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规大开城门之后,这些提着行李的人却是不敢出城了,一个也没有。
这心里战术使用的不错,刘道规见这一招凑效之后,就深深的领略了心里战的精髓。不久驻守襄阳的雍州刺史鲁宗之组织了数千人主动的前来支援。
刘道规的手下认为这鲁宗之以前是桓家的手下,认为这家伙不可靠,劝刘道规不要让他进城。
但是刘道规认为这鲁宗之既然叛变了桓玄,并且在讨灭桓振的战争中立有大功,应该不可能在去投桓谦了。
其实这个事很好判断,这些个将领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事大非的观念,哪家强就跟哪家。当初刘裕威猛,就选择了投靠刘裕,现在的桓谦弄了两万来人注定是成不了气候的,即使真的被他占据了荆州,难道就能使刘裕的对手了吗?
所以刘道规仔细的一推敲,就百分百的确定这鲁宗之是真心来援助荆州的。他为了不让鲁宗之产生怀疑,独自一个人来到城外迎接他。
鲁宗之这下感动的涕泪横流,下定决心发誓要和江陵共存亡。
刘道规的心理战术再一次获得成功,其娴熟度再次的上了一个台阶。他现在立马有酝酿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决定,让鲁宗之带着他的几千人守卫江陵城,他则是带领谭道济等出城主动攻击桓谦。
他的这些决定受到了手下的极力反对,认为这太冒险了,东边的荀林如果攻打过来,仅凭鲁宗之这点人恐怕抵挡不住。
刘道规对手下说道:“那荀林胆子小,动作必然快不了。那桓谦东拼西凑的两万来人都是乌合之众,等我过去将桓谦打败后回来,恐怕这荀林还在犹豫呢!
刘道规任谭道济为先锋,一路就冲到了桓谦的队伍中间,这帮人真的是乌合之众,见谭道济勇猛,立马就做鸟兽散了。
刘道规过去缴获战利品无数,还找到了不少的江陵不少官员向桓谦投诚的书信。刘道规当着众人的面把这些书信付之一炬,江陵城中的人无不对刘道规既畏惧又害怕,一时人心安定不敢再生其它的心思。
当刘道规回程之后,那荀林果然没有动静。而派出出追捕桓谦的人也把桓谦的人头提了回来。这桓谦失败之后不愿意在去蜀国做阶下囚,所以就想去找荀林。在穿越江陵的时候被捉住后,立马砍了脑袋。
刘道规这时乘胜又挥师去打荀林,在涌口(涌水入长江口)打败了荀林,派出参军刘遵去追击逃走的荀林,他则是先回到了江陵,刘遵也在追上荀林之后把他的头砍了下来。
至此荆州转危为安,这场战打得非常的漂亮,其中刘道规的心理战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荆州的人们和刘道规的手下无不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斩杀了荀林一个月后,被刘裕打跑的卢循、徐道覆退到了浔阳,卢循自己留守浔阳,让徐道覆领三万人去打江陵。
徐道覆的脑子聪明,人有智慧,这个前边咱们已经说过了。这一次他也把脑力运用到了极致,从出发开始就隐蔽行军,等他到了江陵城东南不足十里的时候才被刘道规的人发现。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徐道覆的兵法高出了刘道规不知多少倍。刘道规的那点心里战术,在徐道覆面前根本不够看。此时江陵城内谣言四起,都说卢循已经攻占了建康,这是新任的荆州刺史到了。
对于这个谣言,刘道规没有出面解释,采取了当作没有听到的无视之法破解。而江陵的人感念他枝江焚书之恩也没有再继续闹事。
刘道规赶紧派人去追已经离开的雍州刺史鲁宗之,让他回来救援。一边组织人马出城主动的出击徐道覆,面对人数占优的徐道覆,先锋谭道济奋起神勇,大开杀戒。
但是由于人数实在差太多,一时也不能战胜。徐道覆也不是简单的人物,零活指挥,军阵连连变化,和刘道规打了个难解难分,一时之间居然站成了胶着状态。
正在这紧要的关头,前番被派去追击荀林的刘遵正好回师经过这里,他出现的地方正是徐道覆的侧翼腰眼。刘遵立马挥刀斩向徐道覆的腰部,刘遵的人马一下子就冲进了徐道覆的军阵之内。
谭道济和刘道规一见刘遵拦腰斩向了徐道覆,也爆发了小宇宙,将徐道覆打了个狼狈不堪。
徐道覆一个人跑回了浔阳,他的三万人马也被刘道规斩杀了一多半,剩下的都做化鸟兽散了。
刘道规的这一次胜利后,就被荆州的人们捧上了神坛。认为他是姜尚转世,诸葛重生,刘遵的一招奇兵也被认为是他的神机妙算。
当初刘道规派刘遵去追逃跑的荀林之时,很多人都持反对意见,认为荆州本来兵就不多,在分出去一支,对江陵的防守是非常不利的。
直到这次刘遵突然恰到时候的出现在两军火拼正酣之时,给了徐道覆冷不丁的致命一击,成为了这场战争至关重要的一环。
刘道规现在的形象有多么的高大上?智慧、勇猛、贤德、宽宏,这些都是人性品德,他刘道规勉强能够接受的了。但是那神机妙算的神仙手段他是万万承受不起的,但是不管他怎么解释,人们就是不信,还把他的解释当作了谦虚。
好家伙!这还了得吗?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却承受神仙一样的香火信仰,他怎么能够承受的了。
人的福报是有限的,这巨大的福报降临成为了刘道规的催命稻草,没多久他就一病不起了。
无福消受意外之财,太大的福报你要有相应的功德来消受,刘道规有没有功德,当然有,但是远远不够。所以他被荆州人们的信仰给压垮了,病的不轻。
他知道自己的命已经不久了,请求辞职回京口里,四十多岁了南征北战的,身体好好的时候,从没想太多。现在躺在病床之上他不由得开始盘点自己的人生,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这一算才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得到,荆州刺史这个看起来很风光的大官,并没有真正的给他带来实质的东西。地盘、名声、钱财等等这些其实都是身外之物,即使这些身外之物也不是他的,甚至连他刘道规这个人都是以刘裕的三弟这个身份出现在人前的。
他这四十年来一直都是刘裕的三弟,从没有做过一天刘道规,因为大哥刘裕太强大了,命也太硬了。
他想回去,回到母亲的身边去做个孝子,也想去看看郎中,也想去算一挂,看看自己为什么只开花不结果?事业不结果也就算了,为什么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呢?
但是他的这个愿望注定实现不了了,不是因为别人,而是他的大哥刘裕。
刘毅和谢混觊觎荆州,刘毅的豫州离建康近,他们打算和刘道规换一下,刘道规做了豫州刺史后就可以在建康养病了。对谁来书都是有好处的,刘裕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也认为刘道规的病只是一般的小病,养养就好了,现在革命尚未成功,他还需要这个三弟来为他做事。
“三弟,我去给你请御医来诊治,不要多想了。”刘裕看着这个比自己都显苍老的弟弟说道。
“大哥,不用了费心在我身上了,我的阳寿已尽。”刘道规脸上是平静的,没有任何的激动:“弟弟有几个心愿未了,大哥能不能帮我完成?”
刘裕现在的道行已经高到了不可思义的地步,虽然没有修炼法术神通,但是高深的道行下对一切的事物都有感应。他也看到了刘道规的命数,拉起了弟弟的手说道:“我没有儿子,剩下的时日也不多了。”
“三弟放心,我把老三“车儿”过继给你,为你延续香火。”刘裕脑子一热,顺嘴就把他最喜欢的三儿子送给刘道规了。
“我已预感到大限将至,恐怕不能给母亲养老送终了,大哥要替我将这养育之恩报答了!”刘道规觉得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他母亲萧文寿。
他这一生除了母亲之外谁都不欠,反而刘裕要欠他很多,他提这两个要求也一点不过分,为你付出了一生,临死要回点来吧!
刘道规说完这些后就再也没有开过口,御医、江湖郎中、神仙等等,刘裕都请来了,但是都没有办法,回天无术!
当他咽下最后一口气后,刘裕真的把“车儿”过继给了他,为这个弟弟送了终。
四十多年来,这是第二次有亲人离开,也是第一次血脉至亲离世。还好的是萧文寿已经糊涂了,亲生的儿子离世对她的打击不是很大,这也算是一种福吧!
处理完刘道规的后事,刘裕就把目光对准了这个刘毅,虽然刘毅自己不知道已经被士族委员会当作了棋子,刘裕却是看得清楚,也明白刘毅的一番作为都是被谢混等人诱导的。
他曾经给过刘毅机会,而且不止一次的给他机会,从平灭桓玄开始,到这次平卢循,他打了多少败仗,每一次都是刘裕在保他,给他机会,念的就是少年时一起参军入伍的战友之情,念的是后来共同起义的道义之情。
尤其是最后一次在卢循、徐道覆大军压境的情况之下,刘裕宁愿独自承担压力,给刘毅去了一封信,要他守住荆州守住浔阳就可以了,其他的有他刘裕承担。真可谓是仁至义尽,但是刘毅这小子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认为这是刘裕在讽刺他,认为刘裕是在嘲笑他。
刘毅的自付、自大、自尊,刘裕也想到了,也知道他封信有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就派出了刘毅的堂弟刘藩去劝说,希望他能听进自己族弟的劝告。
没想到这刘毅真的是并入膏肓了,更来劲了他要向刘裕、刘藩,士族,国家、天下人证明,证明他刘毅一点都不比刘裕差,所以他带着满腔的怒火出征了,可惜他的那点能量真的不够看,被人家打得大败,自己也是狼狈到了极点。
损兵折将的大罪,本应该将他处死的,至少也是罢免官职、削去爵位、贬为庶民的惩罚,可是刘裕念及旧情不经没有治罪,还好生的安慰与他,并且官复原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