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关于科举考试的轶事。
清末的一次科举考试,曾出了这样一道题:“项羽拿破仑论”。某考生呆坐良久,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愤然于纸上落笔:“霸王力可拔山矣,而况拿一破仑(轮)乎!”
这题目对当时的人来说,出的的确有点“偏”。只不过看到这个轶事时,兄弟我倒。
拿破仑无疑是十八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最杰出的人物。并且个人认为,近代欧洲最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达成部分区域一统的机会,其实就是在他手中。
拿破仑没能做到这点,他个人犯下的错误有很多。
比如说,当时法国大革命的目标之一,是取消封建的王权体制。
(这是法国不像很多欧洲国家、很早就没有王室的原因之一;并且当时它的这个革命,还对整个欧洲的封建和王权体制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而拿破仑却在后来当了法兰西帝国的皇帝,这就让很多人大失所望。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本来是想献给他,听说这件事后,立马愤而取消。
拿破仑的另一个错误就是,他不仅让自己的很多亲戚(比如他的一个妹夫)去当了各地的国王,并且也像咱们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样,在各国之间多有什么联姻。可在最后,这些所谓的亲戚不仅没有帮他,有些人还反对了他。
兄弟我以前看他的传记时就曾觉得,假如他当时学咱们中国,弄郡县制,不立那么多的“诸侯国”,说不定后来的情况就大不一样。
至于更多的其它原因,咱水平也有限,就不班门弄斧了。
但拿破仑失败的外部原因之一,非常显然的一条,是他有个致命的大敌英国。因为在历次所谓的“反法联盟”中,都能看到大英帝国的影子。
说实话,在个人的感觉中,如果抛开其它,于近代以来的欧洲史上,英国所扮演的角色,实际上就是一个搅局者。因为作为一个岛国,它的每一个政治家都非常明白,欧洲大陆出现的任何一统,都将是大英帝国的噩梦。
讲白点,就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英国必然会在以后被边缘化。
且不说当年的“日不落之帝国”,在两次大战的后期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就是后世法、德一抛弃过去彼此的恩怨,欧盟的核心在事实上也不是英国。
所以,无论是在拿破仑时代,还是对后面所出现强势的德国和俄国,他们所采取的策略,就是纠集老二等一帮人,一起对付欧洲大陆的老大。
在“合纵连横”的策略上,甚至讲难听点,在挑拨离间上,英国绝对算得上是欧洲国家中玩得最高的一个。吃过它闷亏的,甚至还有堂堂的美国。
很多人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国内开始时流行的是“孤立主义”。这种“孤立主义”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它在当时国际事务中所受到的排斥。
美国的国民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其实很早,并且它在一战中就是欧洲的“拯救者”,可即使是这样,在战后仍受到了以英、法为首的欧洲国家压制。
说美国在一战中落了个“吃力不讨好”,也许有点过分,毕竟它在战争还发了财。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进去了,却得到这样的结果,显然也不会舒服到哪去。
故此,二战爆发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根本不愿意再管欧洲的烂事,若不是那个岛国的某些鸟人在珍珠港来事,他们仍该玩的玩,该乐的乐。
相反,倒是这时候的英国极力想把美国再度拖入到战争中来。美国在珍珠港一挨炸,丘吉尔传给罗斯福的第一个信息就是:
“现在咱们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美国加入到二战中之后,投入了更庞大的人力、物力,再度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战后除了强大的武力,更集中了整个世界七成以上的黄金储备。
照理说,这时候它再讲啥,旁人该无话了。可就是这样,在战后的国际事务安排中,他们还是被添了堵。
这次又是英国人,因为英国仍想在战后保住大英帝国的传统地位,而其中的重点,就是英镑的国际地位。
所以,在商讨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即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当中,以经济学家凯恩斯为首的英国抛出了个“凯恩斯方案”,其所打得算盘,就是要让英镑和美元有着平起平坐的地位。
只不过有了上次吃亏的前车之鉴,美国再也不肯相让,他们翻了个白眼后,同样抛出了个“怀特计划”。在绝对实力的基础上,迫使英国做出让步,就此决定了美元独一无二的国际地位。而没有美元独一无二的国际地位,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也就无法维持到现在。
当我们回头看这些历史时,其实并不难对有些现在的事情了然于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