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假期只有一天,顶多再格外宽宥半天,一天半,是万万不能超过两天的。
原因倒不是别的,而是他们如今的这位少年陛下太爱读书了。之前陛下上课可都是没有休息时间的,如今让伴读进宫,虽说大多数都是伴读们在配合陛下,但在这件事上,陛下也是屈尊降贵的在配合他们的。
毕竟大家都是在一起读书嘛,他们回家了,陛下自然也要休息,不可能不管他们,继续让老师们正常给他一个人上课。
这样一来,就怕伴读们在家里待的时间太长,惹着陛下龙颜不悦,让陛下觉得自己等太久了,一个发怒索性就让他们全部都回自个儿家,不用再进宫得了。
天知道成立"给陛下找伴读"这件事,在朝会上朝臣们就这件事情争论了多久,又为了将自己孩子塞进公里满给陛下当伴读,他们费了多大的精力。
哪怕是顾秉之这个陛下很是敬重孺慕的夫子先生,也不好在这件事上触犯到陛下——陛下只是喜欢读书,可不是没有脾气的书呆子。
好在已经经历了第一次顾淮安进宫时的不舍难过和担忧,又或者说是顾淮安在第一次进宫的五天里闹腾出来的风波让闻芮和顾氏她们放下了心,相信顾淮安不会那么容易被欺负,也知道他都已经在宫里面交到自己的朋友了,所以对顾淮安挂念还是挂念的,但不比第一次那么挂念了。
顾淮安第二次进宫的这五天里,闻芮和顾氏她们也没有闲着。
要上门探望已经怀孕的苏如意呢!
怀孕三个月之前不易声张,最好等胎坐稳当了之后再说出去,但顾氏也不是别人,闻芮也不可能瞒得住顾氏。况且将这件事告诉顾氏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苏如意虽说也是当过娘生过孩子的人,但怀孕的孕妇总是要脆弱一些,她在京城里也没有别的长辈或者瞧着靠谱得力,在坐台接生这一方面有经验的人,闻芮是个年轻的,就算她生了龙凤胎,到底是个晚辈,所以告诉了顾氏和董娘子她们两个人,她们有空的时候,便时不时来将军府陪陪苏如意,也是不错的。
苏如意如今都是已经四十岁的人了,还能怀孕真的是意外之喜,可以算是老蚌生珠了。
闻芮和顾氏几乎都能想象得到,等苏如意怀孕满了三个月之后,将这个好消息传出去,会引起京城里怎样的动荡。
虽然苏如意和边疆成亲已经好几年了,夫妻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但京城里一直对边疆虎视眈眈的女子可依旧不在少数。她们的依仗不是别的,就是苏如意这么大的年纪不可能再生孩子!
边疆府里又没有别的妾室,唯一一个姨娘听说也被醋意极大的苏如意给收拾得在府里毫无存在感了,就像个隐形人似的,根本到不了边疆的眼前去,不过那个姨娘也是跟着边疆从西南回来的老人了,年纪想来就算小,也比苏如意小不了多少,哪里比得了年轻明媚的姑娘家呢!
现在边疆还没想通,觉得自己有苏如意就够了,再过些年,他的年纪再大些了,手里的权势也愈发的大,再看看别的男人儿孙满堂,再看看自己膝下除了几个便宜儿女生下的孙女外孙女,竟然没有自己的血脉,肯定也会想要生一个拥有自己血脉的孩子的。
那个时候,就是她们的机会了。
可现在,苏如意竟然怀孕了?
只要苏如意这一胎能够顺利的生下儿子,为边疆延续子嗣,那么她们最后的这一条路也被堵死了,边疆的边儿,她们是彻底沾不到了。
因为有了苏如意怀孕的这个好消息,顾淮安进宫后她们的不舍都冲淡了一些,日子转瞬即过,五天的时间眨眼就没了,又到了顾淮安他们这些伴读出宫的这一天。
不过这一次,就没能够在像上一次那样,只上了上午的半天课就可以下课收拾东西回家了,而是等到下午的课都上完了之后,才能回家去。等他们到家的时候,也差不多就是傍晚的时候了。
当然了,这一次,等他们再进宫的时候,也是可以等到后天的晌午再进宫的,不必像第一次那般,天还没有亮,就匆匆忙忙的送伴读进宫,赶上午的课。
顾淮安这次一回家,就立马兴冲冲的跟爹娘和姐姐顾有悯说他已经和徐丛直约好了,要带他的两位小姐姐还有岳裕宁一起找徐丛直玩,欢迎徐丛直正式加入他们的四人小组。
但很可惜,这次他们却不能够去找徐丛直了,因为他们一家人都要去将军府探望他那已经怀孕了的外祖母苏如意。
当徐丛直终于、第一次认识了顾有悯和闻长安,从此生命中被这个"四人党"增加了浓墨重彩的痕迹的开端,是在苏如意怀孕满三个月之后,边疆大手笔的宴请众人,隆重且正式的宣布了这个消息时。
当然,这也是少年陛下和文幼林第一次认识了顾有悯和闻长安。
哦,还有岳裕宁,不过他不重要。
...
在边疆宴请众人的时候,太后娘娘在宫里面也知道了苏如意怀孕,边疆大将军中年得子的喜讯。这对于边疆来说,可谓是极其重大的好消息了,连平南伯府那边都欢喜不已,平南伯夫人高兴得几乎天天都往将军府跑,要盯着苏如意,生怕苏如意出个什么意外。
边疆这种已经位极人臣、兵权在握的臣子,宫里面自然不可能没有动静的。
本来大家想的也就是,太后娘娘和陛下可能会有厚厚的赏赐,但怎么也没想到,太后娘娘竟然让陛下微服私访,带着表兄弟文幼林直接跑来将军府亲自恭贺了。
也不知道太后娘娘此举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至于文幼林为什么会和陛下一起——反正他在文家也是个不得看重的,如今进宫给陛下伴读,也并不能让他在文家的待遇好上多少,回家了两次后,太后娘娘索性就让文幼林一直在宫里面住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