希腊殖民地马赛城邦的文明影响下,并由于高卢族和地中海地区的频繁贸易交流,高卢族的一些部落开始希腊化,也开始运用希腊字写高卢语。
但是由于宗教的忌讳,高卢族没有把其丰富的口传历史写成文字,当时其族人限定文字的运用范围为商业和贸易。
因此,在高卢语最终随着整个民族的逐渐消失之后,这些传统随着被历史给事实淡忘了。
高卢被划分成几个部落,那些部落之间的领土界限显然被划定得非常清楚。
这些界限和未来的罗马“城市”的界限相吻合,从此和现代法国的省基本相吻合。
高卢各部族在语言、文化等方面,显示出其一贯历史稳定的状态。
但是,因为当时罗马的历史深厚影响,在社会政治方面,高卢自身的君主制度和贵族制度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其选定的法官。
罗马人征服高卢之前一个世纪,是高卢文明的鼎盛时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不象罗马作家和西方19世纪历史学家描述得如此野蛮落后。
在那个时代出现了规模非常大的城堡,也开始运用钱币:高卢人文明的水平事实也不低于前世纪的罗马。
高卢人对罗马文化的贡献非常众多。在军法和技术方面,罗马人不仅采用了高卢人的许多发明,也借了高卢语的许多词汇。
在前世纪末年,罗马已经征服了高卢的东南部(现在法国的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和朗格多克-鲁西永等地区),这些地区被称为“穿罗马式长袍的高卢”,因为这些地区的高卢人最早受到罗马影响,开始采取罗马的生活方式。
在406年1月1日夜里,汪达尔人,苏维汇人,阿兰尼人等日尔曼“野蛮”民族,一同侵入罗马帝国,趁冬天莱茵河水结冻,容易过河。
一直到476年,马帝国的覆灭,皇帝的权利日益减少,高卢的罗马代表也不敢反抗日尔曼人。
在帝国行政里,那些日尔曼族人被划入两个不同的阶级:联邦者和殖民者。
现时法国领土是由前高卢族地区组成。
西元前1世纪至5世纪,罗马统治者主要由高卢族、塞尔特人族和在西南部的巴斯克族所组成的人口。
公元486年,来自东方的法兰克族首领克洛维一世,征服了在罗亚尔河和索姆河之间的罗马领土。
后来他将现时北部和中部法国地区纳入统治,并在496年将罗马天主教定为国教。
其它的日耳曼统治者仍是以阿里乌主义为宗教。
在克洛维一世於511年死后,他的领土断断续续地分裂和统一。
而统治实权,亦由他的嫡系墨洛温王朝渐渐移入世袭的宫廷长里.在751年查理?马特尔的儿子,宫廷长矮子丕平,名正言顺地建立他的加洛林王朝。
这王朝在丕平的儿子查理曼大帝统治下国家达至颠峰。
查理曼大帝先后在771年,统一了在分裂中的法兰克裔领土。
774年查理曼大帝征服了盘踞著北意大利百年以上的伦巴第王国,778年将巴伐利亚纳入统治,796年打败了多瑙河平原的Avars人,801年将南部边境推进至巴塞隆纳而与***教的西班牙领地接壤,并在大张挞伐后终於在804年降服了下另一个野蛮部落撒克逊。
教宗利奥三世在800年,加冕查理曼大帝为第一任神圣罗马皇帝。
以表扬其功绩及对罗马教廷的拥护。
但查理曼大帝的儿子路易一世死后,路易的三位儿子在凡尔登条约里,将查理曼的领土三现实的分为东中西三部。
加洛林王朝虽然在884年至887年间曾短暂统一,但神圣罗马皇帝封号自始不再在西部通行,而西部亦渐渐演变为法兰西王国。
于是曾经的高卢部族和它的本源族人,就此在历史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查理曼大帝统治后期,维京族沿它的王国北方及西部边境推进。
自查理曼在814年死后,他的继任人未能团结去遏止维京人入侵。
维京人和他们的长船纵横罗亚尔河和其它内陆河流,到处在法国人的领地上攻掠。
84年维京人杀死了南特市的主教,数年后又焚烧了土尔城的圣马丁教堂,845年更掳掠着曾经的巴黎。
现时法国领土大致与国王糊涂查理统治时相同,他被逼将塞纳河下游两岸大片土地割与维京人,形成一个诺曼第公国。
最后在断断续续的权力争夺中,加洛林王朝亦步上前朝覆灭的后尘。
法兰克公爵及巴黎伯爵雨格.卡佩在987年建立了卡佩王朝。它与其旁枝瓦卢瓦王朝和波旁王朝此后统治法国超过800年之久。
卡佩王朝的崛起使得法国发展出新的政治架构。
911年割与维京人的诺曼底公国,成为了后来征服者威廉入侵英国的根据地。
1066年,威廉公爵成功夺得英格兰的王位,是为英王威廉一世。威廉公爵仍保留诺曼底公爵的称号和封地,并将其传给以后的历代英王,于是历史在这里埋下了日后英法两国冲突的导火线。
1154年,法国的安茹伯爵亨利继承英国王位和诺曼第爵位,是为英王亨利二世(HenryII)。
亨利将自己在法国领地(安茹及诺曼底)归入英国王室。再加上115年他迎娶了法王路易七世(LouisVII)前妻阿基坦的艾利诺女公爵(Eléanord'Aquitaine),令他的势力扩展到法国西南部。
这些事件令英法两国关系日益紧张,最终导致了历史上的英法百年战争(17—145)。
在1世纪,法国王室将不少南部的领土收归中央,为了领土扩张,他们蓄意煽动了基督徒屠杀异教徒的浪潮,并把藉此将南部的朗基多克省收为皇家家族领地。
公正王菲力四世试图夺取佛兰芒地区,但在两年后法军终在发生於Courtrai的金靴刺之战中被佛兰芒城邦联军击退。
然后就是导致英法百年战争的整个过程。
这注定了高卢部族一直会是一个经历各种部落战争的民族。
18年,法王查理四世身亡,卡佩王朝绝后。
瓦卢瓦王朝成员腓力六世趁机继承王位。
但是英王爱德华三世,前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孙,宣称自己是法国王位唯一合法继承人。
此王位争议成为英法百年战争的导火索。
1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开始。英法百年战争导致两国的民族意识大大提高,但百年战争期间,两国都不约而同地出现内乱,如181年英国的瓦特?泰勒叛乱和158年法国的扎克雷革命。
法军在17年至160年间节节败退,濒临亡国。
但在169年至196年间转入反攻。
1415年英王亨利五世在阿让库尔战役的胜利,令瓦卢瓦王室失去其它法国贵族家族的支持,最终导致7年后巴黎沦陷和140年特鲁瓦条约的签署。
这一些事实导致法国王室对罗亚尔河以南的管治权大大削弱。
148年,英军更进一步,占领了包括巴黎在内的法国北部,并且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要塞奥尔良。
此举再次激起了法国人的爱国热情,纷纷起兵反抗。
次年,女英雄圣女贞德率军驰援奥尔良,击退了英军。并在历史名城兰斯(Reims)拥立查理七世为新任法王。
但女英雄圣女贞德很快被叛徒出卖,给勃艮第人逮捕,并交与英军。
在英军黑暗宗教审判所当时根本不谈公道的审讯下,贞德被判为邪教徒,於141年被钉上十字架,活活烧死。
后来英国内部贵族因为利益矛盾发生冲突,再加上法王和勃艮第公爵菲利浦的和解,导致法国渐渐反败为胜。
最终法军陆续收复巴黎(146年),诺曼底(1450年)及波尔多(145年10月)等地,法军获得最后胜利,收复了除加来(Calais)外的全部领土。
在这场战争以后,法王逐步加强中央集权,并分别将勃艮第(1477年)和布列塔尼(1491年)收归中央。
法国最终成为了一个有着独立自主权利的王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