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夫人是将近古稀之年的人了,这个年纪已经算是高寿,随着她年纪越大,最近两三年顾老夫人的身子骨也愈发的不好,便也越喜欢看见自己儿孙绕膝,子孙满堂,其乐融融的景象。
偏偏儿女和子孙们又都各有各的事情,不能如顾老夫人的愿。
因为顾老爷和顾夫人对他们报以深切的希望,差不多从十岁开始,他们就一直住在有名儒坐镇的山院里读书,回来的时间少之又少,一个月能回来一次都算是多的了,有的时候要两三个月才能回一次家。
在顾氏和顾秉之、闻芮她们回京城的时候,顾家大房的那三个儿子就已经去了山院读书了,闻芮和顾氏去顾府的次数算是频繁了,但饶是如此,她们能看见那三个侄子、侄孙的次数也是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看见,然后恍惚的发现,这三个孩子又长高长大了不少。
而且现在,顾老爷和顾夫人的那几个儿子,大儿子也早已经通过科举考上了进士,因为父亲顾老爷已经在朝为官,表哥顾秉之当时又正是圣眷颇浓的时候,他若也留在京城里,未免太引人注目了些,于他日后的发展并不利,故而自请外放,去了那遥远又便宜的小地方从县令开始做起。
大儿子离开了不少,把顺便把二弟、也就是顾老爷和顾夫人的二儿子给带走了,让二儿子一边给大儿子当师爷,一边也可以跟着哥哥学习,看哥哥如何理事,进行实践。
顾家的二公子也是十几岁的少年郎了,书不能说是读得差不多了,但能学的他都囫囵学了,现在需要行万里路,再实践一下,所以当时顾老爷和顾夫人都没有拒绝。
只是现在,顾夫人想着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年纪,再过个一两年也可以成亲娶妻了,在准备给他们相看亲事才发现不好之处,儿子们和他们离得太远了,儿子长大了,父母都管不到了。就算她相看好了人家姑娘,但人家姑娘的爹娘也需要看一下她的儿子吧,结果却瞧不见人!
而且顾家大公子和二公子两个人也不配合,总之含含糊糊支支吾吾的,顾夫人不止一次的在顾氏面前抱怨过,并且做了决定,这个老三,小儿子是绝对不会让他离开自己的眼前了。
但顾家的三公子现在也依然没有在她的眼前,还在山院继续读书呢!
他的年纪比两位哥哥小了许多,所以在大哥要外放当官,二哥不想留在山院继续读书了,要跟着大哥一起走的时候,二哥可以走,但他却不能走,被按着头一个人继续孤苦伶仃的留在了山院里。
顾家大房的三个孙子是没了指望了,小儿子顾微那边,顾老夫人也是指望不上的。
在顾微和余秀秀在离开了京城后,刚到西南边境一年后,余秀秀有了喜讯的消息就传回来了,当时整个顾府都高兴得不行。
虽然顾微和余秀秀夫妻二人并不在府上,但在顾老夫人的要求下,还是欢欢喜喜的摆了一桌,将顾氏和闻芮、顾秉之他们叫了回来,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吃了一顿饭,为顾微和余秀秀庆祝一番了。
之后又写了长长的信,叮嘱了他们一番,他们小两口身边也没个什么有经验的老人,让顾老夫人和顾夫人很是担心,但如果他们派一个有经验的婆子过去,又担心那婆子管得太多了,而余秀秀碍于那婆子是她们派去的人,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又不好直接说出来,只能在心里面憋着,反而将双方好不容易缓和下来的关系又闹得生硬了起来。
于是只能将她们能想到的东西都在信里面细细的嘱咐了一通,让顾微和余秀秀在那边找一个靠谱得力的婆子来伺候着余秀秀,她怀孕那么几个月,到了后期肯定会非常难受的,等生了孩子之后,余秀秀也还需要坐月子,没有长辈在身边指点着,顾微也是一个***,这方面的事情什么都不懂,肯定是需要有人帮衬着的。
就算不为了余秀秀自个儿,孩子也需要人照顾啊!
不过之后的事情,就算顾老夫人和顾夫人她们再怎么担心,她们远在京城,也是管不到的了,八个月后余秀秀顺利的给顾微生下了一个儿子,又让顾府的人高兴了一通,但之外也没有其他的什么事情了。
又看不见孩子,只能看着顾微寄回来的信乐呵一番。
当知道余秀秀也生了一个儿子的时候,闻芮从顾府回去了之后,去将军府找苏如意玩儿的时候,还饶有兴趣的和苏如意说,顾家的人跟儿子还挺有缘分的,不管是顾老爷、顾微,还是嫁出去的女儿顾氏,他们生的全都是儿子,愣是没有一个生个女儿的。
顾秉之他们这一辈全都是儿子,只有堂表兄弟,没有堂表姐妹的,再往上数一数,只有顾氏这一个女儿,顾老夫人也生了两个儿子,顾老爷和顾微;再数到已经去世了的顾老太爷那一辈,顾老太爷也都是兄弟,没有姐妹的。而现在,顾老太爷的兄弟们大多都去世了,还活着的也都身体不太好,留在了顾家的老家里,只有顾老爷一直在京城,和老家的人也渐渐少了联系。
多少人想要儿子却生不出来啊,顾府这风水是真的挺好的。
不过这么一想,也正是因为儿子太多了,都没有几个女儿,所以难得有个女儿生出来,大家就特别的高兴和喜欢。顾老夫人对顾氏这个女儿和顾有悯这个曾外孙女特别的喜欢,顾老爷和顾夫人对顾氏这个妹妹很疼爱,对顾有悯这个侄孙女也特别的喜欢。
远远比其他府上的舅爷爷舅奶奶对侄孙女的喜爱程度要多得多。
话又说回到顾老夫人的身上,她的大儿子和小儿子这两个儿子生下的孙子都是不在眼前的,让她老人家只能在心里面惦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