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第五十五章 可恨的小道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武当山上的香客们,用崇敬的目光送李戎生一行人上山,那被大将军教育要好好读书的少年,此时已是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好好读书。

宋人讲究读书,由来已久。但无论文武官员都讲究读书,是从建安帝朝才开始的。建安帝年少继位大宝,一上台便颁布一系列条令,肃整吏治。接着就是提倡读书,首先是号召百官读书,然后是号召百姓读书。

甚至导致了本来与读书丝毫无缘的武将阵营里,也开始流行起读书来。

有一回,朝廷调一位南军将领去北军驻地换防。按照规定,将领要在朝会上向皇帝辞行。但建安帝知道这位将领大字不识几个,让他来辞行岂不是难为他了。于是就通知他不用来辞行了。

但是这将领不干,非要来辞行。来之前,找人写了一个稿子,并且教他背。

本来都背的滚瓜烂熟的,可他上了金殿,单膝跪下,抬头一见武帝,紧张的把那些词全忘了,憋了半天,憋的脸红脖子粗,建安帝都准备让他起身时,他脑袋里不知从哪冒出来一句:“臣闻上古民风淳朴,愿官家好将息。”

我听说古时候民风淳朴,希望皇帝陛下多多保重身体...

根本就是与辞行没有任何关联的话,而且上下两句牛头不对马嘴。此话一出,满朝文武先是愣了愣,然后便是哄堂大笑。连武帝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那将领挠挠头,瞧见众人都笑他,也猜到自己说这话恐怕没显示出读书的水平来,心里有些郁闷。更郁闷的是,他的这个事成了笑话,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还常被人拿出来说笑。

即便是不识字的武将,也想在皇帝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文采,可见,建安帝号召百官读书的成效。

不过这也有建安帝自身的原因。建安帝十岁起便随军征战在外,当时建安帝连太子都不是,只是个王爷。每天在军营里跟糙老爷们待一起厮混,稍大一些,就不顾阻拦亲自上阵杀敌。当时的大宋可不是现在的大宋,没有所向披靡的天子七剑,没有北军,那时候大宋是九国里最弱小的国家,可以说那时候大宋是被群狼环伺的小绵羊。时局艰难,打起仗来十场输六七场,

继承大统之后,建安帝从随军出征变成了领兵出征。不变的,依然是与将领士卒们在一起。直到被建安帝打的灰头土脸的八国君王同至汴京城朝觐建安帝。建安帝才不再踏入疆场。

所以登基做了皇帝后,对他最服帖的就是那些武将,因为仔细说来,建安帝也是个武将。

建安帝将读书的基础打得足够坚固,所以到现在的和诚帝,整个国家上上下下都崇尚读书。当然,大多数百姓读书是为了考功名,为了做那可以颐指气使的官。这点是不可避免的,但读那么些书,总有一两句圣人之言、前车之鉴,能让后来坐上了官位的人,有那么点收获。

建安帝曾言:

修齐治平,确实不一定就能培养出多少为国为民的大英雄。但,终归是一条正确的坦途。不读书的,就像西凉,野蛮、愚蠢、自以为是,看不到光明,看不到进步。

读书,最大的用处就是让你们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读的书越多,越觉得腹中空空,越谦逊。而非十三经读了三经,就认为自己是了不得的大儒了,这也叫愚蠢!

光阴忽忽而过,转眼已是百年。

如今,天子七剑之一的北军灵魂,大将军李戎生,可以说是手不释卷,无论是行军路上还是扎营山野,随身携带的行囊里永远不会少了书。

上行下效。

所以虽然北军将领里,真正通古今文史的人少,但读过点孔孟的人还是不在少数的。不读不行啊,身边的人都读,你就算再厌恶读书,捏着鼻子也得读,不然大家说话你插不上,没面子不说,也没多少人愿意跟你做朋友。与大将军一起的这十几个亲兵,随便挑出来一个,都能给你讲讲论语谈谈孟子。

走了将近半个时辰,众人到达天柱峰琼台观。

大将军吩咐亲随四散守在观外,他则与李掌教和年轻道士进入观内。进观内第一件事,大将军就是给真武大帝上香。沉默着上了香拜三拜后,李戎生对真武大帝雕像道:“保佑我大宋平安。”

李掌教微微点头,瞥了眼一旁的小师弟。小师弟正昂着头,努力的眨巴眼睛。

“小师弟,往事...”李掌教轻叹一声,伸手拍拍年轻道士的肩膀。小师弟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抱着掌教大师兄的胳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了起来。

李戎生转过身来,也拍了拍年轻道士的肩膀,年轻道士就势也抱住了李戎生的胳膊,更是哭的撕心裂肺。

十年,一哭。

十年前,年轻道士王重阳还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有一天,拿着师父给的银钱下山去采买东西。

在山下碰到了一个青衣女孩。

青衣已经被泥土变成灰衣的女孩问:“小道士,能带我上武当山吗?”

王重阳道:“可以啊,我就住在山顶呢。”

两个孩子就蹦蹦跳跳上山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上了琼台观。

后来才知道,女孩是孤儿,连名字都没,在武当县里吃百家饭长到了十岁,后来她听一直给她饭吃的好心人说,武当山上的真人们心肠更好,如果上山的话,每天都能吃饱,不用总是吃半饱。

女孩上了山,就不走了,在山顶住下。

当时还健在的师父笑呵呵的对刚揍过王重阳的大师兄说:“多个人,多份人气,不碍事的。女孩怎么了?女孩好啊,我就是因为没生出女孩,才上山做的道士嘛。得给她起个名字,就叫青青吧。”

小师弟王重阳高兴的立刻跪下给师父磕了几个响头,然后爬起来就去告诉女孩可以留下来了。

后来,王重阳和小女孩青青渐渐长大,情愫也渐渐长大。

王重阳很苦恼,也很害怕。已长大了的青青仍旧穿着青衣,只是青衣上再也没了泥土,若柳色青青。但青青并不害怕,她说大不了我下山呗,不扰你修行。

师父摸着王重阳的头告诉他:“道士也可以成亲生子的。”

王重阳大喜,但是回去一翻道门典基,翻十遍二十遍,也没有找到一条道士可成亲的记录。垂头丧气的又去找师父,师父还是笑呵呵的摸着王重阳的头告诉他:“典籍里没有又有什么关系呢?师父说可以就可以。”

“哪有这样的道理,哪能为我一人破了道门几千年的规矩?”王重阳大声说着,然后转身出门。

门外,站着已经出落成美人的青衣女子,脸色苍白,晶莹的泪花在眼眶里倔强的打转,就是不流出来。

已经长成大人的王重阳低着头,与青衣女子擦肩而过。

之后有一年,李戎生奉旨送十万两黄金来到武当山。认出青青是自己自小失散的亲妹妹。当年以为被人贩子偷了,没想到只是走失在距京城仅有几十里的武当县。

兄妹相认,自然是一番喜极而泣。

当时已经是镇南将军的李戎生,便决定把这个妹妹接回将军府。不过青青不愿意,青青说自己想待在武当山照顾老掌教。

李戎生也看出青青与王重阳之间的特殊感情,有些担心,但青青努力表现给兄长看,自己只是不放心老掌教而已。李戎生只得长叹一声,然后下山。

后来,李戎生平淮南王叛乱、征魏国、征西凉,一直身在疆场,三年没去武当。

第四年,他收到信。

老掌教仙逝了,大弟子李玄同做了新掌教。

青青,嫁人了,夫家是武当县的一个富户,青青在信里说,夫君去山上烧香时认识了她。夫君很喜欢她,对她很好,夫君应许会一辈子对她好。于是她就应了。成亲后,她就再没上过武当山。

李戎生见木已成舟,也就没再说什么,其实他是属意王重阳的。道士不能成亲没关系,还俗就是。他知道青青是不想扰王重阳修行,才嫁的人。青青是在用自己的爱,来成全王重阳的修行。

李戎生去看过好几次青青,青青消瘦很多,完全不似当初在山上时的活泼丰润。青青说,军中事务繁忙,兄长不要总来看我,要以家国为重。

李戎生心疼无比,想上山杀了那至今连个屁都没放的王重阳。

但青青又说,兄长,重阳是武当的未来,我如何能误了重阳一生,误了武当千年基业?

父母一同病逝的那年,李戎生本以为自己只剩孤身一人了,再也无牵无挂,只需一心报国。可兜兜转转居然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妹妹,原本满是国家的心,又被他拨出一小块来,用作牵挂妹妹。

可如今这唯一的妹妹,却嫁的不如意,他如何能不恨那王重阳啊!

李戎生在青青面前,当然只能泰然自若的说‘确实如此’,但是转过身来,他需要花很大的力量,才能压抑住自己提兵灭了武当的冲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绝对一番终末忍界我只有两千五百岁信息全知者玄尘道途盖世双谐五胡之血时代奸夫是皇帝你老婆掉了反叛的大魔王
相邻小说
男儿本色男儿本色吾佛慈悲阴行风水师我给神灵收尸从义庄开始修行修行久了会变成哈士奇我和反派老公才是真爱权力暗战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