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
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
这是南朝诗人鲍照在一千五百多年前赞咏长城的一首诗。
万里长城的历史,如果从秦始皇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原先各国之间的长城拆除,将原先燕国、赵国和泰国北境的长城,连结起来,成为一道坚不可摧的北部防御线。据后人统计,秦始皇时修的长城,西起临姚,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
但是,秦始皇毕竟是一位封建帝王,他迫使全国数百万的劳力脱离正常生产去修建长城,因苦役而惨死于长城脚下的劳动人民,无计其数。民间流传的关于孟姜女的故事,正是这种情况的写照。
传说,洞房花烛之夜,一帮如狼似虎的差役涌进了喜堂,无情地把孟姜女的夫君范喜良捉去了。孟姜女想着在长城边服苦役的丈夫,千里迢迢,来到长城脚下,看望范喜良。不料范喜良经不起苦役的折磨,早已惨死在工地上。狠心的监工命令人把他的尸首,埋在长城下垫基。孟姜女听到这个消息,悲痛欲绝,坐在长城边范喜良埋葬处足足哭了三天三夜,终于哭倒长城,露出了丈夫的尸首。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秦王朝滥施民力暴政的痛恨。
当然,长城的修建无疑也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