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云在本地女人眼里可能不咋的,但是他仍然在研究人员中保持着相当的人气,多米尼克博士在他过去装甲实验部的时候没空,还有简式机甲的设计者埃斯特夫博士愿意帮忙。
其实要求增加新的拦截辨识能力走正规渠道也能办妥,可是高科技世界里秩序侧的任务实在有些被动,没有人知道情况什么时候会转坏。的确法蒂玛可以花钱查询"泰坦"的登陆日,结果甚至会很精确,然而麻烦并不一定在登陆时才开始,根据现状他们出勤的概率会大幅度增加,一个不慎就会导致当天变成伤患乃至残废必须留在基地里。
与雷云所去过的所有世界一样,本地战争用计算机也没有主动意识,需要人工或借助预设逻辑进行计算。
倒也不是拥有主动意识的人工智能有多么难以开发,二级科技已经足够了,原因却是科技等级没有到某个地步,拥有主动意识的人工智能就等于废物!简单而论,具有主动意识意味着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思维方式接近,在必须做出结论的计算中会产生"具有冲突的选择/方向",反而会导致其损失逻辑效率进而丧失机械相对生物所具有的优势。
不提远了,就参照SE、SA系列的拦截系统吧。它从传感器获取数据直到产生拦截运算结果费时是零点零一三秒,也就是1ms(毫秒),将其反馈至拦截炮让辅助系统调整角度进行射击动作根据角度差最大值需要110ms,去掉ms的零头,大角度时整个反应过程需要0.1秒!
就这样的结果,还只是计算拦截炮的待命状态,假如是行军时的拦截炮收拢状态,包括能源分配系统的运作时间在内,过程会长两倍以上。不管是拦截生体飞弹还是导弹,这样的反应速度已经是战争机器能忍受的极限。
采用具有主动意识的人工智能的效率肯定会更低。做个假设,同时有几颗飞弹和本机甲距离完全相同,"蠢"计算机不需要思考,它会参照拦截炮角度,在调整角度的过程中依次拦截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拦截最多数量;主动意识型则有可能会认为某个角度的飞弹对装甲的破坏可能性更高而优先拦截不该去打的,负责调整拦截跑角度的机械运转速度不可能和计算机完全同步,最终会导致原本都能拦截下来的时间不够用反而被击中。
雷云的侦查机器人属于人工智能,虽然没有自主意识但相比"蠢"型的反应效率仍然会偏低,因此改造成正面武器的可能性不大,最多做个辅助射击。
所以"战争不需要个人意志"这种话用在计算机上也是对的,当然使用"蠢"计算机也会有它的麻烦,比如现在要新增拦截等离子球的能力,就不可能将其描述成蓝色发光的球形飞行物体就完事,在"蠢"计算机看来生体飞弹在某个速度角度偏离时尾焰也是蓝色球形飞行物呢!
斯芬妮具有足够等级的软件开发能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整个拦截系统破解并完全解读。因此想要更快的将新的拦截能力应用于现有的机甲上,就需要借助对拦截系统有细致深入了解的专业人士才能做到,K0也许不是初始拦截系统的设计者,毕竟本身具有新型机甲开发能力,不可能对拦截系统软件一无所知。
埃斯特夫博士原本也只打算把拦截系统升级的事情当做一项优先度稍高的申请来办,不过在雷云的唠叨下,当晚就把装甲设计部的所有软件工程师都弄过来处理问题,所有的地面人都有可能感染可不是开玩笑的!
埃斯特夫博士和多米尼克博士一样属于高级开发人员,就跟雷云在地球开发全功能伴侣时一样只负责整体设计,下面有很多不同型的小组将其中的细节完善,除非遇到技术上无法通过的事情等大麻烦必须修改设计案,一般是愿意干啥就干啥。当然他们也一样要听取驾驶员们对机甲的反馈信息,不能想设计啥就乱搞,若是能那样,估计任谁都想造些几十上百米高的巨型机械吧。
雷云一直等到半夜里软件团队把方案拿出来才离开,他们承诺在最短的时间里弄出可选的拦截模块为基地的机甲安装。
走正规流程一般不会采用可选模块,这种升级模块需要另外在主面板点击或声控,对驾驶员而言是额外的负担。只是此时还是以效率做优先考虑,实际效果就交给实战验证,只要有足够的数据,迟早会被集成进拦截系统。
第二天早上还没来得及出门就被埃斯特夫跑来抓了壮丁。
这回不是机甲测试,而是去装甲试验部去看好料,新出炉的设计图!
设计案是之前雷云在装甲实验部做机甲测试的间隙里,闲聊时引发了多米尼克博士的灵感,若他自己跑去看随便就会给个盗窃机密罪。
艾斯特夫前几天在忙简式机甲驾驶系统改装的事情,昨天军部答应简式机甲一旦通过陆战队驾驶员测试,将以FTA01的编号进行试列装,他自己也是早上被多米尼克用呼叫器吵醒的才知道设计初稿已经完成了,趁着还没进入试做阶段赶紧拉驾驶员去提意见。
这儿事儿雷云其实是不适合参和的,装甲实验部和军部的统属不同,很容易各种纠纷,可是他又忍不住想看看自己没机会造的机器人,最后挠挠头还是跑去了。
设计案能出来的那么快,也多亏了装甲实验部牛X的专业设计系统。这套设计系统就跟钢铁侠那家伙用的几乎一样,基本是全息画面组装模式,已有类型的零部件都可以进行任意组装,没有的则指定材料自己设计,也能实时连接到下属的能源开发部和装备研究部的数据库,进行设想引擎、武器、装备的可行性验证。
可以这样说,在这套设计系统上作业,不管怎么拼怎么幻想,只要最后的全息画面呈现出来是全绿或有蓝色模块,就一定能在几天内造出试做机来!
全息结构的呈现中,绿色代表的是已有现成的或型号十分接近的;蓝色则是具有可行性并能很快造出来的新东西;黄色则是仅仅通过可行性验证,短期内看不到实物;红色则属于臆想物,或是被自动判断有致命缺陷。
"哇!原来是这个样子啊!"看着房间里跟人类身高差不多的全息图形,雷云觉得有那么点意思。
埃斯特夫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多米尼克双手抬起,手底下立刻有一堆蓝色光线构筑为虚拟控制器,上面还有个巴掌大小的小号模型。他动了几下,房间里的机甲模型各组件保持一定距离整个被分解开来,可以较为清楚的看到每一个小东西是个什么。
雷云知道其实他们对他还是有点防备的,不然这系统肯定能直接用文字把每个零部件的名字、型号及各种数据都列出来,而不是一个光秃秃的全息造影。
"根据你的意见,采用了全新的骨骼、装甲结构,看样子是可行的。"多米尼克的地中海发型似乎海面又宽阔了点,不知是错觉还是拔掉了几根。
这套设计案整体应该还是能称作人形,或者说是兽人型比较合适?
它的下半身和现在在使用的人形机甲完全不同,和雷云真身时的下半结构有点相似,都是脚跟不着地的类型,不过该部分被加长了很多,大腿、小腿、反关节到脚掌间距离的长度比例大概是::1,加上脚掌三段就是一样的,也就是比反关节下肢多出一截大腿来。比反关节下肢更复杂,是为了回避反关节下肢膝部正面强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先进的制动系统,它也可以最下面一截完全放到地上以强化负载能力和沙地、沼泽行动力。大腿小腿结合的应该被称作膝部的区域做了特别处理,在小腿以下瘫痪时可以主动脱离后将大腿下侧装甲层以特定角度弹出前后两块,变成小短腿,小短腿自然没有机动能力可言,只能说可以继续移动。
上半身的外形和之前测试的SX010差不多,胸部前后距离比正常机甲略大。不同的是它并没有采用正常的机械模式以装甲层或液压器进行互相支撑,而是在肩部以下具有本身的骨骼系统,有点类似于人。巨大的胸腔是一整块环状罩,对比人类过粗的腰椎只有七节,胸腔背面是一整块,剩下六块全都在下面,比正常人形机甲大幅度强化了上半身的活动能力。骨骼系统使得驾驶舱变成从脑袋后往里钻,弹射也会把整个机甲脑袋一起弹出去。
为了全新的骨骼系统,装甲只能更奇葩,全身上下有三百多片装甲,巨多的间隙导致机甲本身完全失去了对雷达甚至声波的隐身能力。好处一来是某些部分有层叠强化了高活动性部分的防御能力,另外总共只有两个型号的装甲片,很容易就可以让辅助机甲在战场上更换外装甲。
组件部分则是沿用的SA系列的安装模式,无法搭载肩部组件,但是肩胛位置多出两个背部组件接口,可以使用功率更大的喷射器,或利用专用供能武器架搭载肩部组件。
外形跟个没尾巴的蜥蜴人一样的玩意,也不全是好处,引擎就是个大麻烦。常规机甲引擎就在驾驶舱下面,它在同样的位置也有,可是由于脊椎带来的大活动性,导致引擎只能用更小号的,为了弥补能源尤其是武器能源,不得不在上臂中塞下更小号的引擎,也就是它总共有三个引擎!
"你确定有人能用的了它?"埃斯特夫提出疑问。
一个很明显的问题,要光脚进去才有可能操作多一个关节的腿部,具有自身骨骼的家伙在腰部所需的体感传感器就更多,本就没啥用的安全带就完全不能用了。
雷云的打算就比较简单,反正他是来旅行的,以后有没有人用的了他管不着,他就想试试传说中专用机甲的感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